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18年正月,姬壬臣终于再次得到鲁文公的资助,然后安葬周襄王,随后在成周雒邑正式继位为王,史称“周顷王”。
公元前618年正月初五,晋国执政卿赵盾远赴雒邑,代表年幼的晋灵公,参加了周顷王的登基大典。可就在这时,晋国内部暗流涌动,矛盾一触即发。
此前秦康公率军攻占武城,守将先克把责任一股脑推给先都,指责他救援不力,致使武城孤立无援;先都哪肯示弱,反唇相讥,痛斥先克疏忽武城防御,才丢了城池,不配为中军佐,应该引咎辞职。
两人矛盾迅速激化,甚至到了动手的地步,并且先克放话出来,等赵盾一回来,就参奏先都消极怠战之罪。
先都听闻此言,心中暗自思忖,赵盾和先克是穿一条裤子,赵盾回来定然会罢免自己卿位,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先都立即找到蒯得,让他去联络姬郑父,士觳,梁益耳等人前来商议大事。
因为先都知道,这三位可都是先克的仇人,这件事追溯到当年晋襄公的“夷之蒐”大阅兵。
当时赵衰、先且居,胥臣和栾枝等四位手握晋**事大权的重臣,十卿的前四位先后离世,晋**队迎来大换血。
晋襄公原本想重用传统老贵族,提拔狐射姑,箕郑父、先都等人,并且让士縠、梁益耳统帅中军,成为晋国执政。
然而,先克和阳处父相互勾结,对晋襄公一番进谏,力挺说狐偃、赵衰的功绩,使得狐射姑、赵盾、先克跻身六卿前列,而只有箕郑父一个传统老贵族进入六卿,但是却排在年轻的赵盾后面。
不仅如此,后来先克还在令狐之战夺走了蒯得在堇阴的田产。这一连串事情,让箕郑父、先都,士??,梁益耳,蒯得等五人对先克恨得咬牙切齿,复仇的念头在心底疯狂滋生。
当蒯得找到其他三人,三人立即赶到先都府邸密谋。
士縠率先提出,干脆派人刺杀先克,因为先克仗着赵盾撑腰肆意妄为,是赵盾的头号马仔,除掉先克,赵盾就没了臂膀。
然后我们再以晋灵公的昭命,以赵盾,臾骈,等人谋反为由,抓捕赵盾,封锁绛城。
众人当场响应。先都因为和赵盾,先克矛盾最深,因此告诉大家,这件事我和蒯得来办。
因为新春将至,先克要前往箕城拜谒祖先先轸之祠,我也是先氏一族,可以派刺客混入其中。
于是先都和蒯得提前安排好刺客,一部分在箕城郊外假装是盗贼设下埋伏,一部分跟着先克做内应。
公元前618年二月二,先克预期前往宗祠,队伍路过箕城,先都和蒯得一声令下,众人一拥而上,先克的随从吓得四处逃窜,先克当即拔剑反抗,正好混入家丁的刺客趁乱过来,一剑刺穿先克胸膛,先克一命呜呼。
赵盾此时刚刚回到绛城,还没来得及进宫向晋灵公汇报雒邑事宜,先克家人就来找赵盾汇报,说是先克遇害。
赵盾得知先克遇害,怒不可遏,责令司寇府郤缺限期缉拿凶手,郤缺立即命人调查,搜寻凶手。
先都等人一看早晚会查到自己,于是立即找到姬郑父,士??,梁益耳等人商议,大家决定动手发动政变。
但是先克被杀,赵盾已经起疑,将绛城军队掌控,只有趁着上元节正月十五,国君亲自参加上元灯会,到时候趁着赵盾上前接受国君赐酢肉时候动手。
大家商议已定,然后各自回家,谁知道这梁益耳是个老酒鬼,当天晚上喝的酩酊大醉,酒后失言,竟然把刺杀赵盾的计划泄露给侄子梁弘。
梁弘是小宗,而梁益耳是当年梁国后世嫡孙,梁弘得到消息后,知道自己立功机会来了,只要举报大爷梁益耳,就算是立下大功,将来赵盾一定会重赏自己,自己将会继承梁氏一族族长。
于是梁弘不敢耽搁,立即前去找到臾骈,臾骈得到梁弘的高密大吃一惊,臾骈领着梁弘迅速来到赵盾府邸,梁弘将事情经过讲述一遍。
赵盾这才知道,先克被杀是这五个人主谋,于是立刻召集军队,开始封锁绛城。
先都派去盯梢的人听闻赵盾正在调兵遣将,并且有人发现好像是梁弘和臾骈一起进入赵盾家中,先都于是顿感不妙。
心里怀疑刺杀计划已经败露,匆忙找到士縠,催促众人提前动手。而箕郑父告诉先都,不行,现在调兵就是谋反,明天就是上元节,我已经把刺客安排在宫中,等待明天上元节晋侯赐酺时动手,先都无奈只好回去准备。
赵盾当天晚上,派臾骈包围了先都府邸,立即将其逮捕下狱。梁益耳、蒯得得知消息后,赶紧找姬郑父和梁益耳商议。
箕郑父、士縠,梁益耳和蒯得四人立即商量好,赶紧回去集结四族家丁私兵,先劫狱然后包围晋宫,挟持晋灵公,然后以国君名义诛杀叛贼赵盾。
赵盾告诉荀林父,栾盾和臾骈,这些人只有姬郑父可以调兵,他掌管着晋宫卫队,防止他劫持晋灵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