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悬疑 > 新阅微异谈 > 第117章 石马传闻引臆猜,寒贳村醪破清戒

【石马疑踪】——

族叔楘庵常对晚辈讲起景城南郊的奇事。每逢破晓时分,天际泛起鱼肚白,晨雾未散的原野上,便会出现诡异景象:一道黑色旋风自地平线席卷而来,风柱顶端赫然昂着丈许高的怪异头颅。那头颅生着细密卷曲的鬃毛,在风中猎猎作响,却不见躯体踪迹,只随着旋风向东疾驰,转瞬消失在熹微晨光中。见过的村民无不心惊,孩童们更是吓得绕道而行,将此地视作禁地。

村中有耆老猜测,此物或是冯道墓前石马成精。冯道历仕四朝十君,人称"长乐老",其生前居所今称相国庄,夫人故里唤作夫人庄,两地皆与景城毗邻。先高祖曾为此感慨赋诗,诗句间尽是对历史兴衰的喟叹——刘光伯这样的饱学之士,墓地早已无迹可寻;而冯道这样饱受争议的人物,其故居却仍以"相国夫人"之名流传。只是岁月更迭,冯道真正的葬身之处,连县志都难以说清。

北村之南的石人洼,至今散落着残破的石人石兽。这些历经风雨侵蚀的石像,有的缺首,有的断足,横七竖八地半埋在荒草丛中。当地百姓世代相传,认定此处便是冯道墓地。每逢阴雨天气,石人洼上空便会笼罩一层薄雾,隐约传来低沉呜咽,更添几分神秘色彩。

文人董空如素来不信邪祟。一日他与友人饮酒至深夜,归途经过石人洼时酒意上涌,竟对着残碑石像解手。刹那间,西北方乌云骤聚,狂风裹挟着砂砾劈头盖脸砸来,风中似有怒吼声此起彼伏。董空如却不慌不忙,倚着歪斜的石马大笑道:"冯道一生八面玲珑,毫无气节,死后七八百年,哪还有颜面显灵?定是小鬼借尸还魂!你若再敢放肆,我往后日日来此解手!"话音刚落,狂风骤然停歇,乌云散去,四周重归寂静。此后,那诡异旋风虽仍偶有出现,却再未在石人洼附近作祟。

【清贫傲骨】——

南村有位董天士,世人多知其号而不知真名。他身为明末书生,与先高祖相交莫逆,二人常以诗文唱和,情谊深厚。先高祖所着《花王阁剩稿》中,四首悼念天士的诗作,字字泣血,将这位奇士的一生勾勒得淋漓尽致。

首诗"事事知心自古难,平生二老对相看",道尽二人知己之缘。犹记那日,先高祖正执箸用餐,忽接天士遗札,惊得手中碗筷当啷落地。他星夜兼程赶往荒村,却只见到友人尚未入殓的棺木。屋内残稿散落,新绘的画册未及收拾,变卖财物竟只余一顶破旧儒冠。天士生前如黔娄般清贫,死后亦无他求,仅需两幅布衾裹身,这份安贫乐道的风骨,令人唏嘘不已。

"五岳填胸气不平,谈锋一触便纵横",将天士的傲然风骨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胸中似藏五岳,纵论时事时锋芒毕露,所幸未遇黄祖般的暴徒,才得善终。平日他常开窗邀月入室,拄着藜杖独行避世,尘世喧嚣不入其耳,只愿驾鸾飞向紫府仙境。这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傲,在乱世中更显珍贵。

"百结悬鹑两鬓霜,自餐冰雪润空肠",描绘出天士清苦却自在的一生。他身着补丁摞补丁的粗衣,两鬓染霜,以冰雪般的心境滋养空荡的肚肠。一生清冷如秋冬,从未沾染过绮罗繁华。偶尔因馋酒赊饮,破了清修之戒,晚年栖身僧舍,倒觉如归故里。离世时洒脱从容,无需世人繁文缛节的吊唁。

"廿年相约谢风尘,天地无情殒此人",倾诉着先高祖的深切悲恸。二人相约远离尘世,无奈命运无常。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天士遁入空门寻求解脱,却仍未能逃过生死大限。先高祖暮年丧友,看着关河动荡、战火纷飞,抚着自己斑白的鬓发,只盼老友泉下有灵,莫忘白杨树下那座孤寂的坟茔。

县志中竟未为这样一位奇士立传,想来是编纂者未能得见先高祖的悼亡诗。民间相传,天士离世后,有人在泰山脚下见他骑着毛驴悠然前行。呼喊声中,他头也不回,身影转瞬被老树遮蔽。有人说这是尸解登仙,有人疑是相貌相似的巧合。但以天士那遗世独立的性情,倒真像是得了仙缘,脱离尘世苦海去了。

喜欢新阅微异谈请大家收藏:(064806.com)新阅微异谈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