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悬疑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238章 枕边风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第238章 枕边风

作者:云影流光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5-07-24 13:58:10

大楚乾德七年的秋夜,雁门关外的胡杨林刚染上第一抹金,北戎的狼旗便在三十里外若隐若现。药铺掌柜老周搓着冻红的手,往青石路上撒了把盐——今冬的雪怕是要比往年大,可他更发愁的是西墙根那口樟木箱子,锁孔里塞着的半枚铜钱已经泛了青。

"阿锦姐,您要的沉水香到了。"小徒弟捧着油纸包从后堂钻出来,鼻尖还沾着朱砂粉,"这是最后十两,掌柜的说...说您用多少记多少账。"

阿锦正低头补着儿子的虎头鞋,针脚细得像蜘蛛丝。她抬头时,鬓角的银簪闪了闪——那是亡夫留下的,说是当年在军器监当差时打的。"谢过周伯,"她接过香包,指尖触到油纸下硬邦邦的东西,"另外...再给我抓副安神散,我家那口子最近总说梦话。"

老周的手在秤杆上顿了顿。阿锦的男人陈三早没了,三年前说是去漠北做马帮生意,可上个月西市茶棚的王婶说他最后一次出现,是跟着几个穿玄色劲装的人上了雁门关。老周没点破,只往纸包里多塞了两钱朱砂:"安神散得配苦荞茶喝,您记着。"

月上柳梢时,阿锦关了药铺门。后堂的炭盆烧得正旺,她把沉水香掰成碎末,混着龙脑香、麝香,在石臼里捣了三百下。石杵落下时,窗外的更夫刚好敲过三更——这是每月十五的子时,是"枕边风"最灵的时候。

香泥捏成拇指大的丸子,阿锦用红绳系好,放进床头的檀木匣。匣底压着张旧绢帕,是陈三走前塞给她的,上面歪歪扭扭画着个罗盘,旁边写着"听风丸在漠北孤烟处"。她摸了摸心口,那里藏着半块虎符——和陈三留下的那半块严丝合缝,是当年军器监造香丸的密令。

第二日晌午,阿锦挎着竹篮去城门口。篮底垫着新采的野菊,最上面是给守城兵丁带的糖蒸酥酪。守城的张校尉掀开蓝布时,手在阿锦手腕上轻轻一扣——这是暗号。

"昨儿夜里,北戎的巡哨往南边去了。"张校尉压低声音,"可能有动静。"

阿锦的手指在篮沿绞了绞:"周伯说今年的沉水香格外香,许是...许是要变天。"

张校尉的喉结动了动。三天前他收到密信,说是有大楚的"枕边风"要过境,内容是"腊月初八,粮草至雁门"。可昨夜他亲眼见着三骑快马出了关,马上驮着的不是粮草清单,是半车香料。

子时三刻,阿锦躺回床上。檀木匣里的香丸散着幽香,她盯着帐顶的流苏,听着窗外的风声。忽然,一阵异样的凉意漫过耳际,像是有人对着耳朵吹了口气——是"枕边风"来了。

可这风里裹的不是蜜枣的甜,是铁锈味。

阿锦猛地坐起来。香丸的香气变了,本该是沉水香的清冽,此刻却混着腥气。她想起陈三说过,香丸若被人动了手脚,香气里会掺着对方的血气。她颤抖着摸向枕头下的香丸,红绳不知何时被割断,丸子表面有道细痕,像是被针挑过。

窗外传来夜枭的叫声。阿锦突然明白:北戎截了这月的"枕边风",他们收到的不是"粮草将至",而是...是她要送的假消息?不,不对,陈三说过,每次传递的消息都是用活人血写的,混在香粉里,只有对应的听风丸能解。可这次的香丸...

她掀开被子,摸黑翻出床底的木箱。箱底沉着半块虎符,和陈三留下的那半块合在一起,露出刻在铜面上的小字:"以命换命,风随魂转"。

阿锦咬开指尖,血珠滴在香泥上。她重新揉了颗香丸,这次加了双倍的龙脑香——龙脑性凉,能掩住血气。又将自己的头发缠在红绳上,头发末梢沾着儿子的小褂角,那是今早他哭着塞给她的。

"阿娘,你又要去很远的地方吗?"小柱子扒着门框,手里攥着没吃完的糖人,"王奶奶说你上次去漠北,回来时身上都是沙子。"

阿锦蹲下来,替他擦掉嘴角的糖渍:"阿娘去给阿爹送件衣裳,北边冷,你阿爹的棉袍该换了。"

小柱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把糖人塞进她手里:"那这个给阿爹,甜的。"

子时又到。阿锦把新制的香丸放进檀木匣,这次她没躺下,而是坐在床头盯着更漏。当梆子敲过第十下时,窗外的风突然转了方向,带着股熟悉的腥甜——是北戎的"听风丸"起了反应。

她摸出怀里的半块虎符,轻轻按在香丸上。陈三说过,虎符是用南海的寒铁铸的,能引动香丸里的血气。此刻虎符发烫,阿锦感觉有团火从胸口烧到喉咙,眼前的景物开始模糊。

"阿锦姐?"小徒弟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周伯说您订的安神散熬好了。"

阿锦扯出个笑,把香丸塞进小徒弟手里:"帮我交给周伯,就说...就说今晚的风大,香丸要多裹层纱。"

小徒弟走后,阿锦取出藏在梁上的包裹——里面是陈三的旧铠甲,还有半袋盐。她把盐撒在门槛上,又在窗台放了盏灯笼。北戎的人认得这标记,是"粮草已至"的意思。

天快亮时,阿锦听见马蹄声。她爬上屋顶,看见一队玄色劲装的人马出了城,为首那人腰间挂着听风丸,红绳上缠着缕头发——是小柱子的。

"报——"城楼上突然响起号角,"北戎右贤王率三万骑兵,押着粮草车,距关隘二十里!"

阿锦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笑了。她想起陈三说过的话:"这秘术能传千里,可传的不是消息,是人心。"她摸了摸怀里的虎符,纵身跃下屋顶。

后来的事,雁门关的老人们都说得玄乎。有人说看见个穿青衫的女人站在敌营前,手里举着盏灯笼,灯笼里的火是蓝色的;也有人说北戎的右贤王突然发了疯,把自己的粮草全烧了,边喊"风里有毒"边往漠北跑。

只有老周知道,那天夜里他去收阿锦的药箱,箱底压着张纸条,上面写着:"香丸以血为引,听风以魂为媒。若有来日,莫再寻我。"

再后来,大楚和北戎签了和约。有人在漠北的废墟里发现过半块虎符,和几缕染血的头发。但再没人见过能传千里信息的香丸,也没人听过"枕边风"。

只是每年秋天,雁门关的药铺都会多备些沉水香。老周说,万一哪天,又有个穿青衫的女人来买香呢?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064806)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荔枝小说免费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