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荔枝免费小说 >
            都市 >
            逆世雄图 >
            第1087章 芍经醋炒,火诚方得药气和
        
            荔枝免费小说 >
            都市 >
            逆世雄图 >
            第1087章 芍经醋炒,火诚方得药气和
        
    乱信踩着赤芍谷的青石板往里走,老远就瞧见五口大铁锅里冒起青烟。炮制坊里飘着酸酸的醋味儿,把梁柱都熏得香乎乎的。穿暗红布衫的赤芍钱正蹲在第三口锅前忙活,手里的铁铲不停地翻炒着泡过醋的赤芍,每翻几下就往锅里淋一勺陈醋:“生赤芍又苦又寒,还特别燥。用醋泡一泡,能去掉它的烈性;再慢慢炒,能把药性收一收。得用醋泡三次、炒三次,这才是合格的醋赤芍。就跟做生意一个理儿,少放醋、少炒几次,那就是图便宜坑人,只有老老实实按步骤来,才对得起病人。”
他旁边的木架子分了三层,每层放着不同炮制程度的赤芍。最下面一层写着 “一醋一炒三级”,检测显示芍药苷含量 2.5%,标着 “筑基初成”;中间一层是 “二醋二炒二级”,含量 3.0%,写着 “成药渐显”;最上面一层 “三醋三炒特级”,要求芍药苷含量至少 3.5%,还得颜色棕褐才达标。这会儿检测仪正亮着 3.7% 的数字。“炒药就得这样,火候、用料一点不能含糊,就跟咱们用的秤一样准,这样客人才能信得过。”
赤芍谷的 “炮制诚信监测站” 设在百年炒药灶旁,石壁上嵌着块明代的 “醋炒碑”,碑上刻着 “赤芍三制律”:“一醋一炒为一制,醋浸一时辰,炒足一炷香,制差一次留寒性,火轻一分失和缓 —— 就像咱的艾草,每道炒痕都记着火候的账。” 某网红举着摄像机拍摄时,赤芍钱正指着碑侧的凹槽:“这里藏着本《醋炒典故》,记载着金代张元素的故事 —— 当年他见弟子用米醋代陈醋炒赤芍,当即折断铁铲说‘醋劣则药劣,医家当以诚心待药’。” 他翻到某页,泛黄的纸页画着三个炒药锅:“去年有个贩子用工业醋炒赤芍,熬出的药汤喝得人胃痛,最后赔了五十斤三制赤芍才了事,跟典故里的劣徒没两样。” 她女儿正帮赤芍钱的孙子贴 “醋炒时辰牌”,每个木牌都写着 “× 醋 × 炒?已历 × 时”,最新的第三炒牌旁画着个醋坛子:“钱爷爷说,漏记炒时是造假,换醋减料是欺天,按序记账才是诚信样,就像《本草蒙筌》里说的‘醋炒赤芍,必用陈醋,方得中和之性’。”
老药工的炮制房在炒药灶西侧拓了片 “古法醋炒区”,竹匾里的赤芍按醋炒次数排开:一醋一炒的呈棕红,二醋二炒的带褐晕,三醋三炒的如酱色。药农的儿子正教城里来的研学家庭分辨时,突然指向墙上的《炮制图谱》:“你们看这元代的‘醋炒赤芍图’,画的三制赤芍断面有焦斑,跟咱现在的特级货一模一样。” 他捏起两粒赤芍对比:“这三制赤芍断面棕褐带油亮,嚼着微苦带酸;那偷工的二制货看着发红,实则芯子发脆 —— 就像看人,表面功夫再像,内里的火候骗不了人。” 穿白大褂的药师用滴管取两种药液:“三制赤芍的没食子酸含量 1.1%,二制的才 0.7%,这就是为啥老方子非说‘三醋三炒方可入药’,明代《炮炙**》里早说了‘醋炒三次,活血不伤阴’,就像酿酒,时短味不纯,火过性就变,拿捏得准才出真味。” 赤芍钱的孙子突然指着检测仪:“爷爷,您看三制的‘鞣质’刚好 0.9%,比药典标准还高 0.1,这才是‘制不欺人’,跟清代《本草备要》里记的‘醋炒赤芍,鞣质不减反增’对上了!”
突然炮制坊传来争执,戴金手链的陈老板踢着麻袋:“三醋三炒要五天,我这机器速炒的半天就成,颜色气味都一样,凭啥你的贵四倍?” 赤芍钱把铁铲往锅沿一磕,醋香混着药气漫过争执的两人:“2023 年你用白醋代替陈醋炒的‘速制赤芍’,检测出重金属超标三倍,害得李郎中的药方成了‘毒药’—— 白醋速炒缺了陈醋的敛阴功效,就像草木没经秋霜,看着干枯实则虚浮,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早有记载‘伪醋炒赤芍,服之伤肝’。” 他掀开《炮制黑账》,泛黄的纸页记着各年的 “制伪案例”:“2019 年刘某换白醋,2022 年王某减二炒……” 翻到清代的附页时,陈老板的脸突然红了 —— 上面记着 “道光年间,某商以白醋炒赤芍,被药行会吊销执照”。他突然从货车里搬下台快速检测仪:“我赔罪!免费测三天,要是速炒的差半点,我当场砸了这炒药机!”
监测站中间的“火候诚信台”上,老药工的炒药手札和新添的高效液相色谱仪肩并肩地放着。穿着校服的小女孩抱着《醋炒日志》,正有模有样地模仿手札里的“燃香计时法”:“今天第三炒的赤芍醋耗率正好 8%,爷爷说这就是‘醋炒得其时’的标准,就跟《本草纲目》里讲的‘醋浸一炷香,炒足两刻钟’一样。”她的标本瓶里,按醋炒次数排列的赤芍切片像一串串酱色玛瑙,瓶底还标着“一制?寒性未除”“二制?药性初显”“三制?温和活血”,每个标签旁边都引了一句古籍:“一制写着‘《神农本草经》:赤芍主邪气腹痛’,二制写着‘《名医别录》:醋炒可除血痹’,三制写着‘《本草经疏》:三炒则活血不伤正’”。在某网红的直播镜头前,价格牌那叫一个醒目:一制三级 120 元/斤,二制二级 260 元/斤,三制特级 550 元/斤,下面还用红笔写着“制伪欺天,十倍赔偿”,旁边贴着手抄的《古代药刑》:“唐律:以伪药易真者,徒一年;宋刑:制药不如法,杖八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