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 第410章 烈祖明皇帝上之下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第410章 烈祖明皇帝上之下

作者:读点经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8 13:57:39

太和三年(公元229年,己酉年)

春天,蜀汉诸葛亮派部将陈戒去攻打武都、阴平这两个郡,雍州刺史郭淮带兵去救援。诸葛亮亲自出兵到建威,郭淮就退兵了,诸葛亮顺利拿下这两个郡后回师。蜀汉后主刘禅再次下诏,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夏天四月丙申日,吴王孙权正式称帝,实行大赦,改年号为黄龙。百官都来朝会,吴王把功劳归给周瑜。绥远将军张昭拿着笏板,正准备夸赞孙权的功德,还没开口,吴王就说:“要是按张公您以前的计策,我现在都得当乞丐讨饭吃了。”张昭听了超级惭愧,趴在地上,汗流浃背。

吴王追尊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哥哥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儿子孙登为皇太子,封长沙桓王孙策的儿子孙绍为吴侯。任命诸葛恪为太子左辅,张休为太子右弼,顾谭为辅正都尉,陈表为翼正都尉,谢景、范慎、羊衜等人都作为太子的宾客,这时候东宫号称人才济济。太子让侍中胡综写了篇《宾友目》,里面说:“才华出众,远超常人的,是诸葛恪;精准洞察时机,能探究幽深微妙之事的,是顾谭;善于言辞,能解开疑惑的,是谢景;钻研学问,辨析精微,可与子游、子夏相比的,是范慎。”羊衜私下反驳胡综说:“诸葛恪有才但粗心,顾谭精明但固执,谢景善辩但浮夸,范慎深沉但狭隘。”羊衜最后因为这话被诸葛恪等人厌恶,后来这四个人果然都倒台了,就像羊衜说的那样。

吴王派人带着吴、汉两国并尊二帝的提议去告诉蜀汉。蜀汉有人觉得和东吴结交没好处,而且名分和体制不顺,应该彰显正义,和东吴断绝联盟。丞相诸葛亮说:“孙权有篡位称帝的心思已经很久了,我们国家之所以忽略他这叛逆的行为,是想得到他作为犄角之势的援助。现在要是公开和他断绝关系,他必定对我们恨之入骨,我们就得调兵去东边防守,和他对抗,直到吞并他的土地,才能再去图谋中原。但东吴那边贤能的人才还很多,将相之间也和睦,不是一下子就能平定的。如果我们和东吴对峙,干等着双方军队老化,那正中北方曹魏的下怀,这可不是好办法。以前汉文帝对匈奴言辞谦卑,先帝刘备和东吴友好结盟,都是顺应形势,通权达变,深谋远虑,为长远利益考虑,而不是像普通人那样一时意气用事。现在议论的人都觉得我们和东吴、曹魏成三足鼎立之势,不能齐心协力,而且认为孙权已经满足于现状,没有进占中原的想法,这么推断,看似有理,实则不然。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力量和曹魏相比并不占优,所以只能凭借长江天险自保。孙权没办法越过长江,就像曹魏没办法渡过汉水一样,不是他们力量有余却不想占便宜,而是实在力不从心。要是我们大军前去讨伐曹魏,孙权往好里打算,会想着瓜分曹魏土地为以后做打算;往差里说,也会掳掠百姓,扩张领土,在国内展示武力,不会坐视不管。要是他按兵不动和我们保持和睦,那我们北伐的时候,就不用担心东边有后顾之忧,曹魏在黄河以南的军队也不能全部调到西边来对付我们,这样的好处可太大了。所以孙权篡位的罪名,先不宜公开指责。”于是,蜀汉派卫尉陈震出使东吴,祝贺孙权称帝。吴王和蜀汉结盟,约定平分天下,豫州、青州、徐州、幽州归东吴,兖州、冀州、并州、凉州归蜀汉,司州的土地,以函谷关为界划分。

张昭因为年老多病,上交了官位和所统领的事务,吴王改封他为辅吴将军,地位仅次于三公,改封娄侯,食邑一万户。张昭每次上朝拜见吴王,言辞气势都很激昂,一脸正义,曾经因为直言进谏违背了吴王的旨意,中间有段时间没被允许上朝觐见。后来蜀汉使者来了,夸赞蜀汉的德行美好,东吴群臣没人能驳倒他,吴王感叹说:“要是张公在这儿,那使者要么被折服,要么就没话说了,哪还能在这里自夸呢!”第二天,吴王派宫中使者去慰问张昭,顺便请他进宫相见,张昭离开座位谢罪,吴王赶紧跪着制止他。张昭坐定后,抬头说:“以前太后和桓王不把老臣托付给陛下,而是把陛下托付给老臣,所以我一心想着尽臣子的本分,报答深厚的恩情,只是我见识短浅,违背了陛下的旨意。但我一心为国,只想忠心耿耿,为国家奉献一切。要是让我改变想法,去贪图荣华,讨好别人,这我可做不到!”吴王连忙向他道歉。

元城哀王曹礼去世。

六月癸卯日,繁阳王曹穆去世。

戊申日,魏明帝追尊高祖大长秋曹腾为高皇帝,夫人吴氏为高皇后。

秋天七月,魏明帝下诏说:“按照礼法,如果王后没有子嗣,就挑选旁支的儿子来继承大宗,这样的话,就应当继承正统,奉行公义,怎么能再顾及自己的亲生父母呢!汉宣帝继承汉昭帝之后,给生父悼考加上皇号;汉哀帝凭借外藩的身份被拥立,董宏等人却引用秦朝灭亡的例子,迷惑误导当时的朝廷,不仅尊奉恭皇,还在京都建立宗庙,又抬高藩王的妾室,让她们和长信宫的太后相比,在前殿排列昭穆次序,在东宫设置四个太后的位置,僭越违礼没有限度,人神都不保佑,还怪罪师丹忠诚正直的劝谏,最终导致丁氏、傅氏被灭族的大祸。从那以后,这种事接连发生。以前鲁文公颠倒祭祀顺序,罪过在于夏父;宋国行事不合制度,华元遭到讥讽。现在命令公卿和有关部门,要以过去这些事为深刻教训,如果后代万一有以诸侯身份继承皇位的,就应当明白作为后嗣的大义;要是有人敢用谄媚的言辞误导当时的君主,胡乱建立不正当的名号来干扰正统,称生父为皇,称生母为后,那辅佐大臣要毫不留情地诛杀他。把这些内容写在金册上,藏在宗庙里,记录在国家法典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