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悬疑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745章 竹仙渡厄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第745章 竹仙渡厄

作者:云影流光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5-09-12 22:41:30

青溪镇地处江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自古盛产翠竹。镇中百姓多靠竹吃饭,有编竹筐的,有制竹椅的,有做竹纸的,手艺代代相传。众多竹匠中,数老周头手艺最精,他编的竹器不仅结实耐用,还格外精巧美观,镇上人都说他手上住着竹魂。

老周头年过六旬,无儿无女,老伴前些年病故,独自住在镇东头两间竹屋里。他性子孤僻,不爱与人交往,唯独对竹子情有独钟。每日清晨必上山抚竹,傍晚归来总要带几段青竹,夜里就着油灯削削编编。

这年入秋,老周头照例上山选竹,忽见竹林深处隐隐有青光闪烁。他拨开竹丛走近一看,竟是只从未见过的竹青色小鸟,翅膀受了伤,瘫在落叶中扑腾,眼中竟似有泪光。

“可怜的小东西。”老周头小心翼翼捧起小鸟,那鸟也不怕他,歪着头蹭他粗糙的手指。

老周头将小鸟带回竹屋,为它清洗伤口,敷上草药,又用细竹篾做了个小笼子。他每日捕来鲜虫,采来野果,精心照料。不过七八日,那小鸟伤势渐愈,在笼中跳来跳去,鸣声清脆如竹笛。

这天清晨,老周头打开笼门:“去吧,回你的竹林去。”

小鸟跳到他掌心,蹭了蹭,忽展翅飞向窗外,在空中盘旋三圈,竟口吐人言:“恩公善心,必得善报。”说罢化作一道青光消失在天际。

老周头揉揉眼睛,只当自己老眼昏花,摇摇头继续干活。

当夜,老周头梦见一青衣女子,身姿如竹,面容朦胧似雾中新月,对他盈盈一拜:“蒙恩公相救,无以为报,特留仙竹一株,饥荒时可取竹米渡厄。”言罢化作青鸟飞去。

老周头惊醒,见窗外月光如水,院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株异竹。那竹通体碧绿如玉,竹节间隐隐有金光流动,与周边凡竹大不相同。

老周头知是遇了仙缘,对仙竹拜了三拜,却不取竹米,只每日以山泉浇灌,悉心照料。

转眼冬去春来,本该春雨绵绵的季节,却滴雨未下。河水日渐干涸,田地龟裂,秧苗枯黄。镇上老人说这是百年未见的大旱。

到了六月,粮仓见底,井水干涸,百姓开始挖草根剥树皮。镇长召集大家商议,有人说要逃荒,有人说要祈雨,乱作一团。

老周头忽然想起仙竹之事,忙回家查看。只见那仙竹已长至三丈高,竹节间结满金灿灿的竹米,异香扑鼻。他小心翼翼地采下一筐,煮成米粥,香飘半条街。

邻居闻香而来,老周头将粥分与众人。说来也怪,那竹米粥不仅香甜无比,只一小碗就让人饱腹终日,精神百倍。

老周头将仙竹之事告知乡亲,大家又惊又喜,纷纷来取竹米。那仙竹也奇,今日采完竹米,明日又长新米,取之不尽。全镇百姓靠这一株仙竹,竟渡过了最难熬的时日。

却说青溪镇有个王地主,家有良田百亩,仓廪充实。旱灾初现时,他紧闭粮仓,抬高米价,百姓恨之入骨。如今见老周头有仙竹产米,坏了他发财好事,又贪图仙竹神奇,便动了歪心思。

这夜,月黑风高,王地主带着两个家丁,偷偷摸到老周头院外。

“一会儿我进去砍竹,你们在外面守着。”王地主低声道。

一家丁犹豫道:“老爷,这仙竹有灵,动不得啊!”

“胡说!什么仙竹妖竹,不过是稀罕品种罢了!待我砍回去种在院里,天天产米,岂不发大财?”王地主说着翻墙入院,举起斧头就向仙竹砍去。

说时迟那时快,斧头尚未落下,仙竹忽然青光大盛,化作一团云雾将王地主裹住。只听一声惊叫,云雾腾空而起,向东飞去,转眼消失无踪。

两个家丁吓得魂飞魄散,连滚爬跑去报信。众人举火把赶来时,只见院中仙竹完好,地上只留王地主一只鞋。

第二日,有樵夫说在东山绝壁上看见王地主卡在石缝中,上下不得。众人费了好大劲才将他救下。王地主回家后大病一场,愈后竟像换了个人,不仅开仓济贫,还捐钱修井,成了镇上善人。

后来老周头无疾而终,那株仙竹在他去世那夜化作青光冲天而去。但青溪镇百姓已学会敬竹护竹,世代以竹为生,以竹为德。镇上至今流传着那首童谣:“青溪竹,青溪竹,饥时米,渴时露,善人得福恶人怖。”

每逢旱年,总有人说起曾经有一株仙竹救过全镇性命。而老竹匠与竹仙的故事,也随着青溪流水,代代相传,愈久愈香。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