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鹌鹑种蛋到家以后,一家上下都格外上心,老幺秋莲更是承担起了每日监测孵蛋温度的重任,基本除了睡觉寸步不离。
昨天堂哥赵亚军白天来家里看了看情况,确定秋莲将温度稳稳的维持在36-37摄氏度左右,也就没有每天都往赵国庆家跑。
前期鹌鹑孵化只需要控制好温度就行,成天在那守着的意义不大。
上午去送完鸡蛋的赵国庆,回到家先去看了一眼自己屋里正在孵化的鹌鹑,从兜里掏出一大把水果糖。
78年前一颗水果糖一分钱,78年后水果糖也开始逐渐涨价,到现在已经涨到一毛钱6颗。
当看到水果糖的那一刻,幺妹眼睛立马就亮了起来,这两天守着鹌鹑总算是有了回报。
“嘿嘿,哥真好~”
“谢啥,这是哥答应给你的工钱。”赵国庆笑眯眯的说着。
秋莲仔细的数了数三哥放在桌上的水果糖,足足有三十颗,头一次见到这么多糖的她,无异于一夜暴富的开心,心里不由得盘算起来该怎么分才合适。
吃饭间隙,赵国庆不忘提了一嘴明天只送50斤鸡蛋去县城的事儿。
一下就让吴淑芳警觉起来,“三儿,不是说每天送100斤吗?怎么明天才送一半?”
“妈,主任上午跟我说明天他们单位调来的鸡蛋比较多,这几天会少一点,后面照常。”赵国庆主打一个嘴顺,想了个理由先应付过去。
每天从家里出去多少鸡蛋老妈心中有数,王洪涛那暂时只要50斤,他也不能每天依旧从家里拿走100斤,剩下的鸡蛋往哪送呢?
其他几家供销社他不是没想过,肯定也缺鸡蛋,真要是把余下来的鸡蛋送到其他店里,相当于直接跟王洪涛撕破脸。
不管怎么说王洪涛算是帮了自己一个忙在先,做法虽然有点让人不爽,但换个角度他也能理解王洪涛的处境。
再加上赵秀华告诉自己的一些情况,赵国庆知道跟黄媛大哥斗,无异于茅坑里点灯笼。
吉普212这种座驾,县里也只有那么几个特殊的岗位才能使用,专车配备更是一掌之数。
他也有些无语,点子忒背了点,明着肯定来不了,只能暗着来。
不管唐建光能不能坚持下来,都得尽快把人给弄走,鸡蛋必须得继续收,无非就是先压在手里。
县城里认识的熟人不过一手之数,该上哪去打听打听这齐老幺?
又没个真名儿,也不知道这人家住哪,总不能傻乎乎跑二手自行车市场去问那两个年轻人吧?
吴淑芳半信半疑,“真的?三儿,妈也提醒你还是得留个心眼儿,不能太老实了,知道没?万一那些当官的忽悠你,到时候这么多鸡蛋要想一下处理完可没那么容易。”
回过神来的赵国庆,应了一句,“妈,你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要不,今天下午收够了,后面缓着收?”
喝了一口粥的赵国庆,“妈,接着收,不耽误事儿。”
接连下了好几天的雪,路不好走,老赵和大哥他们收鸡蛋的速度也越来越慢,原本四人一天能收到100斤出头的鸡蛋,昨天才收到80斤左右。
这时候放缓速度,万一雪继续下个不停,后面更难收。
保险起见,赵国庆准备趁着下午的时间先把队里的鸡蛋给收了,把握在自己手里总归是放心。
因此,吃过饭后他直接提着上午买回来的半刀肉去了大伯家,找到在家的堂哥赵亚军帮忙收鸡蛋。
——
唐建光来回边走边跺脚,将手捧在嘴边不停的往里哈气试图缓解被冻僵的双手。
收鸡蛋这事儿已经进行了一整天,到目前为止只收到十二斤鸡蛋,现在他就期盼着麻四儿他们几人至少也能收到这个数,勉勉强强能到明天需要交出去的50斤。
虽然有昨天下午的提前演练,实际上到了地方唐建光依旧不怎么好意思去敲农户的门,在他看来做这事儿确实有些掉价,但又不不得收,只能硬着头皮上。
不知不觉间脚步多出了不少烟头,唐建光抬手看了一眼手表上的时间,都快五点了麻四儿他们几个怎么还没到?
“光哥!”
听到周大海的喊声,唐建光转过头去看着他顶着个笑脸朝自己这边走来,心里放松不少。
“鸡蛋收的咋样?有多少?”
周大海笑眯眯的拍着胸脯说道,“光哥,一共十五斤多!”
“好!大海兄弟就是不一样!”唐建光拍着他的肩膀说道,随即从兜里摸出一包烟,拿出一根递了过去,“今儿辛苦了,好好干!等哥赚到钱了,保证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谢谢光哥!”
两人找了个避风的地方,蹲在地上美滋滋的抽着烟,等着麻四儿他们几人。
“齐老幺那边,没什么问题吧?”
周大海看着憨憨的却不傻,“光哥,你把心收肚子里。他只知道是我给他透的信儿,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
“好兄弟!”唐建光拍了拍他的肩膀。
没过一会儿,剩余的三人也逐渐来到了汇合地点,一个十斤、一个十六斤、一个十三斤。
加起来一共五十六斤鸡蛋,算上昨天下午几人练手收到的十斤鸡蛋,足足有66斤,答应明天给王洪涛送去的鸡蛋只多不少,唐建光脸上乐呵呵的。
万事开头难,这第一关算是轻松过关,唐建光对于后续每天送鸡蛋的事儿有了十足的信心,一行人打道回府。
小主子,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 ^.^,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