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斩胡尘
第一章 烽烟再起
秦历三百一十二年秋,朔风初起,便裹挟着一股不祥的气息掠过北地郡的草原。
负责巡查边境的斥候赵信勒住马缰,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眯着眼望向远方,原本该是牧民零星放牧的旷野上,此刻竟腾起连绵的灰黄色烟尘,那烟尘铺天盖地,伴随着隐约可闻的马蹄声,像一头苏醒的巨兽,正朝着秦国边境压来。
“是匈奴!”赵信身旁的年轻斥候失声惊呼,手中的长弓险些滑落。赵信却已翻身下马,迅速从背囊中取出火燧,用力敲击。火星溅落在干燥的艾草上,很快燃起一缕青烟,紧接着,三簇信号火在边境的高地上依次升起——这是匈奴大举来犯的紧急信号。
消息像野火般烧过北地郡的各个烽燧。当快马抵达蒙恬驻守的阳周城时,这位北地郡都尉正站在城墙上,看着兵卒们加固城防。他身着玄色铠甲,腰间悬着一柄秦剑,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鹰。听闻斥候的禀报,蒙恬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上的纹路,眉头微微蹙起。
“几年前被打退的匈奴,竟又敢南下?”副将王离忍不住握拳,“都尉,末将愿率军迎击,定要让这些胡虏知道秦军的厉害!”
蒙恬却摆了摆手,目光投向北方:“先看看他们的动向。传我命令,让边境各城坚守不出,密切关注匈奴的行军路线,每隔半个时辰回报一次。”
他心里清楚,匈奴此次来犯绝非小股劫掠。几年前匈奴袭扰边境,被他用堡垒战术击退,如今经过数年休整,对方必然积蓄了足够的力量,来势定然凶猛。果不其然,不到一个时辰,前方传来消息:匈奴骑兵已突破秦国的外围防线,不仅劫掠了三座村落,还朝着边境小城“临河城”发起了猛攻。
临河城地处黄河东岸,是秦国北境的重要据点,城墙虽不算高大,却也坚固。可匈奴骑兵人数众多,且个个悍勇,他们骑着快马,挥舞着弯刀,一次次冲向城墙,甚至有人举着火把,试图烧毁城门。守将李平率士兵拼死抵抗,箭矢如雨般射向匈奴,却终究寡不敌众。
当临河城被攻破的消息传到阳周城时,蒙恬正对着一张羊皮地图沉思。地图上,北地郡的山川河流、城池堡垒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他手指在临河城以西的区域划过,那里有一片狭长的谷地,名为“断云谷”,谷口狭窄,两侧是陡峭的山崖,正是设伏的绝佳之地。
“都尉,临河城丢了,李平将军战死,城中百姓……”斥候哽咽着,说不下去。
蒙恬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他知道,此刻愤怒无用,必须尽快制定对策。“王离,”他看向副将,“你率五千步兵,携带足够的弓弩和滚石,立刻前往断云谷,在谷中两侧的山崖上埋伏,待匈奴进入谷中,听我号令,再行攻击。记住,务必隐藏好行踪,不可暴露。”
“末将领命!”王离抱拳,转身快步离去。
蒙恬又看向另一位将领:“赵佗,你率三千骑兵,前往临河城附近游荡,只许骚扰匈奴,不许与他们正面交锋,务必将他们引向断云谷。”
“得令!”赵佗领命而去。
安排妥当后,蒙恬亲自率领两万主力大军,缓缓向断云谷方向进发。他骑在战马上,看着身后整齐列队的秦军士兵,他们身着统一的铠甲,手持长矛和弓弩,脸上满是坚毅。蒙恬心中涌起一股底气,这些士兵,都是经历过战火考验的精锐,只要战术得当,定能击败匈奴。
第二章 诱敌深入
临河城内,一片狼藉。
匈奴首领单于稽粥骑在一匹高大的黑马上,看着手下士兵肆意劫掠。城中的房屋被烧毁,百姓的哭声和匈奴的狂笑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烟火和血腥的气息。稽粥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他舔了舔嘴唇,眼中满是贪婪。
“单于,秦军主力还没动静,会不会有诈?”一旁的匈奴贵族阿古拉有些担忧地问道。
稽粥嗤笑一声:“秦军不过是一群胆小鬼,上次被我们打怕了,这次肯定不敢出来。我们再在这里搜刮一番,然后继续南下,让那些秦国人知道,我们匈奴的铁骑,不是那么好惹的!”
就在这时,一名匈奴骑兵匆匆来报:“单于,城外发现一小股秦军骑兵,正在骚扰我们的士兵!”
稽粥皱了皱眉,随即冷笑:“哼,不知死活的东西,敢来送死!阿古拉,你率五千骑兵,去把他们灭了!”
阿古拉领命,带着五千骑兵冲出临河城。城外,赵佗正率三千秦军骑兵来回游走,看到匈奴骑兵追来,赵佗立刻下令:“撤!”
秦军骑兵调转马头,朝着断云谷的方向奔去。阿古拉见状,以为秦军害怕了,心中大喜,率军紧追不舍。他哪里知道,这正是蒙恬计划中的一环。
赵佗率军跑一阵,便停下来反击一阵。秦军骑兵的弓弩精准,每次都能射杀几名匈奴骑兵,可不等匈奴靠近,他们又立刻撤退。阿古拉被激怒了,他一心想要消灭这股秦军,根本没有多想,只是率军拼命追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