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悬疑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234章 猫儿灯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第234章 猫儿灯

作者:云影流光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5-07-24 13:58:10

金陵城聚宝门夜市,自入秋起便热闹得紧。青石板路两侧支起竹棚,卖糖画的敲着铜铃,卖桂花酿的提着酒坛,卖绣花鞋的举着绢帕,连卖炊饼的老王头都支起了油锅,油星子“滋啦”溅在炭火上,腾起一股子香。更夫敲着梆子从街心过,喊了三遍“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可孩子们还是追着糖画跑,大人们拎着灯笼跟在后面喊“慢些”。

七月十五夜里,卖鱼丸的李婶收摊时发现少了个人——她三岁的儿子小柱子。李婶急得直抹泪,鱼丸担子倒在脚边,竹筛里的鱼丸滚了一地。她拽着隔壁卖糖葫芦的老张头就往巡城司跑:“张叔,我家柱子找不着了!方才还在我脚边玩拨浪鼓呢!”

巡城司的捕头张九正蹲在巷口啃炊饼,听闻这事立刻带人出来。他拍了拍腰间的铁尺,冲手下喊:“分头查!见着穿红肚兜的小娃就问!”可夜市人多得像煮饺子,小柱子又生得瘦巴巴的,圆脑袋上还沾着半块鱼丸渣,哪里找得着?

再说小柱子,他追着只花蝴蝶跑过糖画摊,一回头就没了娘。他站在青石板上哭,眼泪滴在绣着老虎的鞋尖上。周围的人挤来挤去,有个穿靛蓝布衫的大叔伸手要抱他,他吓得直往后缩,躲进了墙根的酱菜缸后面。

也不知哭了多久,小柱子听见“叮”的一声轻响。抬头一看,半空中飘着盏灯笼——巴掌大,竹篾骨架,糊着棉纸,最妙的是灯面上画着只猫:圆眼睛,翘胡子,嘴角还挂着笑。灯笼底下没绳子,就这么浮着,暖黄的灯光把酱菜缸的影子拉得老长。

那猫儿灯晃了晃,竟往小柱子脚边凑。小柱子抹了把眼泪,试探着伸出手。灯笼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又慢慢升起来,在他头顶打了个转。小柱子盯着灯面上的猫脸,忽然想起娘说过:“走丢了别怕,猫儿认路。”他吸了吸鼻子,跟着灯笼往前挪。

灯笼拐进一条窄巷,两边的砖墙爬满了青苔。小柱子的小布鞋踩在青石板上,“哒哒”响。转过三个弯,他看见自家屋檐下的灯笼——李婶正踮着脚往门外张望,手里举着根烧火棍,见着他立刻扑过来:“我的小祖宗!你可算回来了!”

小柱子扑进娘怀里,闻到熟悉的鱼丸香。李婶抹着泪问他:“谁带你回来的?”小柱子指了指天上,可那猫儿灯早没了影子。李婶抬头看,只看见一片黑黢黢的瓦当。

这事像长了翅膀似的,第二日就传遍了聚宝门。茶馆里的说书人拍着醒木:“要说奇也不奇,那猫儿灯专往走丢的娃跟前凑!我昨儿还见着卖炊饼的王二麻子家闺女,也是让猫儿灯领回家的!”卖花担子的阿秀接口道:“我家隔壁陈阿婆说,这猫儿灯是城南破庙里的老妪养的。那老妪无儿无女,专捡城里的流浪猫喂,许是猫儿们报恩呢。”

这话传到巡城司张九耳朵里,他犯了难。官府正严查夜市治安,若真有邪祟作怪,得上报州府;若是人为的,又得抓人。他带了两个衙役,摸黑去了城南破庙。

破庙的门楣早塌了,墙根堆着几袋猫粮,还有半碗没喝完的鱼汤。供桌上摆着个褪色的布包,打开来是几枚铜钱,一张旧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育婴堂”三个字。张九捏着纸角,忽然听见梁上有动静。抬头一看,七八只花斑猫蹲在椽子上,圆溜溜的眼睛盯着他,其中一只黄猫嘴里还叼着盏小灯笼,正是那猫儿灯的模样。

“喵——”黄猫叫了一声,其他猫“呼啦啦”窜下来,围着张九的裤脚打转。张九想伸手摸,那黄猫却“哧溜”钻进了供桌底下。他蹲下来,看见桌底有块磨得发亮的木牌,刻着“王秀兰 民国二十年 育婴堂执事”。

王秀兰?张九想起来了,十年前育婴堂着过一场大火,烧死了七个嬷嬷,只有一个叫王秀兰的被救了出来,后来就再没见过。他蹲在供桌前抽了半袋旱烟,到底没动那些猫粮——任谁看了都知道,这是位老婆婆的心意。

谁也没料到,半月后王秀兰就没了。是卖菜的刘婶发现的,她倒在破庙门口的青石板上,怀里还抱着那只装猫粮的布袋。仵作验了尸,说是年纪大了,一场风寒没扛过去。出殡那天,聚宝门的猫全来了,花斑的、纯黑的、橘色的,排着队在棺材前走,每只猫背上都驮着盏小灯笼——和那猫儿灯一个模样。

打那以后,夜市上再没见过那盏会引路的猫儿灯。可走丢孩童的事倒少了,大人们都说:“许是王婆婆的猫儿还在,见着落单的娃就领回家。”李婶逢人就说:“我家柱子现在可乖了,见着流浪猫就蹲下来摸两把,说‘猫阿姨辛苦啦’。”

如今聚宝门夜市还是那么热闹,只是卖糖画的老张头总在摊子上多备一副拨浪鼓——说是给走丢的娃拴上,猫儿灯好认。更夫敲梆子时,除了喊“小心火烛”,还会加一句:“小娃莫跑远,猫儿灯在看。”

去年秋天,有个穿红肚兜的小娃娃在夜市里追气球,眨眼就没了影。他娘急得直哭,正撞见只花斑猫从人群里钻出来,背上的小灯笼晃呀晃。小娃娃扑过去抱住猫腿,花斑猫“喵”了一声,转身往巷子里走。他娘跟着追,绕过三个弯,果然看见自家屋檐下的灯笼亮着。

后来有人说,那猫儿灯的光里,隐约能看见个穿蓝布衫的老婆婆,笑着摸猫的头。也有人说,那是王婆婆的魂儿附在猫身上,替人间守着走丢的娃。

只是再没人见过王婆婆。只有聚宝门的砖墙上,还留着她当年喂猫时刻的字:“猫儿善,人心暖,灯灯相传,不叫娃走散。”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064806)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荔枝小说免费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