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悬疑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345章 宅心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第345章 宅心

作者:云影流光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5-07-24 13:58:10

黄笃镇的老街上,有座青瓦白墙的老宅。门楣上“积善堂”三个字被风雨磨得发旧,可门环上的铜绿里,还凝着几代主人的体温。

我叫李进平,三年前还是个穷书生,靠给人抄书换米。那会儿路过老宅,见院门口的老槐树下堆着半人高的旧书,书皮上写着《诗经》《楚辞》,边角卷得像被雨打湿的荷叶。卖书的王伯抹着眼泪说:“这宅子原是前清陈举人的,他儿子染了肺痨,卖了房子凑药钱。如今陈家就剩个空壳子,你要不怕晦气,五两银子拿走。”

我摸了摸怀里的钱袋——刚好五两,是抄了三个月《四书》的辛苦钱。王伯把铜钥匙往我手里一塞:“夜里别走西厢房,那屋的窗棂总自己响。”

头夜住下,我便懂了王伯的话。

西厢房的窗棂是楠木的,雕着缠枝莲。我刚吹灭蜡烛,就听见“吱呀”一声——窗棂自己开了条缝,冷风裹着霉味灌进来。我缩在被窝里,听见更夫敲着梆子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可那窗棂还在晃,像有只无形的手在推。

第二夜更邪乎。我在正厅翻书,烛火突然“噼啪”炸了个灯花,光影里映出个穿月白衫子的姑娘,站在廊下梳头。我揉了揉眼,再看时,廊下只有满地月光,姑娘的影子却还在墙上晃,发梢沾着水,像刚从井里捞出来。

第三夜,我在院中打地铺。后半夜起了雾,迷迷糊糊听见有女人哭,声音从东厢房传来:“他怎么还不回来?我等了他十八年……”我摸黑摸出枕头下的铜锁——那是王伯给的,说能镇邪。可刚碰到锁头,哭声突然近了,就在我耳边:“你身上有墨香,像他……”

我“腾”地坐起来,额头撞在床梁上。月光漏进窗,照见东厢房的门缝里渗出点水,顺着门沿往下淌,在青石板上积成个小水洼。我凑过去看,水洼里有张脸——是那个梳头的姑娘,眼睛肿得像两颗红樱桃。

“你是谁?”我颤声问。

她抹了把脸,笑:“我是阿芸,陈举人的女儿。光绪年间,我爹把我许给了绸缎庄的周少爷。可周少爷去了南洋,一去不回。我等了十八年,最后染了寒症,死在这屋里。”她指了指东厢房的床,“那床底下,还埋着我当年的嫁妆匣。”

我打了个寒颤。原来这宅子的“晦气”,是个等不到丈夫的姑娘的怨气。

从那夜起,我变了。

我不再害怕。天一亮就搬着梯子上房梁,把漏雨的瓦换了;把院中的杂草全拔了,在墙角种了株老桂树;又去镇东头请了老木匠王伯,把西厢房的窗棂重新钉牢——钉的时候,我在榫头里塞了把艾草,说是能驱邪。

王伯边敲边笑:“小李啊,你这哪是修宅子,是哄鬼呢。”

我认真道:“阿芸不是鬼,是等不到依靠的人。我多修一分,她就能少怨一分。”

王伯的手顿了顿,锤子砸在木头上,发出闷响:“你小子,倒比那些烧香拜佛的明白。”

半年后,老宅有了生气。

青瓦刷得雪白,檐角的铜铃被风一吹,“叮铃铃”响;院中的老桂树抽了新枝,香得能飘半条街;西厢房的窗棂再没自己开过,反倒是阿芸常来——她现在穿素色衫子,不再披头散发,手里总捧着本书,坐在廊下和我一起抄经。

“你瞧,”她指着新补的书页,“《诗经》里说‘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你修了宅子,我该谢你。”

我挠头:“谢啥,我图个清净。”

可宅子的变化,连邻居张婶都看出来了。她端着碗桂花糕来串门:“小李啊,你住进来后,这宅子像活了似的。上个月我家晾的被子,搁你院儿里晒,比在我家还软和!”

我笑:“许是日头好。”

张婶压低声音:“我跟你说个事儿——前儿夜里,我家那口子梦见他娘了。他娘说在老宅的井里,看见个穿月白衫子的姑娘,冲她笑呢。”

我没接话。心里却明白——阿芸的怨气,早散了大半。

真正应验的,是我病重的那回。

那年秋末,我染了风寒,烧得说胡话。迷迷糊糊中,我看见阿芸坐在床头,手里端着碗药:“喝了这碗,就好了。”药香里混着桂花香,我一口饮尽,烧竟真的退了。

可我知道,真正救我的不是药。

那夜我醒了,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我听见院中有细碎的脚步声,像是许多人——卖菜的阿婆、挑水的汉子、读书的孩童,他们的声音叠在一起,像首暖融融的歌。

“那是……”我想问阿芸,却见她站在月光里,身后跟着好些模糊的影子。

“这是宅子里住过的老邻居,”她轻声说,“你修了宅子,他们便来帮你。”

我突然想起王伯说过的话:“老宅是有魂的,叫‘宅心’。它像面镜子,照见主人的心。你真心待它,它便真心待你。”

后来我才知道,那些夜里帮我煎药、换被子的,都是宅心里攒的“和气”。阿芸的怨气散了,老邻居们的念想也跟着暖了,宅心便成了团火,能把寒夜焐热,能把病痛烤化。

如今我还在老宅里住着。每天清晨扫扫青石板,傍晚在桂树下泡壶茶。阿芸常来陪我,有时是梳头,有时是抄经,有时只是坐在廊下,看云卷云舒。

上个月,镇东头的老木匠王伯来修门板。他摸着门环上的铜绿笑:“小李啊,你这宅子的魂,算是养出来了。”

我指着院中的老桂树:“您瞧,它开花了。”

王伯抬头,金黄的花雨落了他一头。他突然红了眼眶:“我修了三十年房子,头回见老宅自己开花。”

风卷着桂香钻进窗,吹得案头的《诗经》“哗哗”响。我翻到某一页,上面有阿芸的字迹:“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宅心亦如是。”

窗外的老槐树上,新燕衔着春泥飞来。我忽然明白,这世上最灵的“精怪”,从来不是山精野怪,而是人心攒的暖,是日子熬的甜。

就像这老宅的“宅心”,它本是历代主人的悲欢,如今却成了最温柔的光,照着我和阿芸,照着老邻居们,照着每一个愿意好好活着的人。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064806)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荔枝小说免费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