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悬疑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185章 息壤洲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第185章 息壤洲

作者:云影流光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5-07-24 13:58:10

黄河水涨了七回,鲧部落的土寨子墙就塌了七回。

我蹲在寨门口的老槐树下,看浑浊的河水卷着房梁、牛棚、半袋粟米往东边滚。王阿婆抱着最后一捆干柴往高岗上爬,她那裹着蓝布的小孙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奶奶,水咋还不退哩?"

"退?"旁边扛着木锨的李老汉吐了口唾沫,"你当这是往年?今年这水邪性,刚垒的堤坝,一夜间就被泡软了,再冲两回,怕连高岗都得喂鱼!"

我抹了把脸上的雨珠站起来。裤脚还沾着新泥——今早我带着青壮年去堵西边的决口,刚把最后一车土填进去,浪头一拍,半段堤坝"咔嚓"裂开条缝,几个后生差点被卷走。现在想来,那裂缝里的水泛着青灰色,倒像有啥活物在底下拱。

"禹哥!"十七岁的阿楠从寨子里跑过来,裤脚全是泥,"族老说让您去祠堂,说是...说是要请龟仙显灵。"

祠堂里点着松明子,照得石壁上的祖先画像忽明忽暗。族老摸着花白的胡子,手里攥着块龟甲:"大禹啊,你爹当年治水,也是这般艰难。前日我在河边见着块青石板,底下压着只老龟,龟壳上全是水纹。我琢磨着,许是河伯显圣,派神龟来帮咱们。"

我盯着龟甲上的裂纹——那是用刀刻的,说是能通神。可我爹当年也信过这些,凿山不通就烧龟甲问卜,结果呢?洛水还是漫了,他最后被舜帝殛死在羽山。

"族老,"我把龟甲轻轻放回供桌,"治水要靠人力,不是靠龟甲。"

族老的手颤了颤:"可...可今日后半夜,我听见河底有响动,像是巨石滚动。等天一亮,河湾处竟露了块巴掌大的土疙瘩,泛着金光,摸上去暖融融的..."

"土疙瘩?"我皱起眉。

"许是息壤!"阿楠突然插嘴,"我听老猎户说过,天地初开时有块神土,能自己长,能堵水患!"

祠堂里静了一瞬。窗外的雨忽然大了,噼里啪啦砸在瓦上。我望着供桌上那团蒙着红布的东西——是族老让人从河湾捧来的,说是"神赐"。红布揭开时,我倒抽了口凉气:巴掌大的土块泛着淡金色,表面细密的小孔里渗出亮晶晶的水珠,像活物似的轻轻颤动。

"试试吧。"我伸手碰了碰那土块。指尖刚触到土面,它突然"嗡"地震了一下,接着"滋溜"一声,竟比刚才大了一圈!

祠堂里的松明子"噼啪"炸了个灯花。阿楠"哇"地叫出声,族老的龟甲"当啷"掉在地上。

"这是..."我后退半步,土块已经长成磨盘大小,还在缓缓膨胀。更奇的是,土块周围的空气里浮着细小的金粉,像是星星碎在了人间。

"许是要遇水才长。"我想起族老说的河湾,抓起土块就往外跑。

雨还在下,黄河水已经漫到了寨前的老榆树。我站在齐膝深的水里,把土块用力抛向河心。土块刚落进水里,就像颗石子投进了滚油——刹那间,金光炸开来,土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先是桌面大,接着是碾盘大,眨眼间竟成了座小山!

"快看!"阿楠指着河面。被土块挡住的水翻起白浪,可那土山还在长,底部扎进淤泥里,顶部不断向上隆起,竟在河中央堆出片椭圆形的陆地!更奇的是,土山周围的河水像是被什么吸走了似的,原本浑浊的浪头渐渐变清,最后竟顺着土山四周分流开来,像条温顺的河绕着陆地打转。

"成了!"李老汉跪在水里,双手捧起泥沙,"这土硬得很,泡了三天三夜都没软!"

我踩着水爬上土山。脚下的土松松的,却扎实得很,踩不出个坑。抬头望去,原本漫到天际的洪水被分成了两股,顺着土山两侧缓缓流走,露出大片大片的淤泥地。风里飘来青草的香气——不知何时,土山上竟冒出了嫩绿的芽,细弱却挺得笔直。

"这是息壤。"身后传来个沙哑的声音。

我转身,见那只老龟不知何时爬了上来。它的壳绿得发亮,上面布满细密的水纹,头却缩在壳里,只露出半张嘴:"当年女娲补天,用了我的脊背垫着。后来天地动荡,我吞了地脉里的生气,化成这能生长的土。你爹鲧治水时,我本想帮他,可他总想着用蛮力堵,没摸清我这土的脾气。"

"我爹?"我想起爹临终前说的话:"禹儿,莫学我硬来...水是活物,要顺着它。"

老龟慢慢探出头,眼睛像两颗琥珀:"你今日把土投在河心,是顺着水的势;让土自己长,是顺着我这土的性。这才是治水的道。"

洪水退的那日,黄河两岸的人都来了。淤泥地上长出了齐膝高的野草,土山周围的庄稼汉挽起裤脚,开始翻地播种。族老把那块最初的土疙瘩供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用红布裹得严严实实,说这是"息壤的原身"。

"往后这地就叫息壤洲吧。"阿楠蹲在新翻的土埂上,捏着颗刚冒头的麦粒,"我阿爹说,这地名儿吉利,啥灾都挡得住。"

我望着远处忙碌的人群。阳光照在土山上,金粉似的光尘随风飘散,落在刚播下的种子上。风里传来孩子们的笑声,还有妇女们洗衣时的棒槌声——这声音,比任何龟甲牛骨上的卦象都要实在。

后来有人说,看见那只老龟在黄河里浮过,龟甲上的水纹闪着金光。也有人说,每到暴雨时节,息壤洲的土会轻轻颤动,像是大地在呼吸。可我知道,真正让洪水退去的,不是什么神龟神土,是咱们庄稼人肯弯下腰,跟着水的性子走。

就像如今息壤洲的娃子们唱的:"大禹哥,不犯浑,跟着河水找门道;土能长,水能绕,日子越过节节高。"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064806)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荔枝小说免费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