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悬疑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173章 墙外月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第173章 墙外月

作者:云影流光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5-07-24 13:58:10

青石板路浸着晨露,王生伯玉的皂靴踩上去,发出细碎的响。他掀开车帘,望着车外掠过的桃林,喉间滚出一声闷哼——这是他在城里绣楼里闷了整月的第三声叹息。昨日清明,他蹲在城隍庙看耍猴,那猴儿戴了顶破官帽,举着块"天下第一"的木牌翻跟头,看客们哄笑时,他忽然想起半月前在茶棚里听的传说:崂山有位鹤发道士,能教人穿墙术,取物如探囊,腾云似拂柳。

"公子,该启程了。"随从阿福的声音惊散了他的思绪。王生摸了摸腰间的鎏金荷包——里头装着三百两银票,是母亲临终前塞给他的"压箱底钱"。他原想拿这钱买几亩良田,或是纳房妾室,可昨夜梦到城隍庙的老槐树精说:"世间万法皆虚妄,唯有真心可通玄。"于是天没亮,他就把荷包塞进阿福怀里,只带了件青布直裰,往崂山去了。

崂山的雾比城里重。王生走了三日,鞋磨破了底,裤脚沾满松脂香,才在一棵歪脖子老松树下看见间茅屋。檐下挂着块褪色的木牌,写着"问心"二字,墨迹已晕成淡青的云。门帘一挑,出来个白胡子道士,手里端着粗瓷茶碗,碗沿沾着茶渍,"施主可是来学穿墙术的?"

王生慌忙作揖:"正是!小子不求长生,只求个方便。"

道士笑了,指了指院角的柴堆:"先把这堆柴劈完,再跟我谈'方便'。"王生看那柴堆足有半人高,嘟囔着挽起袖子。劈到第三斧时,震得虎口发麻;劈到第十斧,汗湿了后背;劈到第三十斧,他望着满地劈柴,突然想起家里那盏琉璃灯——灯油是波斯商人送的,火苗映得墙上的人物都活了。正出神,"咔嚓"一声,斧头卡进树缝里,震得他虎口崩裂。

"心浮则斧钝。"道士不知何时站在身后,"你劈的不是柴,是你的急躁。"王生低头看手,血珠渗出来,滴在青石板上,像朵开败的红梅。他忽然想起母亲咽气前的眼神,那么静,那么轻,像山涧里的月光。

此后三月,王生每日天不亮就去井边挑水,霜落时扫净满院落叶,夜里跟着道士读《黄庭经》。道士教他打坐时说:"穿墙术不在符咒,在你心里那堵墙。"王生不懂,道士便让他试着用意念推倒院墙——他凝神想着墙根的土坷垃,想着墙缝里的野菊,想着墙外山溪的流水,忽然觉得那墙软得像团棉花,指尖轻轻一触,竟穿了过去!

"记着这感觉。"道士拍了拍他的肩,"明日教你口诀,但记住,法力如灯芯,心正才是油。"

学满七日,道士给了他一方蓝布包袱:"回去吧。若有人问起,就说这法术叫'问心'。"

王生回到城里时,正是暮春。他站在自家院门前,摸出包袱里的蓝帕子——道士说,只要把帕子蒙在眼上,默念"墙非墙,心为障",就能穿过去。他兴奋地喊来妻子阿秀:"娘子你瞧,为夫如今能......"

"当家的莫要胡闹!"阿秀端着药碗从厢房出来,"你走时说去求安心,怎的学起杂耍?"王生急了,把帕子往头上一蒙:"你且看!"他念着口诀往前迈,可刚到墙根就撞得眼冒金星,额头肿起个青包,帕子也摔在地上。

阿秀吓得扶住他:"这是怎么了?"

王生捂着额头,突然想起崂山的月光。那夜他坐在院墙上,望着山下灯火,道士坐在他身边煮茶:"你看那墙,白天是砖石,夜里是月光。人心若像月光,哪里有穿不过的墙?"原来他这三月,劈柴时想着母亲的药罐,挑水时念着山脚下的流民,扫落叶时记着道士说的"一沙一世界",哪次不是心无杂念?可今日,他满脑子都是"我要显本事娘子该夸我",那堵无形的墙便立起来了。

"娘子,"王生扯下帕子,脸上没了得意,"我去给城隍庙的老槐树精磕个头。"阿秀摸着他肿起的额头,破涕为笑:"早去早回,我熬了你爱吃的藕粉圆子。"

月上柳梢时,王生蹲在老槐树下。树洞里飘出淡淡的檀香味,他听见树精的声音:"你这小子,总算明白'问心'二字的分量了。"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咚——"敲在青石板上,也敲在他心里。王生望着头顶的月亮,忽然笑了——原来真正的穿墙术,从来不是穿过砖石,而是穿过心里的那堵墙,看见墙外的月光,原是自家院里的灯。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064806)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荔枝小说免费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