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悬疑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336章 赊命簿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第336章 赊命簿

作者:云影流光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5-07-24 13:58:10

金陵城西头有棵歪脖子老槐,槐树下开着家"幽冥记当铺"。门脸儿不大,青石板门槛磨得发亮,门楣上挂着盏白纱灯笼,灯芯子浸了磷粉,夜里绿莹莹的,照得墙根儿的青苔都泛着冷光。老辈人说,这当铺收的不是金银细软,是"阳寿"——穷得活不下去的人,按个血手印,就能赊件想要的物事,代价是从命里扣年月。

阿丘是城隍庙的孤儿,生下来三个月爹娘没了,跟着老郎中滕伯长大。滕伯给人看个风寒暑湿,抓把草药能换口饭吃,倒也把阿丘拉扯大。可去岁入秋,滕伯咳得整宿睡不着,药铺的老秤杆说这是肺痨,得用长白山的老山参吊命,五两银子一两,总共要五两。

阿丘在庙门口跪了三天,求捐钱的香客,可人家要么说"小叫花子贪心",要么扔俩铜板打发。第四天夜里,他蹲在老槐树下抹眼泪,忽见那当铺的灯笼晃了晃,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

"小友可是来赊命的?"

声音像砂纸擦陶瓮,阿丘抬头,见柜台后坐着个穿青布衫的老头,半边脸隐在阴影里,另半边脸泛着青灰,倒像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案几上摆着本厚书,皮面儿发黑,封脊写着"赊命簿"三个朱砂大字。

阿丘攥紧衣角:"您...真能赊钱?"

老头翻开簿子,泛黄的纸页发出脆响:"要多少?"

"五两。"

"成。"老头蘸了朱砂,在簿子上画了道竖线,"按个手印,写个契。"

阿丘这才看清,簿子上的字密密麻麻,最上面一行是大号朱砂字:"赊银五两,折寿十年。"底下还有一行小字,墨迹未干:"若三月内行三善,可抵一折。"

"啥叫'行三善'?"阿丘指着问。

老头头也不抬:"救条命,舍碗饭,劝回场架——随你。"他推过一张契,"按了手印,明日卯时来取钱。"

阿丘咬咬牙,按了血手印。第二日天没亮,他就揣着五两银子跑药铺,抓了参,又买了两副止咳药。滕伯喝药那日,咳声轻了些,拉着阿丘的手直掉泪:"丘娃,咱攒钱还当铺..."

"不用还。"阿丘把契往怀里一揣,"人家说行三善能抵寿命。"

打那以后,阿丘白天跟滕伯学抓药,夜里就揣着个破本子记"善事"。头月里,他在城门口支了个粥摊,给要饭的舀稠的;救了只被野狗追的花狸猫,养在药铺后巷;还劝了回要跳河的小媳妇——那女人男人赌输了,拿她抵账,阿丘陪她熬了半宿,等她男人酒醒了,又骂又跪地求回来。

第二月,他又多了两件:帮卖菜的王阿婆抢回了被地痞抢的钱袋,替隔壁陈铁匠修好了漏雨的屋顶。第三月里,他在河边救起个落水的小娃,那娃他爹是棺材铺的,硬要送他块好木料做棺材,阿丘摇头:"我要您给滕伯打口薄棺材就行,等我攒够了钱再补。"

转眼到了三月头上,阿丘揣着本子去找当铺老头。老槐树下的灯笼还是绿莹莹的,老头正拨拉着算盘,见了他就笑:"小友倒是有心,这三月做了七件善事?"

阿丘把本子递过去:"您瞧,头月三件,第二月两件,第三月两件,还多一件——前日给要饭的老张头补了破棉袄。"

老头翻着本子,青灰的脸慢慢变了色:"你...你怎知这契里有这一条?"

"您写在簿子底下的小字,墨色新得很。"阿丘指了指案几上的《赊命簿》,"说是'行三善抵一折',我这七件,能抵两折多吧?"

老头"啪"地合上簿子:"你个小叫花子倒会算!可这契上写的是'阳寿十年',你折了两折,还剩八年。"

"那八年我也不还。"阿丘把契拍在案上,"您瞧这契上有没有'自愿'二字?"他指着血手印旁边,"我只按了手印,没画押同意'折寿十年'。"

老头气得直抖:"你...你这是讹诈!"

"我可没讹。"阿丘掏出滕伯写的药方,"滕伯说我这三月喝了参汤,能吃能睡,肺痨都轻了。您那簿子上说'赊命换物',可物我拿到了,命我不卖——您要告官?行啊,我带您去见知县,就说您强逼良民签不平等契约。"

老头咬了咬牙,从柜台里摸出个小算盘:"算你狠!八年折成三年,不能再少!"

阿丘摇头:"您再看这契最后一行。"他指着极小的字,"若有善举冲抵,按实数结算。"他把本子往桌上一放,"七件善事,每件抵一年,我还多抵了三年。"

老头脸色发白,突然瞥见阿丘怀里的契,上面果然密密麻麻记着七件事,每件都画了颗小五角星。他瘫在椅子上:"你...你小子读过书?"

"滕伯教的。"阿丘收拾好契,"再说了,《大明律》写得明白,'凡典当财物,须双方自愿,条款分明'。您这契上条款不明,按律不算数。"

老头没再说话,挥挥手让他走。阿丘出门时,见老槐树的影子里站着个穿红袄的小丫头,正扒着门框看他。他刚要开口,丫头"哧溜"钻进了当铺。

打那以后,阿丘再没去过幽冥记当铺。滕伯的肺痨慢慢好了,第二年春天开了间"回春堂"药铺,专给穷人看病。阿丘在药铺里当帮工,空闲时还去城门口支粥摊。

有人说,后来见幽冥记当铺的灯笼暗了,门也总关着。再后来,金陵城里多了个说法:这世间的债,阳寿换得,功德也能还;可最金贵的债,是人心换人心的善。

只是没人再见过那个穿青布衫的老头,也没人知道阿丘撕了多少张害人的契。只是每年清明,阿丘都会去城郊的无名坟前烧柱香——那是他用第一笔善款埋的流浪汉,没名字,没亲人,可阿丘记得他临死前说:"我想喝口热粥。"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064806)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荔枝小说免费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