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远是1月18号坐火车离开银海的,回来时,已经是3月18号了。
两个月的时间,他参与了92发财证,启动了资金盘,手上掌握了大量的财富。
近百万的虎头奔,沿着县道,开进了银海市。
这个时候的银海大道,还叫湖海路,因为它以前是条运河。
不过湖海路眼下也没有通车,还在回填河道。
进城的路破破烂烂的,坑洼不平。
马路旁边的围墙上,还印着动乱时期的标语。
七、八十年代的痕迹,还深深刻在这座海滨小城的身上。
不过这种状况,也就到今年为止了。
海对面的五指山省,楼市已经开始狂飚了,以六君子为代表的地产第一代,正在五指山省大展拳脚,把房价推向更高峰!
直到最后跌入深渊。
与五指山隔海相对的银海,也因为水货集中地的优势,成为了炒房客们的瞩目之地。
十几天后,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炒房客,就将吹响银海房价一年升九倍的号角。
他们用手里的海量资金,把银海的房价,从四、五百元开始往上炒。
一直炒到三、四千元!
高昂的房价,也让银海的房地产市场和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从老城区一直延伸到新港镇。
房地产公司,也如同雨后春笋般,一下子冒出了八百多家!
“这几天,你们只收电梯房。”
李文远叮嘱道,“别墅、自建房、老式住宅,一套都别收!”
接下来,他就要认真复习,准备高考了。
空余的时间,会谋划吞并红星饮料厂。
买房子、囤房子这种必赚的小事,就交给宋强负责,有沈若初管财,林喜生负责实际操作,还有张平、黄双和刘大柱在一旁盯着,外面还有林志超打配合,宋强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林志超的团队,也会在近期南下银海,连五指山都不去了。
在对李文远制订的那套管理制度体系,进行了实地操作检测后。
老林对于小李的学识和眼光,佩服得五体投地,决定把自己跟这位天才绑在一起,两人赶在全国炒房客的前面,掀起一波银海房市的涨价小高峰!
与其让各地的资本来割银海的韭菜,不如让桂南人自己先割一把!
“为什么不买别墅呢?”
宋强问道,“沪海那边,升值最快的,就是别墅了。”
李文远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道:“我说不准买,就不准买,任何一套房子,都需要你、若初和林喜生的签字,才能动用公司资金,一会儿你们就能见到阿生了。”
宋强眼见苗头不对,连忙笑道:“对不起,老板,是我多嘴了!”
沈若初微微一笑。
这死胖子,眼睛还是色眯眯的,不知道李文远为什么挑中他,来当这个小团伙的名义老大!
还不如挑她这样的美貌少女呢。
李文远管理下属,永远都是砸下足够多的钱,从来不管对方心里怎么想,跟刘邦用陈平一样,老子给你四百斤金子,你能把事办好,剩下的金子,全是你的。
你要办不好,就把你脑袋割下来,赔偿我金子的损失!
一个领导者,在掌握了绝对的权力后,不会跟下属解释任何问题。
只要能够让下属赚到足够多的钱就行。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银海的别墅,确实涨得最快,但也是最不好割韭菜的,极挑买家,买到手上,很容易就成了烂尾楼,一直烂到三十年后的那种!
李文远准备在十二月份,就和林志超同时退出银海房市,不赚最后的刀口舔血。
等明年二、三月份楼市崩盘时,他们两个早就啃着开发商们的血肉馒头,舒舒服服地落袋为安了!
1993年的银海开发商们有多惨呢?
这么说吧,跳楼跳海的百万富豪,都有十几个!
说起这件事,就不得不提千科地产了。
再过两个月,也就是1992年夏天,银海房产火爆之际,市府组团去鹏城招商,邀请王实参与银海房地产开发。
给的条件非常好。
在火车站旁边,挤出三万平方米的黄金地块给千科。
然后在郊外又给了一块四平方公里的土地,象征性地收了一点钱,送给千科开发。
但王实坚决不要!
白送都不要!
幸运地躲过了一个可以令千科破产的巨坑!
直到1994年,银海房产彻底崩盘一年多后,千科才在最低位,进军银海,兴建了千科城市花园,是银海当时最先进的小区,直到2024年都没过时。
由此可见,消息灵通的王实,早就嗅到了银海房地产市场的危机。
……
“阿远!”
刚到红星饮料厂门口,李文远一打开车门,一个高挑的美丽身影,就扑了过来,把他紧紧地抱在怀里。
车里的宋强和沈若初,看见这一幕,都惊得目瞪口呆。
“他老婆?”
沈若初小声问道。
她的心里,有点吃味,这个大帅哥,她都还没吃呢,居然被别的女人抱了!
“他是个高中生,哪里来的老婆,女朋友吧?”
看见吃醋的沈若初,宋强幸灾乐祸地笑了笑,摸出一张纸巾,再次擦了擦自己那锃亮的皮鞋,开始进入到宋董事长的角色扮演中。
“乖啦!”
李文远伸出手,擦去苏樱脸上的泪水,笑道,“有这么多人看着呢。”
他身前,是苏樱,以及林喜生、张平、黄双和刘大柱四个兄弟。
身后车里,是宋强和沈若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