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半月后。
叶欣二十二岁生辰这天,宫中来了旨意,封她为皇后,于两月后完婚。
与此同时,漠北公主塔娜的婚事,也有了着落。
琅琊王和琅琊王妃鹣鲽情深,坚决不愿意娶塔娜公主为侧妃。
镇北王和秦王此生誓死不娶,决定做一对孤寡堂兄弟。
十皇子、十一皇子和十二皇子都已经娶了王妃,并且也都非常委婉且坚决的拒绝了自己父皇和皇兄的好意。
再下面的皇子,不是有了心上人,正待上书请嘉和帝赐婚,就是和塔娜公主的年龄相差太大。
这一时间,别说塔娜公主着急了,就是嘉和帝和大臣们都着急了。
眼看塔娜公主已经来了两个月,大齐与漠北邦交的细节都已经敲定完了,可和亲的事情还是没有结果,这让人如何不头疼。
众臣商议来商议去,都觉得是不是皇陵的风水有问题。
不然为何景平帝那一代,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那一代,他们那个时候夺嫡,可是王妃、侧妃、侍妾娶个不停的。
毕竟姻亲就是势力,势力就是筹码。
可到了嘉和帝这一代,一个个就都变成了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情种。
这塔娜虽然贵为公主,但毕竟是战败国的公主,给个侧妃也不是使不得,但就是没有人愿意娶。
娶回家当摆设都不愿意,这如何不让人觉得,是皇陵的风水有了问题。
但一想到皇陵,众人就不免想到了守在皇陵的五皇子。
大臣们一拍手,这和塔娜公主和亲的对象不就有了。
但谁成想,比嘉和帝的圣旨先出来的,是五皇子自请废为庶民的奏呈。
嘉和帝不敢自己做主,拿了奏折去找太上皇。
太上皇看也未看,像往常一样,让人把嘉和帝请了出去,连同那些认不清局势的大臣递来的折子,也都一并送了回去。
太上皇么,就要有太上皇的样子。
新帝已立,无论君臣百姓,都该摆正自己的位置。
太上皇才不管什么嘉和帝年轻不年轻,做不做的好皇帝。
既然是年轻人,那就应该好好干活,为大齐劳心劳力。
做不好,自有内阁首辅,文武大臣出手,嘉和帝会知道身为一个帝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
而他一个太上皇,最重要的就是,安享晚年。
否则,他不白禅位了。
——
嘉和帝头疼的回到御书房,再次叫来镇北王、琅琊王和秦王,郑重的商议塔娜公主和亲的事。
但这三个王爷,一个比一个摆烂。
问什么都是:“但凭陛下做主。”
可嘉和帝真要做主把塔娜公主赐给他们时,他们又找出一堆的理由来拒绝。
嘉和帝也不能当真去给人家恩爱夫妻添堵,于是塔娜公主和亲的事,就这么僵在了原地。
五皇子也没能如愿成为布衣,毕竟他可是江南士族出身的皇子,这要是放出去了,恐怕没有一个帝王能安心。
于是五皇子被叫回了京城懿王府,并领了一件差事。
那就是,替塔娜公主物色一个合适的夫君。
如果帝后大婚之前,五皇子不能将此事办成,那五皇子自己,就要娶塔娜公主。
嘉和帝就这么儿戏一样的,把矛盾转移了出去。
赵琳知道后,好笑的说:“还挺会给自己减活的。”
而他不光会给自己减轻负担,还会给他未来的皇后,叶欣,减轻负担。
宫里来教习嬷嬷,要指点叶欣大婚时的注意事项时,他特意送了一道口谕:婚礼一切从简。
怕众人多想,嘉和帝还特意强调,他是体恤叶欣年少受苦,不忍她在大婚行册封礼时再辛苦。
众人的脸色变来变去,心想:你不就是心疼媳妇吗?难怪不愿意自己把塔娜公主纳进后宫。
想到未来的帝后,也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苗头,大臣们都开始为嘉和帝的子嗣烦忧。
毕竟一个皇后,哪有三宫六院来的繁荣。
这时,双生子和三胞胎的出生,就让人有了吹捧和接受的地方。
平阳侯夫人除了两个单胎,其余全是成双成对来的,这要是叶欣也如此,那皇家子嗣,倒也不必太担心。
赵琳对此,意味不明的笑笑,然后就接到下面人来报:“老爷和老夫人气晕了,太医刚去看过,说老爷有中风的危险。”
众人听见这话,都去看赵琳,但安慰的话还未出口,就听赵琳“啧”一声,不紧不慢的说:“还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
锦心不语,站在原地等吩咐。
赵琳慢悠悠吃完手里的粽子,对锦心说:“叫几个有眼力见儿的姑娘,去赵府等着我。”
“是。”
锦心颔首退出去,赵琳也接过春雨递来的帕子净了手。
叶西洲皱眉询问:“你可是知道,岳父岳母那里发生了何事?”
“不知道啊。”
“那为何要带人去。”
“老子心情不好,带人去打架,不行吗?”
赵琳说完,起身去了内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