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仙侠 > 勤奋修仙记 > 第315章 心学传播

勤奋修仙记 第315章 心学传播

作者:一行小杨柳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07-24 22:37:35

“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王阳明认为,天下间没有比良知更好的东西了。圣人要教导好别人,自己首先必须要做到致良知。从上面这两句话中,就可以看出“致良知”三个字在王阳明心中至高无上的分量。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他解释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所谓“致良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也就是要达到良知,时时刻刻接受良知的指引。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

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良知,这源自于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王阳明进一步发挥,认为良知人人皆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而且良知无所不能。

通过良知,一个人就可以自发而本能地知道什么为是,什么为非,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他说道“人皆可以为尧舜”,他认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也可以达到的,并不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又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一个人只要心有善念,心存良知,即使是身份卑微的凡夫俗子,也可以成为圣贤。这与佛家中“万物皆有佛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天理即仁心。有些人之所以成不了圣贤,是因为这些人的良知常常被内心的私欲所侵蚀、所蒙蔽了,所以需要去除人欲,恢复良知。

当你看到幼儿落井,你的第一反应是想去救;当你看到飞禽走兽悲鸣,就会起不忍直视之心;当你看到好端端一个物件,被无辜打碎,会起惋惜之情,这都是人的良知在起作用。

这些心情完全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中间过渡过程的。比如你看到美女,自然会多看几眼;看到美食,自然会咽口水;看到老太太倒在地上,自然会想去扶。

有人可能会说:“老太太躺地上,我的良知告诉我不能扶,扶了就要吃大亏。”我却要说:“这并不是你的第一感觉,故而不是你的良知,当你看到一位老人躺在地上,想起来又起不来,十分痛苦的时候,你的良知会告诉你感觉去扶,但生活经验会告诉你扶她有风险,即使你没有去扶,也不能说你没有良知。”

但话说回来,王阳明心学就是要人跟随自己的良知,如果你想“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就必须跟随自己的良知,而不能以利益为第一出发点。

杨晨以这句话为核心,谆谆教导,把前世的心学带到这个修仙界,整个修仙界掀起一整个心血热潮。

“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杨晨这句话真绝,此言可封圣!”

随着老子知晓此事,一句点评道。

玄都**师也很好奇这个记名师弟,他修行速度虽然不快,整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挺在行!

杨晨撇撇嘴,也只有玄都**师敢这么说了吧,修仙界哪个不知道杨晨的修炼速度。

整个传播的速度远远超乎杨晨的预料,他一开始只想积累一部分人的信仰而已,结果倒好,现在的修仙界,有超过一成的人开始修心学。

什么概念,就是整个修仙界的一成,那可是极为恐怖的数量,因为大家觉得杨晨的心学对于抵御心魔,突破境界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一传十,十传百!

他的修为在以恐怖的速度增长,仅仅三日的功夫,就已经突破到太乙金仙中期,把壶仙和天阶看的目瞪口呆!

喜欢勤奋修仙记请大家收藏:(064806)勤奋修仙记荔枝小说免费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