公元前617年十月,宋昭公深知宋国难以抗衡楚国,为求自保,主动归服。
于是亲自率领群臣出迎楚穆王至宋国孟诸狩猎。陈、郑、蔡三国国君丝毫不敢懈怠,亲率护卫队相随,熊朱与司马申无畏则负责楚穆王的安全护驾。
当大军抵达孟诸,宋昭公早就再次等候楚穆王大驾光临,狩猎当日,气氛热烈。
楚穆王扫视众人,正式下令开始狩猎,命令各国车中携带燧具,以备取火之需。
随后楚**司马申无畏作为联军指挥,负责指挥队伍,申无畏发现宋昭公的车驾中没有燧具,顿时脸色一沉道。
“楚国向来军令如山,宋公竟然敢违背楚王旨意,不备燧具,宋公此举乃大不敬,理应受到严厉惩处”。
申无畏居然以楚军司马来惩处宋昭公,上前一把揪住宋昭公的车正卿的头发,拽下车来,下令鞭打其车夫。
顿时四国国君面面相觑,吓得大气不敢出,宋昭公低头不语,敢怒不敢言,只能忍气吞声。
此时,麇国国君在狩猎场目睹一切,心中恐惧蔓延,担心楚国下一个目标就是麇国,自己小国也得罪不起宋国,于是趁着狩猎开始,趁人不备,带兵偷偷逃回麋国。
楚穆王耀武扬威的表演一番,这才心满意足结束狩猎活动然后开始盟会,谁知道这才发现麋国国君不见了。
楚穆王大怒,心说一个小小的麋国国君,竟然敢不告而别,这是不把楚国放在眼里,于是立即召集四国联军准备讨伐麋国。
谁知道郢都突然信使急匆匆赶来,交给楚穆王一封密信,楚穆王赶紧打开一看,顿时脸色苍白,转而怒不可遏。
原来是大司马斗越椒派人给楚穆王送信,他告诉楚穆王,麋国国君之所以突然回国,乃是和楚国奸人斗宜申,仲归二人勾结,图谋不轨。
原来自从楚穆王弑父夺位以后,潘崇,成大心,斗越椒拥立有功,得到楚穆王重用。
而斗宜申和仲归兄弟两个逐渐被楚穆王疏远,特别是斗宜申,由于他是公子职的老师,楚穆王直接将其罢免军中职务。
后来成大心任命为令尹,斗越椒为大司马,加上成大心和斗越椒与申公斗克,斗宜申关系不睦,所以斗宜申和仲归重返朝堂无望。
这次楚穆王前去息邑会盟,斗斗越椒和潘崇在家负责太子熊侣,这给斗宜申和仲归可乘之机。
斗宜申找到仲归,告诉他,咱们兄弟二人算是完了,仲归道:“大哥,我们何不搏一搏,不能混吃等死啊!”。
斗宜申道:“现在你我闲赋在家,没有兵权谈何博弈”。
仲归道:“前些年我跟着令尹成大心出征,在军中认识不少将领,我们何不趁着这次楚穆王出去会盟,发动政变,夺取郢都。
到时候杀死楚穆王,册立先王次子公子职为楚王,你我到时候拥立有功,定然咸鱼翻身,重回巅峰”。
斗宜申道:“楚穆王就是弑父篡位,自己早就有所防备,所以太傅潘崇乃是环列之尹,掌管郢都城防军队和楚宫侍卫 ,没有楚王命令,任何人都无法指挥”。
外围军队斗越椒掌控,你我调不出来一兵一卒,如何起事。
仲归道:“别忘了我们家族封地在商邑,紧挨着麋国,我和麋国国君交好。
我立即派人偷偷前去联合麋国国君,让他拒绝楚穆王会盟,就说家里有急事,不告而别。
到时候楚穆王定然勃然大怒,定会派大军讨伐麋国,到时候攻打麋国,大本营一定是在商邑。
我们立即召集商邑家族私兵,以帮助楚王讨伐麋国为由,然后劫持楚穆王,然后以楚穆王昭命,将斗越椒和成大心召进中军大营,杀了他们三个,拥立公子职为楚王”。
斗宜申听闻大喜,于是立即开始找人策划此事,派出信使分别前往孟诸和商邑,准备刺杀楚穆王。
潘崇和斗越椒在都城守家,潘崇老奸巨猾,刺杀楚成王他就是主策划,自然懂得如何防范别人刺杀楚穆王。
潘崇在城门,客栈,皇宫内外都安插耳目,郢都内有名望的大臣府邸都有人盯着,特别是像斗宜申和仲归,申公斗克这些元老士族。
当斗宜申和仲归的信使刚出府邸,潘崇就知道了,立即吩咐斗越椒,先放他们出城,城外在抓他们。
于是斗越椒和潘崇在城外成功拦截了斗宜申和仲归的信使,打开信件一看,潘崇和斗越椒大吃一惊,斗越椒就要杀了两人,回去抓捕斗宜申和仲归。
潘崇阻拦道:“斗宜申乃是商邑士族,没有楚王命令怎么能擅自处置,要不然会引起商邑大乱”。
我们将这两个人暂时关押,派自己人冒充斗宜申和仲归,依计划行事,火速派人告诉大王,让他有所准备。
楚王得知斗宜申和仲归要暗杀他,册立公子职,于是便取消了讨伐麋国,让成大心带兵入驻商邑,以准备讨伐麋国为由,控制商邑。
另一面派人拿着自己昭命,火速回郢都,让潘崇和斗越椒立即抓捕斗宜申和仲归,自己马上回郢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