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悬疑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243章 火浣布的秘密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第243章 火浣布的秘密

作者:云影流光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5-07-24 13:58:10

长安城的雪下得又大又急,西市的炭铺前围了一圈人,都伸着脖子往街心望。一辆青帷马车碾过雪泥,停在朱雀门前,黄门官掀开帘子,捧出个朱漆匣子,匣中裹着块灰扑扑的布——正是西域进贡的"火浣布"。

消息像长了翅膀。第二日早朝,皇帝刚坐定,大太监就捧着火浣布跪伏:"陛下请看,此布产自葱岭以西,名曰火浣。寻常污渍,投入火中一烧,便如新布!"

金銮殿里炸开了锅。有的说定是仙人所织,有的猜是天山雪水浸过的灵蚕丝。皇帝捻着胡须,命人取来半杯茶泼在布上,又命小宦官举着火把凑过去。只见那茶渍遇火"噼啪"作响,青烟腾起片刻,布面竟真如被揉皱的纸,慢慢舒展开来,半点污痕也没剩。

"神物!"不知谁喊了一嗓子,满殿人都伸着脖子看。只有坐在角落的织造署老匠周师傅,眯着眼睛用指节蹭了蹭布面——他摸出了门道:这布虽软,纤维却比寻常丝绸粗粝,摸着像砂纸擦过手心。

当晚,周师傅缩在织机后的矮凳上,就着油灯拆火浣布。他干了三十年织造,经手过吴绫越锦、蜀锦杭绸,却从未见过这样的布。线缕极细,却韧得像铁丝,用铜针挑开,竟能数清每一根纤维——寻常棉麻丝绸的纤维早散了,这布的丝却根根分明,泛着暗褐的光。

"师父,您熬坏眼了。"徒弟阿福端来碗热粥,"皇上都夸是神物,您何苦瞎琢磨?"

周师傅没接话,把布凑到烛火边。火苗舔过纤维,布面竟没焦,反而渗出些细白的粉。他凑近些闻,有股淡淡的土腥气——像极了去年去终南山采石棉时,矿洞里飘的味道。

"阿福,明日备辆车。"周师傅把布收进木匣,"咱们去终南山。"

终南山的雪比长安更猛。周师傅裹着老羊皮袄,跟着矿工往深处走。矿洞里寒气砭骨,石壁上却嵌着些灰白色的"石头",用手一抠就掉渣。

"这就是石棉?"阿福捏起一撮,"软乎乎的,像棉花。"

"傻小子。"周师傅用锤子敲下块巴掌大的石棉,"这东西遇火不燃,古人叫它'火浣石'。我年轻时候在矿上见过,说是烧不化的石头,没想到能纺成布。"

矿工们围过来笑:"周师傅好记性!十年前您来收石棉,说要织防火的帐篷,后来没下文,我们还当您逗我们玩呢!"

周师傅没接话,蹲在矿洞里仔细看石棉的纹路。石棉纤维细如发丝,却韧性十足,织工若能把它捻成线,再上机织布,倒真能做出"火浣布"。可难点在哪儿?他摸着石棉,突然想起矿工说的"烧不化"——石棉虽耐高温,可纤维太脆,纺线时容易断。

"得掺点别的东西。"周师傅拍了拍膝盖,"棉线软,石棉韧,把它们绞在一起,或许能成。"

从终南山回来,周师傅把自己关在织机房里。他把石棉纤维撕成细缕,又取了江南的上等棉线,试着用纺车绞合。头回纺出来的线像麻绳,硬得硌手;第二回掺多了棉线,烧起来直冒黑烟;第三回调整比例,线倒是软了,可织到一半就断了。

阿福看着师父熬得两鬓斑白,心疼:"师父,皇上要的是神物,您偏要较真。要不咱们照着原样仿,就说找不着石棉?"

"那哪行?"周师傅把断了的线头扔进炭盆,"火浣布要是只能靠西域进贡,万一哪天断了贡路,宫里的帷幔、将军的甲胄,拿什么防火?"

他又翻出当年的采矿笔记,想起矿工说过,深山的石棉矿脉更纯。第二日天没亮,他又带着阿福上了终南山。这次他们没走寻常路,专挑人迹罕至的悬崖。有回阿福踩滑了石头,差点摔下山谷,周师傅一把拽住他的腰带,自己却撞在石头上,额角划开道血口。

"师父,您这是何苦?"阿福给他包扎。

周师傅擦了擦脸上的血:"我苦?当年矿工挖石棉,手被割得全是血口子,冬天冻得握不住锤子,不也咬牙干了?咱们多试十回,或许就能让天下人多十匹防火的布。"

三年后的暮春,织机房里飘着新布的香气。周师傅捧着块灰布跪在阶下,布面洗得发白,却看不出半点磨损——这是他用石棉纤维和棉线混纺的仿制品,已经试了上百次。

"陛下,火浣布的秘密,老臣说与您听。"周师傅展开布,"这布并非仙人所织,而是西域石棉矿脉中的矿物纤维所造。石棉遇火不燃,纤维坚韧,故能涤净污渍。"

皇帝接过布,先是一愣,随即笑了:"周卿倒会拆穿西洋景。朕还当是天降祥瑞,合着是座山里挖出来的石头。"

"陛下明鉴。"周师傅又捧上个木匣,"这是老臣仿制的火浣布,虽不如西域的精细,却也能经三五回火浣。更重要的是,咱们能在国内找矿脉,不必再等西域进贡。"

皇帝让人取来火把,当殿烧了块仿制品。果然,布面被烧出个焦黑的窟窿,可等火灭了,用布擦擦,窟窿周围的布色竟慢慢变浅——和真火浣布一个道理。

"好!"皇帝拍案,"周卿不仅解了神物之谜,更解了民生之需。往后这火浣布,就叫'石绵布'吧,专供给宫里做防火的帷幕,再给边关将士做甲胄里子!"

消息传开,长安城又热闹起来。西市的布庄挂出"石绵布"的幌子,说这布能防火,家家户户抢着买。阿福跟着师父去布庄收布,看见个老太太举着石绵布抹眼泪:"我那傻儿子,去年冬天烤火把被子烧了个洞,要早有这布......"

周师傅摸着胡子笑。他站在织机房门口,看学徒们把石绵布裁成帐子、围裙、襁褓。风里飘着新布的草木香,混着炭炉的烟火气——这才是他想要的"神物":不供在金銮殿上,却暖在百姓炕头。

后来有人说,周师傅的墓前立着块石碑,上面刻着他亲手写的字:"布本无神,人心有巧。"再后来,石绵布的名声传到了日本、大食,商队驼铃响处,总有人问:"这能防火的布,可是长安周师傅织的?"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064806)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荔枝小说免费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