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3月1号。
一大早,李文远再次走进王宫饭店。
“思冲,你小子发了啊!”
那个很有眼光的中年人,熟络地搂住了他的肩膀,“上面下来消息了,今年预计发行五十多支新股!”
“今天一大早,连一本签了名的认购证,也卖到了十万块!白板更是超过了十二万!”
经过一个月的接触,李文远已经知道了对方的姓名,牛益谦。
这个名字,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提起城隍庙毛毛,那无数的沪海人,就得顶礼膜拜了。
这家伙就是未来的“法人股之王”!
靠炒作爆涨一百倍的豫园原始股起家,短短几年间,就成了沪海黑市的焦点人物。
几年后,他专门收购内部职工股、法人股,成为了股权分置改革、法人股流通这两场大战役中,最大的胜利者。
而且他跟在认购证一役中,一战成名的陈晶义不同,他从不胡乱投资,一直笑傲江湖。
未来的资产,高达上千亿,是沪海的隐形大富豪之一。
江湖人送“法人股之王”!
当然,在跟牛大王的交往中,李文远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依然叫汪四冲。
行走江湖,说不讲真话,就不讲真话!
他天天来王宫饭店,又不买,又不卖,整天稳坐钓鱼台,傻子都知道,他手上肯定有大货!
因此牛益谦跟他混成了兄弟伙。
变着法儿,想接李文远手中的货。
“思冲,咱们两兄弟都这么熟了,这样吧,不二价,签了字的,十二万,白板,十五万!”
牛益谦笑道,“便宜别人,不如便宜你牛哥,怎么样?够有诚意了吧?”
十五万?
打动不了一点!
“牛哥,我手上真没货,来这儿,就是无聊,大伙儿说话又好听,长得又像牛哥你这样帅……”
李文远的谎话,张嘴就来。
“你小子,真他娘的硬啊,这样吧,思冲,老哥就给你讲讲,你为什么要把手上的货,出给我。”
牛益谦低声道,“你看看四周,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李文远扫了一眼,平时那些衣着普通的、一看就没啥钱的沪海人,大部分已经消失了。
坐在饭店里的,大多数都是肚子大大、手腕戴着金表的有钱人。
“小玩家们……被洗出去了?”
“聪明!”
牛益谦笑道,“明天就是第一次摇号了,大家都知道,中了签,得缴钱啊,一本,要玩转的话,流动资金至少得两万元以上!”
他看着李文远,沉声道:“思冲,你有这么多钱吗?”
一“本”,就是一百份,第一次摇号的中签率,是百分之十几,也就是十几份中签。
最便宜的一支票,每份缴费两千元左右,十几份中签金额,肯定需要两万元以上。
李文远有3445份,至少能中三、四百份,要想缴钱赚取第一波收益,至少要准备七十万元!
牛益谦虽然不知道这小子手上有多少本,但猜测对方肯定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
“你想想看,明天你中签了,又没足够的钱,缴进去以小博大,那就浪费一次的机会了啊!”
牛益谦苦口婆心地劝道,“一年就四次机会,浪费一次,就少一次,你手上的货,就跌一次价,何苦呢?”
“这样吧,合作的方式,你提,不管哪一种,我都同意!”
李文远知道,老牛并没有乱说。
这也是很多小玩家玩不下去的根源,他们哪怕是幸运地捞到一、两“本”,但到了第一次缴费的时候,还是只能提前卖掉。
或者找人垫资分成。
不过大多数人会选择卖掉,因为三千块钱买进的货,能卖到十几万,已经赚翻了啊!
但李文远却知道,这才刚到山脚!
认购证价格的大爆发,并不是第一次摇号。
第一次摇号,只是预热,改变了“签名无法更改”、“沪海身份证”、“新股发行支数”这三个重要因素。
但真正让一“本”认购证冲上一百万元的,是五月份的“国家计划放开股票涨幅限制政策”!
也就是6月3号第二次摇号之前。
什么叫放开股票涨幅限制呢?
炒过股的人,都知道股票有每天涨跌幅不超过10%的限制,这就是所谓的涨停和跌停!
但是在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放开全部股票涨跌停限制,并且采用T 0交易制度,上证指数单日上涨105.3%,创造A股史上最大单日涨跌幅!
若干年后,茅台爬上两千元时,大家都在感慨,居然能有股票上两千元?
但经历过1992年的人,都会冷笑一声。
1992年5月25号,豫园商场,也就是后来的豫园商城,股价高达10024元!
对,你没看错,在1992年,豫园商城就涨到了一万元以上。
相当于2024年的几十万元,甚至是一百万元!
这是华夏证券交易史,一个永恒的记录。
至少在李文远有生之年,绝对看不到哪支股票,能突破这个记录。
这就是放开涨跌限制,带来的财富效应。
新股多、没有涨跌限制,这意味着什么,只要炒过股的人,都懂。
这就意味着,每一份认购证,都有可能获得难以估计的财富!
因此只要李文远熬到5月21号,市场就能把认购证的价格,推高到一个眼下想都不敢想的高度!
“牛哥,咱们之间呢,只讲感情,不讲利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