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悬疑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61章 磨镜匠与铜镜仙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第61章 磨镜匠与铜镜仙

作者:云影流光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5-07-24 13:58:10

苏州城外有个破巷子,青石板缝里总嵌着半块霉豆腐、几截烂菜帮,墙根的青苔爬过砖缝,像谁拿蘸了水的笔在墙上抹了道痕。巷尾第三间矮屋的瓦檐漏雨,屋里住着个磨镜匠,单名一个元,人唤杨元录。

元录的手艺是祖传的。他爹临死前塞给他半块油石,说:"磨镜要磨心,心净了,镜才亮。"可如今这世道,谁还讲究个"净"?富户家的铜镜拿出去镀层金漆,说是"海西贡镜";穷人家连粥都喝不上,哪有闲钱磨什么镜子?元录的木匣里躺着三把油石,磨得发亮,倒比他脸上油光水滑——那是他用牙缝里省下的米汤,蘸着布帛反复擦出来的。

入秋那天,元录蹲在巷口等人。他替药铺王娘子磨完镜子,应得的五文钱还没到手,王娘子说"灶上揭不开锅",先欠着。日头偏西,他摸了摸怀里硬邦邦的半块炊饼,正打算收摊回家,忽见墙根下有个东西闪了闪。

是面铜镜。

镜面蒙着层绿锈,像块发霉的老玉,边沿刻着缠枝莲纹,纹路里塞着泥。元录蹲下去,用袖口擦了擦,锈屑簌簌落下来,露出底下暗青的底色。他心跳得厉害——这镜子的铜质极纯,敲起来声音清越,分明是前朝的东西。莫不是哪家败落的官宦人家,把传家宝当废铜卖了?

"元录啊,捡那玩意儿作甚?"卖豆腐的老周头挑着担子路过,"铜镜子早不时兴了,如今都用玻璃镜,透亮得很。"

元录没搭话,把镜子揣进怀里。他走得急,木屐磕在青石板上,"嗒嗒"响,像敲在自己心口。

夜里,元录生了盆炭火。他把铜镜搁在木案上,油石在掌心焐热,对着月光比量。镜面上的锈斑像张网,他先拿细砂纸打去粗锈,再用油石蘸了茶油,顺时针打圈。火星子溅在袖口,烧出几个洞,他也不觉得疼。

"叮——"

一声轻响,像玉珠落盘。元录凑过去看,镜面上竟起了层雾,拿软布擦了又擦,雾散了,映出半张自己的脸。他愣了愣:多少年了?他已经记不清自己长什么样了。上回照镜子,还是三年前替张员外家少爷磨镜子,那孩子嫌他手粗,甩了他一耳光,镜子"哐当"摔在地上,裂成两半。

第二夜,元录把油石换成了更细的。他点了盏豆油灯,灯芯挑得尖尖的,影子在墙上晃。镜面上的雾气渐渐退去,露出完整的镜面,却还是蒙着层淡青的光。他想起爹说过,好镜子要"磨去三分火气,养得七分清光"。什么是火气?许是他磨镜时急吼吼的模样?许是看见富户们骑马坐轿时的闷气?

第三夜,元录没合眼。他把镜子捧在手里,贴着心口。油石蹭过镜面的声音像春蚕食叶,一下,两下,数到三百六十五下时,镜面上突然泛起涟漪。他凑近了看,涟漪里竟映出另一番景象:青瓦白墙的院子里,石桌上摆着桂花糕,热气腾腾;廊下站着个穿蓝布衫的老妇,正往碗里盛汤,那模样——像极了他娘。

元录的手抖了。他娘十年前就没了,临死前说"九儿的手巧,将来定能成大匠人"。可他成了什么?不过是个给人磨镜子的穷鬼,租着半间漏雨的破屋,连口热汤都喝不上。

第四夜,镜面上的涟漪变成了画。元录看见自己穿着玄色绸衫,坐在八仙桌前,面前堆着金锭银锭;看见他娘穿着簇新的月白衫子,坐在旁边纳鞋底,脸上笑出了褶子;看见巷口的王娘子捧着铜镜来谢他,说"多亏杨师傅,我家那面镜子比新的还亮";看见老周头的豆腐摊前围了一圈人,都说"杨师傅磨的镜子,照得见福气"。

他伸出手,想去摸一摸那碗汤。指尖刚碰到镜面,"咔嚓"一声脆响。

镜面上裂开蛛网似的纹路,那些景象"唰"地散了,只剩下一片混沌的黑。元录慌了,抓起镜子想往怀里揣,可裂纹越爬越多,"哗啦"碎成一地铜渣。他跪在地上,捡起一片最大的碎片,凑到眼前——碎片里映出的,是他自己:头发乱得像草堆,眼窝凹陷,嘴角裂着干皮,活像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

"傻元录啊。"

身后传来个沙哑的声音。元录回头,看见老周头站在门口,手里端着碗热粥,粥香混着炭灰味,直往他鼻子里钻。

"你当那镜子是仙物?"老周头把粥放在案上,"我小时也见过这样的镜子,说是能照人心鬼蜮。可照来照去,照见的还不是你自己心里的窟窿?"

元录捏着碎片,指腹被划破了,血珠滴在铜渣上,像朵小红花。他突然想起爹临终前的话:"磨镜要磨心。"原来这些年,他磨的不是镜子,是自己的贪心。他以为把镜子磨得越亮,就能照见更好的日子,却忘了——日子是过出来的,不是照出来的。

天快亮时,元录把碎铜片收进木匣。老周头帮他收拾屋子,见他的油石还搁在案上,便说:"明儿我去河边帮你洗洗石,省得锈了。"

"哎。"元录应着,摸出怀里的半块炊饼。昨夜太入神,竟忘了吃。他把炊饼掰成两半,一半递给老周头,一半塞进嘴里。炊饼又干又硬,可他嚼着嚼着,竟尝出点甜味来——许是泪,许是晨露,许是这么些年没尝过的、踏实的滋味。

后来,破巷子里的人发现,杨元录还是那个磨镜匠,可他的木匣里多了块碎铜镜。有人来磨镜子,他就指着那碎片说:"您瞧,这镜子碎了倒好,照见了心里的灰。"

再后来,有人说看见元录蹲在巷口,给小娃娃们磨铜钱。铜钱磨得锃亮,映出孩子们红扑扑的脸。有人问他图什么,他笑着说:"磨的是钱,炼的是心。"

至于那面古铜镜的来历,始终没人知道。只传说有回元录喝醉了酒,拍着大腿说:"那镜子啊,是面仙镜。它照见我心瞎了,便碎了给我看。"

众人哄笑,只当是醉话。可巷口的老槐树记得,那年秋天,有个磨镜匠跪在地上,对着满地铜渣哭了半夜。哭完之后,他站起身,拍了拍裤脚的土,转身回了屋——屋里飘出的粥香,比往年都浓。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064806)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荔枝小说免费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