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想的?”孙亚新因为贫血,说话都显得有气无力,但还是能够听出语气中的愤怒与不解。“我们花了那么大代价,伤了那么多兄弟,你现在说要把人形风筝放出来?”
“何教授韦队长听我的,请立刻将装有人形风筝的不锈钢箱丢出来。”
姜新东、陈云柯和陈山川所在治安车,此时距离六指邪诡是最近的,目测约有五十米。
乍一看好像还很安全,但车头大灯位置,分明已经在一点点变成粉末。
这个进程不会持续太久,还好早先姜新东就拉着陈云柯坐到后排座位,尽量拉开距离。
何春文教授只迟疑了三秒便下令:
“听姜新东的,丢出去,他能抓人形风筝第一次,就能抓它第二次。”
王冲这时叫苦不迭:“这不是嫌命长么,一只邪诡都把我们整够呛,两只一起来,岂不是雪上加霜?”
治安员周亮也忧心忡忡:“而且人形风筝的个头没有六指邪诡大,会不会一露脸就灰飞烟灭啊。”
“不能放!何教授不能放啊!
姜新东再厉害,他也不可能控制人形风筝的。”
孙亚新简直到了声嘶力竭的地步。
然而不等他们的质疑声落地,韦戈队长就将不锈钢箱丢到了车外。
不锈钢箱体表面光滑如镜,倒映着四面八方的建筑与景象,在强大吸力作用下,它像炮弹一样直冲天际。
两个呼吸功夫,严密焊死的三层不锈钢,包括防摔水杯,在接近六指邪诡的过程中灰飞烟灭。
卷收起来的人形风筝遇风而动,开始在空中扭曲舒展。
目睹这一幕的姜新东,终于松了一口气,语速极快地解释说:
“邪诡事务特管总部一共总结了六条准则。
第一条是邪诡无法毁灭。
第二条是邪诡可以互相制衡。
就凭这两条准则,我们就能活命。
——都别打断我!”
姜新东提高音量打断其余三辆车上的杂音,紧接着说:
“只要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救的人我一定会救。
现在,我告诉你们保命方法。
刚才韦队长百米冲刺大约13秒,才勉强挣脱六指邪诡的吸力束缚。
随着时间推移,吸力增强,现在每个人至少跑进百米12秒才能活命。
很显然,在场能跑进12秒的就没有几个。
怎么办?
人形风筝有一条规则是在人多的时候不能跑步。
那么跑多快才会被它攻击呢?
我刚才想到前十一起割头案,大部分是在接近路口时,电动车已经明显减速的时候出的事。
王又成牺牲那晚,他跑向治安车自救时,速度也并不快。
由此我猜测,哪怕是慢跑的程度,也已经满足人形风筝的杀人速度。
这个速度,我初步推测是百米30秒上下。
听明白了么?
六指邪诡是慢于百米12秒会被杀。
而人形风筝是快于百米30秒会被杀。
也就是说,只要把速度控制在百米13秒到29秒这个区间,就能同时触发六指邪诡和人形风筝的杀人规律。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人怎么可能被杀两次?
基于邪诡可以互相制衡的第二条准则,结论就是,所有人严格控制速度的话,就能活。
当然,我说的百米多少秒,只是大概估算,具体操作全看命。”
在这生死关头,何春文教授听到姜新东这一番分析,大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畅快,竟然忍不住鼓掌赞叹:
“精彩!精彩绝伦!”
其余人的表情则各有不同,有迷茫听不懂的,有错愕还能这么玩的,还有惊喜绝处逢生的。
下一秒,‘哗’一声巨响,被严密卷收起来的人形风筝彻底铺展,与空中的六指邪诡形成怪诞且瘆人的对峙。
姜新东不住观察的同时,叮嘱了他能考虑到的所有细节,然后指挥陈云柯将后排座位放倒,又让陈山川手动打开后备箱盖。
等到准备工作完成,姜新东左臂挽住陈云柯,右臂挽住陈山川,大叫:
“就是现在,我们带头打样,跳车跑起来!”
姜新东愿意打斗阵当然不是大公无私,而是必须这么做。
因为速度上去后,还需要五名目击者才能触发人形风筝的杀人规则,其余三辆车上二十多双眼睛盯着,完全足够。
但是最后跳车的几个,那就不一定了。
只见三人头朝下,脚踹前排座椅,动作整齐划一,重力加速度,从三十多米的空中直线下坠。
按照姜新东的推测,在同时触发人形风筝与六指邪诡的规则后,二者的力场互相抵消,三人会直接坠地。
为了防止重伤,就需要拥有邪诡之力的陈山川帮忙缓冲一下。
千钧一发,陈山川在半空就调整了身形,一左一右抱住姜新东和女儿,哪怕自己粉身碎骨,也要保住两个小年轻的生命。
三十多米不过呼吸之间,陈山川咬牙凝神,即将硬着陆,心说这次不死也要半身不遂了。
却在这时,另外三辆车上也有人开始跳车,他们的高度都在三四米左右,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难免就有人害怕,挂在车门上不敢跳,导致形成相对静止状态,也就是只触发了六指邪诡的规则,没有触发人形风筝的规则。
如此一来,吸力局部瞬时加强。
姜新东和陈云柯,以及陈山川近在咫尺,不可避免受到牵引,哪怕仅是零点几秒,也足以让托底的陈山川,举着两个小年轻安然落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