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悬疑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153章 吝啬鬼的宝藏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第153章 吝啬鬼的宝藏

作者:云影流光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5-07-24 13:58:10

青河镇周家大院的梧桐叶打着旋儿落进门槛时,周老爷正攥着床头的铜钥匙咳嗽。三个儿子围在床前,老大周大郎的粗布衫沾着刨木屑,老二周二郎的缎子马褂皱成一团,老三周三郎捧着药碗的手直抖——这是老爷咳血的第七日了。

"爹,您说把家业传给我们......"周二郎凑近些,金戒指刮过锦被,"可那地契、银票,总得有个说法吧?"

周老爷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节捏得发白。待喘匀了气,他抬眼扫过三个儿子:老大像根木头桩子,老二眼里冒火,老三眼眶通红。"明日辰时,"他用铜钥匙敲了敲床沿,"去书房取藏宝图。"

第二日天没亮,三个儿子就蹲在书房门口。周大郎扛着铁锨,周二郎揣着算盘,周三郎抱着个蓝布包——里头是他连夜抄的《孝悌经》,想着或许有用。

铜钥匙插进锁孔的刹那,门"吱呀"一声开了。霉味混着旧书纸香涌出来,满墙都是算盘珠子大小的纸条,每张都写着谜语。

"第一谜:东墙根下三尺深,不种米粮不种金。"周二郎搓着手指,"东墙根!我昨日就看过了,土硬得很,定是埋箱笼的地方!"

周大郎抡起铁锨就砸向东墙。砖石飞溅间,墙皮簌簌落下,露出底下半截朽木——原是块松木板,早被虫蛀得千疮百孔。

"蠢材!"周二郎踹了老大一脚,"第二谜写着'春种秋收无禾苗,夏储冬藏有珍宝',该是地窖!"他拽着老三往院角跑,"去年埋红薯的地窖,准是这儿!"

三人扒开枯藤,掀开石板,霉味呛得人睁不开眼。地窖里堆着半筐烂红薯,墙上挂着二十年前的灯笼,哪有什么金银?

"第三谜!"周大郎抹了把汗,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兄弟同心可断金,各怀心思空劳神'......莫不是要我们......"

"放屁!"周二郎抄起算盘砸过去,"定是你藏了话没说!上月爹给你五吊钱修屋顶,你倒敢私吞?"

"我没私吞!"周大郎急得脖子通红,"那钱买的是桐油,你当我没看见你往自己酒坛里掺水?"

老三抱着蓝布包站在中间,手心里全是汗。他想起前日爹摸他的头说:"三娃最孝顺",想起娘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要护着哥哥们"。可如今,大哥的铁锨缺了个齿,二哥的马褂被扯破了,墙角的牡丹被踩成了泥。

"第四谜在书斋。"周大郎突然蹲下来,指着墙角的老榆木书架,"这书架是爹成亲时打的,最老的一排。"

书斋里积着半寸厚的灰。周大郎擦净第三层的《论语》,发现书脊后夹着张纸条;周二郎凑过去,鼻尖差点碰到纸;老三踮着脚,看见纸条上写着:"第五谜:所耗之资,已逾所藏之金。"

"啥意思?"周大郎挠头。

"准是说咱们花的钱比藏的还多!"周二郎一拍大腿,"前日挖墙雇了五个短工,花了一吊;昨儿地窖翻了三回,又花了半吊......"

"还有昨日打坏的门板,"老三轻声说,"爹的楠木床被咱搬来搬去,榫头都松了......"

纸条背面还有字:"宝藏即在此过程中被消耗的'劳力'与'醒悟'。望汝等从此兄弟和睦,勤俭持家,此乃真宝藏。"

书房里静得能听见梧桐叶飘落的声音。周大郎摸出怀里的铁锨,把砸墙时崩到窗台上的碎瓷片捡起来——那是娘的茶盏。周二郎解下马褂,轻轻盖在落灰的《资治通鉴》上——那是爹常翻的书。老三把蓝布包打开,把《孝悌经》放在书案正中央。

"明日我去请泥瓦匠,"周大郎说,"把东墙补补,再在院角种两株牡丹。"

"我把酒坛里的假水倒掉,"周二郎挠头,"明儿起跟着王账房学打算盘,咱们把田契重新理一理。"

老三笑着摸出块桂花糖:"方才在灶房找着了,爹从前总说'省一口,多一斗',可我今儿才明白,省的是心,不是情。"

窗外的梧桐叶还在落,却落进了周老爷藏在心底的笑里。那三个曾经为银钱红了眼的儿子,此刻正蹲在地上擦书案,像小时候围着娘学穿针的模样。

后来青河镇的人都说,周家的宝藏从来不在地下。你看那院角的牡丹开得正好,书斋里的《孝悌经》翻得卷了边,三个儿子挑着粪桶往地里送肥时,影子叠在一起,比金子还亮堂。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064806)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荔枝小说免费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