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子鱼又劝宋襄公:“以前齐桓公九合诸侯,每次会盟都是送出的礼物多,收到的礼物少,从不为难责备别国准备不周。
更别说是诛杀不来会盟的诸侯,然后以宽宥待人,体恤别人的苦衷和难处,博得盟主美名,现在曹南会盟闹成这样,就别怪曹国无礼 ,您再去讨伐曹国,于情于理都是不符合礼数,请主公三思”。
宋襄公道:“哎我说你是那头的,怎么处处与我作对,你要是宋国臣子,就应该维护宋国利益,别胳膊肘往外拐”。
宋襄公听不进去司马子鱼的劝谏,立即回国命公子荡带战车三百辆,步卒一万两千人讨伐曹国,围住曹国都城陶丘。
曹共公可是个二愣子,别看曹国小,但是曹国也是晋升公爵的诸侯,气势并不输宋国。
于是曹共公立即命上大夫僖负羁带兵防守,僖负羁根据情况灵活防备,然后派人前去找郑文公和陈穆公。
公元前640年夏,此时距齐桓公离世两年后,宋襄公上台后想取代霸主地位,但是并不能服众,群雄无主,列国之间短暂的和平盟约最终被宋襄公的失败曹南会盟撕毁,春秋大乱战再次开启。
首先就是卫国和邢国大战,因为之前邢国趁着卫国饥荒袭击了菟围,卫文公为了报仇,然后派兵攻打邢国,而宋襄公不去调解邢卫之间矛盾,而是带兵讨伐曹国。
邾文公因为和宋襄公会盟,得到宋国支持,于是派兵攻打东夷小国须句国,乘机灭掉了须句国,这下次捅到篓子了,为后来邾国灭亡埋下隐患。
因为东夷小国须句国是鲁僖公的姥姥家,也就是鲁僖公母亲成风的母国,邾国灭掉须句国,须句国国君须句子逃亡鲁国。
须句子找到了自己姐姐成风 ,请求姐姐让外甥鲁僖公帮助自己攻打邾国复位,于是成风找到儿子鲁僖公。
于是,成风找到儿子鲁僖公,开口说道:“国君啊!英明的君主总是尊崇盛大的祭祀活动,并保护弱国寡民,这才是符合周礼的行为呀!
然而如今蛮夷之族肆意侵扰华夏大地,给我们大周带来了无尽的灾祸。鲁国乃是周文公之封国,理应帮助须句国,倘若能够帮助须句国复国,那便是帮助昊、济等神灵并修复其祭祀仪式,可以说是一种功德无量的良策啊!”
鲁僖公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决定采纳这个建议。就在第二年,僖公亲自率领大军出征讨伐邾国。
战场上金戈铁马,喊杀声震天动地。经过一场激烈的鏖战,最终鲁僖公的军队大获全胜,成功地打败了邾国,将须句纳入囊中。
随后,僖公派人将须句子护送回原地,让他重新复国,恢复了须句往日的秩序与安宁。
郑文公也没闲着,他看到齐桓公死了,鲁僖公现在是个老六,蛰伏不动,静观局势发展。
剩下的宋襄公正兴致勃勃的要做霸主,放眼天下,只有楚成王的荆楚才有资格争夺天下霸主,其他卫国,陈国,宋国,鲁国,齐国都已经不行了。
郑文公思忖许久,他认为下一步楚国定然会入主中原,取代齐桓公的霸主位子,而宋襄公就是狸猫照镜子,冒充斑斓虎。
郑文公当机立断 ,立即派人向楚成王示好结盟,楚成王早就盯着中原局势,他看到只有宋襄公挑头要争霸,打心眼里看不上他。
但是楚成王还是心里没有底,因为毕竟自己的楚国在中原诸侯眼里是蛮夷,保不齐宋襄公要是好好谋划,真能弄出个抗楚联盟。
所以楚成王一直按兵不动,这时候郑文公出面要和楚国结盟,楚成王自然是求之不得,那就说明天下大诸侯并不买宋襄公的账。
于是楚国正式和郑国结盟,郑国是齐桓公死后第一个叛变盟约的诸侯。
郑文公此举还有一个动机,那就是趁着天下尚未有霸主出现,楚成王要想入主中原争霸,就必须拉拢中原诸侯,那么郑国处于战略要地,楚成王不会不知道。
所以现在郑国迎来了第二次发展机会,那就是趁着新盟主出来前 赶紧扩大郑国利益。
因为郑国北边的滑国,乃是郑庄公时期,为了不使共叔段绝后,让共叔段的孙子继承爵位,把滑国一部分土地赏赐给共叔段后裔做食邑。
这样就得罪了滑国,但是这时候滑国已经是弱小诸侯,只能忍气吞声做郑国的附庸国,这些年郑国不断内乱,然后齐楚争霸,把郑国当做棋子来争夺,郑国已经沦为三流国家。
滑国看在眼里,于是有了叛离郑国的心思,滑国于是和卫国结盟 不再跟着郑国,郑文公大怒,于是就先与楚成王结盟,趁着宋襄公在和曹国死磕,立即派出郑**队攻打滑国,滑国再次战败,归顺郑国。
郑国接受滑国投降,谁知道郑国走了之后,滑国又叛变郑国,郑文公再次伐滑国,滑国再次归顺郑国,从此郑国和卫国又较上劲了。
而周王室也不太平,因为这次齐桓公葬礼 ,天下诸侯国都派使者前去吊唁,其中就有周王室的特使和晋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