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A组进行答题,题目是‘跳进地理书的旅行’。
石凯开始画,蒲熠星反复比对了黑板和石凯的答题纸,忍不住说道:“你这是什么?那个才是”
石凯将错误答案划掉又重新画了之后,转头跟蒲熠星对上视线,企图得到表扬,蒲熠星看了看画又看了看石凯,啥也没说,将画笔接了过来,自己动手。
火树:“我知道了,这个是跳进地理书的旅行”
蒲熠星:“好,第一个结束,下一个来”
老师展示第二道题目。
沈南希:“这个好难,我感觉我画都不知道怎么画”
蒲熠星:“我先画一个版本出来”
火树在旁边看着蒲熠星画:“这怎么还有奥特曼”
如此离谱的答案没想到蒲熠星激动点头:“猜对了,快快,对了一半了,快猜”
火树简直不敢置信:“怎么有奥特曼”
石凯又在旁边补画了一个太阳:“看这儿”
火树:“太阳,相信光”
蒲熠星激动的跳起来,马上就要猜出答案了。
石凯:“少一个字”
火树看着图画上有个问号,挠头:“谁相信光?”
黄子在旁边看热闹:“完了,火老师他不信啊”
石凯:“快,随便说一个,主谓宾”
火树:“你相信光吗”
蒲熠星和石凯击掌庆祝:“呜呼~”
最后一道题目是‘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石凯和蒲熠星看到题目后迟迟无法落笔。
蒲熠星:“这样,我们俩一起画,你画一个远方的人背着行囊,然后到了一个房子里,把包放下”
石凯:“房子怎么画啊”
蒲熠星:“你觉得什么是房子就是什么吧”
两个人分别创作了一幅画让火树进行猜题。
火树看着两幅截然不同的画作,大脑空白。
“人翻山越岭背着东西回家”“喝醉了”“搬家”“离家出走”“愚公移山”
黄子:“你这题,你这辈子都猜不出来”
老师:“这题给你一些提示,它是一首歌名,描述我们云南的对客人的一种尊敬”
火树结合前面画中一些要素和老师提到的‘客人’,想到答案:“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蒲熠星:“对!这首歌只有你猜的到”
老师:“A组用时六分三十六秒”
石凯:“默契”
蒲熠星:“他们最后一道题没这么难我们可不认数啊”
沈南希:“这么严格的吗”
【蒲哥用脸骂人名场面来了】
【哈哈哈哈阿蒲什么都没说又仿佛什么都说了】
【好像家长在辅导作业】
【果然中二的题就要中二的人来描述】
【谁能想象到在东巴古文字中干出了奥特曼】
【考验曲库的时间到了】
【火树还是很厉害的】
接下来,轮到B组开始答题了。
第一道题是‘南波万’。
齐思钧先写了东巴文的‘三’,代表有三个字。
蒲熠星:“哦,他们把字数先写出来了”
然后黄子画了一个小人,在旁边写了‘1’。
沈南希看图说话:“一个...男人?”
齐思钧又拿笔在小人手上添了两笔。
文韬:“这是啥玩意?”
沈南希看了纸上的动作,仿佛是一个人端着杯子,脑子里闪过一个片段:“我何大律师端着水杯...”
黄子:“这跟何运晨有什么关系!”
石凯:“小何走了,你脑子也跟着飞走了是吧”
蒲熠星:“你该不会是我们这队的卧底吧”
沈南希恼羞成怒:“老师,他们干扰我们组做题”
齐思钧着急但又没法提示:“你自己看看手”
文韬不确定的说:“南波万?”
黄子:“对了”
石凯不理解:“这怎么看出是南波万的”
齐思钧比了个‘大拇指’的手势,跟图画上的手势一模一样。
第二道题目是黄子的一首歌名,《给你给她给他给我们的礼物》。
黄子头一次对自己的歌名这么发愁。
文韬:“完了,看他们的表情这一题好像很难啊”
齐思钧:“先把字数写出来”
黄子写了12个1。
文韬被吓得后退一步:“12个字!”
沈南希:“这应该是句歌词吧”
沈南希看着两人在那里你添一笔,我画一线,再看一眼成品:“不知道的还以为毕加索又出新作了”
火树:“毕加索,hhhhh”
石凯:“现在南希骂人都不带脏字的”
文韬将沈南希拉回来:“你到底跟谁是一组的”
齐思钧:“你们主要看这个行为”
文韬猜:“捧”
黄子:“不是,再说”
沈南希:“递”
黄子:“接近了”
文韬:“给”
齐思钧:“对,然后你看这三个人,说出来”
文韬:“给你给她给他”
沈南希:“我知道了,黄子的那首歌名”
黄子惊喜:“对对对,就是那个,说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