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清双目放光,脸上满是振奋之色:“常先生此计甚妙!
有了粮食这一关键因素,再加上咱们丰水县地处交通要道,商贸往来便捷,能够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石炭销售市场,这两者结合,合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常启铭接着说道:“没错,杜四叔。此外,咱们还可以考虑与他们共同成立石炭贸易商会。
在商会中,依据各县石炭产量、投入资源等因素,合理分配利益。
让他们看到,与咱们合作不仅能解决粮食之忧,还能在石炭生意上获取更多利润。如此多管齐下,不愁他们不心动。”
杜尚清听完常启铭这一连串的分析与建议,心中豁然开朗,对常启铭的敬佩之情又增添几分。
他起身对着常启铭深深作揖,诚挚地说道:
“常先生,您真乃当世奇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杜某若能得先生相助,何愁大事不成。还望先生能出山,助我一臂之力。”
常启铭赶忙在轮椅上虚身回礼,谦逊地说道:
“四叔过誉了,启铭不过是久病在家,平日里喜欢琢磨这些事情罢了。若杜老爷不嫌弃,启铭愿尽绵薄之力。”
杜尚清见常启铭答应相助,心中大喜,赶忙上前一步,紧紧握住常启铭的手,说道:
“有启铭出手相助,实乃杜某之幸,武川州之幸啊!事不宜迟,咱们这便商讨一下具体的合作方案,您看如何?”
常启铭微笑着点头,说道:“四叔所言极是。咱们先梳理一下目前掌握的情况。
那些产矿县对粮食的需求数量、咱们丰水县能够调配的粮食储备,以及石炭的产量预估、销售渠道等,都得一一明确。”
杜尚清连忙应道:“好,我这就让人去收集这些信息,尽快整理出来。
只是在利益分配这一块,还得劳烦先生多费心斟酌,务必做到公平合理,让各方都能满意。”
常启铭沉思片刻,说道:“四叔放心,利益分配确实关键。
咱们可以按照各县石炭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来划分商会的利润分成。
同时,对于在运输、销售环节中投入较多资源的县,也给予相应的额外奖励。
至于粮食供应这一块,根据他们过往的需求和人口增长趋势,制定一个稳定且灵活的供应计划。
既能保证他们的基本需求,又能在特殊情况下进行调整。”
杜尚清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说道:“先生考虑得如此周全,实在是让杜某钦佩不已。
只是成立商会一事,还需与各县主事者商议,不知先生觉得该如何与他们沟通此事,才能让他们更易接受呢?”
常启铭轻轻摩挲着下巴,思索道:“咱们可以先派出几位能言善辩且熟悉各县情况的使者,分别前往各个产矿县。
先与他们的主事者私下接触,透露出咱们合作的诚意和方案要点,听听他们的初步想法和顾虑。
然后,再邀请他们到丰水县来,举办一场正式的商谈会。
在商谈会上,详细阐述合作的好处,当场解答他们的疑问,争取当场达成合作意向。”
杜尚清听完,不禁拍手称赞:“先生此计甚好,先私下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再正式商谈。
这样既能避免冲突,又能提高合作的成功率。就依先生所言,我这便安排人手去准备。”
常启铭又提醒道:“四叔,在准备与各县沟通的同时,咱们也得在丰水县内部做好准备。
一方面,稳定粮食生产和储备,确保有足够的粮食作为合作底气;
另一方面,也要规划好石炭的储存和运输安排,为后续的合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杜尚清神色坚定地说道:“先生放心,我这就去安排。丰水县上下,定会全力配合此次合作事宜。
我相信,在先生的帮助下,咱们一定能整合石炭资源,让武川州在这乱世之中脱颖而出。”
常启铭微微皱眉,面露忧色,缓缓又道:“四叔,此事虽前景可期,但还有一关键难题摆在眼前。
您也清楚,丰水县此前遭受叛军侵扰,又接连遭遇旱灾与蝗害,如今自身的粮食状况怕是都不容乐观。
在这种情况下,咱们又该如何筹措足够的粮食,以此作为筹码与那些产矿县谈判合作呢?”
杜尚清听闻常启铭的担忧,心中虽也明白形势严峻,但面上却镇定自若。
他微微眯起眼睛,缓缓说道:“启铭啊,其实我手里还有一张王牌——土豆。
此物产量颇高,今年亩产达到了六百多斤,且对生长环境要求不算苛刻,假以时日,定能为丰水县的粮食保障带来转机。
只是目前我才播种了一季,种豆还是太少了,所以暂时不打算亮出这张牌。”
常启铭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欣喜,说道:“原来四叔还有如此底牌,如此一来,长远的粮食问题倒是有了几分保障。
只是当下与产矿县的合作迫在眉睫,咱们还是得先想些应急之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