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生意,卖什么最赚钱?
房子?
车子?
都不对!
水,才是最赚钱的。
“农夫山泉,有点甜”、“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一瓶水的成本,广告大于运输,运输大于瓶子,瓶子大于水!
钟闪闪能够成为首富,就在于水卖得好。
这个时候,国内最流行的水饮料,还是以怡宝等企业为首的纯净水。
因此李文远瞄准的第一个创业领域,就是天然水,抢在农夫山泉之前,用它的套路,打败所有纯净水企业。
娃哈哈?
1992年的娃哈哈,还在卖儿童营养液呢。
当时保健食品才是最赚钱的,就连未来的首富钟闪闪,眼下也还是娃哈哈在五指山省和桂南省的总代理。
要到明年,他才会成立五指山养生堂,推出的,照样是保健食品龟鳖丸。
四年后,保健食品没落了,他才会回到之江省,建立养生堂饮用水有限公司,提出“天然水”的概念,逐渐成为饮用水行业的龙头老大。
听到对方要地皮,苏正东点了点头:“我会把这个要求提上会议讨论的,其他要求呢?”
当领导的,通常不会立即答应什么事情。
都会推给“会议”、“研究决定”。
宋强笑道:“谢谢苏区长支持,这第二个要求,就是我们入股之后,请各家银行对我们进行贷款扶持。”
当时的招商引资,最大的优惠条件,就是你投多少钱,我就贷给你多少钱,甚至两倍贷款都没问题。
连免税、送地皮,都排在贷款的后面。
核心就是盘活当地经济,增加当地的就业人员。
用当年报纸上的话来讲:“筑得金窝,才能引来金凤凰!”
这个金窝,说白了,就是贷款政策。
外地的老板们一看,这也太爽了吧,投一块钱,贷两块钱,那手上就有三块钱了,赶紧去!
于是就入了坑。
你的资产,投到了别人的地盘上,怎么收拾你,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于是又有很多企业家,被整得倾家荡产。
苏正东继续点头:“这个还是要上会议讨论。”
“第三个要求,饮料厂的员工,我会进行分流,能者上,弱者下,该淘汰就淘汰,不过我会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赔偿。”
这就是下岗的雏形了。
实际上,最早的下岗,出现在1990年,不过当时不叫下岗,有的地方叫停薪留职,有的地方叫厂里待业,有的叫放长假。
饮料厂的改革,不正是一个最好的试验田吗?
如果自己能够做好这些国有员工的安置工作,那获得的政绩,甚至远超饮料厂的合资啊,因为这就是银海第一例,标杆性的处置案例!
“这个要求,我现在就可以答复你,没有问题,到时候,我们会派出工作组,驻厂给你们指导性意见!”
苏正东立即就拍了板。
所谓的驻厂工作组,实际上就是赐予尚方宝剑,谁敢不服,直接斩了。
“非常感谢苏区长的鼎力支持!”
宋强笑道,“我没有要求了,苏区长您看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双方,可以签一个投资协议,接下来,等有关机构的内部流程走完,我的资金,就可以正式入股饮料厂,大展拳脚了。”
地皮、资金、人事,三项大权,是李文远要求他一定要拿到手的,其余的,都是小事。
苏正东亲自给宋强倒了一杯茶,脸上带着微笑:“宋博士,你回去等我们的消息吧,两、三天内,应该就有确信。”
上位者亲自倒茶,既是尊重,也是送客。
宋强立即站起身:“好的!”
态度之谦卑,不像是亿万富豪,倒像是个体制内的官员。
没办法。
华夏的普通人,千百年来,养成了在官员面前低一头的习惯,尤其是像宋强这样的老油条,心情一松驰,演技就会崩坏。
李文远连忙轻轻咳嗽了一声。
宋强这才回过神来,脸上重新挂上傲慢与淡然的笑容:“告辞了,苏区长!”
苏正东的嘴角,微微上翘,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
似乎是看出来了什么。
众人离开郊区政府时,苏正东亲自把他们送到楼下。
李文远负责开车。
沈若初坐在副驾,宋强和齐玉宽坐在后排。
上车之后,四个人都没有说话。
李文远把车开出政府后,齐玉宽才幽幽说道:“阿远,你是在布局吃下饮料厂吗?”
“齐叔,这事跟我没有关系,是宋博士……”
“别瞎扯淡了。”
齐玉宽叹了口气,扫了宋强和沈若初一眼,“这两个人,应该是你的白手套吧?老子拿你当兄弟,你拿哥哥当空气!”
宋强吓得浑身一抖。
他可是知道,得罪这种二世祖,是什么下场的。
李文远笑了起来:“你什么时候看出来的?”
他跟齐玉宽之间,有多重利益纠葛,有奖销售、二手房倒卖……
甚至还合伙成立了公司。
已经可以算是“自己人”了,所以压根就不担心露馅。
齐玉宽冷笑道:“艹,当年我也是当过乡长的人,这死胖子,演技不错,但毁就毁在提的那三个问题上!”
宋强在旁边弱弱地问道:“齐……先生……我哪里出错了?”
齐玉宽啐了一口:“因为你提得太正确了,三个问题,面面俱到,你一个老美博士、外国人,对咱们华夏的方方面面,如此了解,拳拳到肉,你想干嘛?而且你的一言一行,不像美国亿万富豪,倒像是江湖骗子。”
小主子,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 ^.^,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