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从会议室的百叶窗斜切进来,照在刚打印出来的活动日程表上。纸面微微反光,像是铺了一层薄薄的晨露。刘好仃站在投影幕布前,手里捏着一支绿色记号笔,把“第一次文化轮值日”圈了三圈,又补了个五角星。
“今天中午十二点,食堂三楼,阿米尔请咱们吃家乡饭。”他转过身,语气像在宣布节日,“不是工作餐,不是团建KPI,就是——吃饭。”
小陈抬头:“他要做手抓饭?”
“他说要试试。”刘好仃笑,“还特意问了清真食材从哪订。”
小李翻了翻手里的流程表:“下午两点,户外拓展?这不赶着午休结束就上山?”
“山上没有山。”刘好仃指了指窗外,“是公司后院那片草坪。我们不玩高空断桥,也不比谁跳得远,就几个小游戏,动动手,说说话。”
他顿了顿,声音轻下来:“上次咱们聊‘共频’,说要让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可声音发出来,得有人听。所以——今天,咱们先听。”
没人说话。但有人开始收拾笔电,有人把咖啡杯盖拧紧,动作里透着一点藏不住的期待。
刘好仃忽然压低声音:“顺便说一句,活动最后有个环节,我还没告诉阿米尔。”
“什么?”小陈问。
“惊喜。”他眨眨眼,“不然谁愿意认真玩游戏?”
会议室笑起来,像开水刚冒泡。
中午十二点整,食堂三楼的灯亮了。
原本空荡的区域被布置成一个小型中东风格餐厅:蓝白条纹的桌布,墙上贴着手绘的沙漠与清真寺,角落里还摆了个小火炉,上面温着薄荷茶。阿米尔系着一条印有阿拉伯纹样的围裙,正往大盘里铺米饭。
“这是我妈妈的配方。”他有点紧张,“米饭要软一点,胡萝卜要甜一点,葡萄干——必须有。”
小李夹了一筷子,眯眼咀嚼:“嗯……像我奶奶做的八宝饭,但多了股香料味。”
“那是小豆蔻。”阿米尔笑,“我们那儿管这叫‘幸福的味道’。”
“那我得多吃两碗。”小陈举起碗,“争取幸福超标。”
大家笑作一团。刘好仃坐在角落,默默把每个人的表情收进眼底。尤哈第一次主动夹菜,拉吉也放下了手机,正认真听阿米尔讲节日里怎么给小孩发金币巧克力。
他掏出手机,拍了张照,发到团队群,配文:“今日幸福摄入量: 300%。”
不到十秒,群里炸出一堆表情包。
下午两点,草坪上竖起了几根彩色气球柱。
拓展活动名叫“文化拼图”,规则简单:六人一组,每组拿到一幅打乱的拼图,图上是各国员工家乡的风景——有迪拜的哈利法塔,有赫尔辛基的雪原教堂,还有孟买街头的彩色电车。
“拼完就能知道下一轮玩什么。”刘好仃宣布,“而且——最快那组,奖品是阿米尔亲手做的椰枣蛋糕。”
“这不公平!”小李喊,“他们组有阿米尔!他肯定认识哈利法塔!”
“所以我们重新分组。”刘好仃笑,“抽签,随机。”
签筒传了一圈。结果揭晓时,有人欢呼,有人哀嚎。
尤哈和拉吉分到了一组,旁边是小陈和两个新来的实习生。小李则被分到了阿米尔组,当场举手抗议:“我要求换人!我不想赢太轻松!”
“晚了。”阿米尔淡定,“蛋糕是我的了。”
游戏开始。草坪上瞬间热闹起来。
可没过五分钟,问题来了。
有的组拼得飞快,有的却卡在角落一块死活对不上。尤哈组尤其慢——不是不会拼,而是每个人都在等别人先出主意。拉吉拿了块拼图比了又比,最终放回去,轻声说:“要不……你们来?”
小陈察觉不对:“咱们得说话。谁有想法都说,错了也没事。”
没人回应。空气安静得能听见风吹草叶的声音。
刘好仃走过去,蹲下:“你们知道为什么拼图边缘是直的吗?”
大家都摇头。
“因为边缘的人,知道自己站在哪里。”他指着拼图,“可中间的人,得靠别人告诉他们——‘你在这儿’。所以,别等,直接说:‘我觉得这块应该在这。’”
尤哈低头,忽然开口:“这块……蓝色的,像赫尔辛基的湖。”
“对!”小陈立刻接上,“湖边那棵树歪了,我记得照片里是歪的!”
他们终于动了起来。
另一边,阿米尔组却卡在了时间观念上。小李催促:“快快快!别研究了!先试试!”
阿米尔却慢条斯理:“要先看颜色,再看形状,不然浪费时间。”
“可时间就是时间啊!”小李急得跳脚。
刘好仃走过去,拍拍她肩:“在他们那儿,着急不等于高效。慢,也是一种快。”
小李愣住,忽然笑了:“行,那我学学‘慢快法’。”
二十分钟后,尤哈组第一个拼完。
图上是深圳湾的日出,阳光洒在玻璃幕墙上,像无数颗星星在跳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