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 第22章 周纪五 赧王下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第22章 周纪五 赧王下

作者:读点经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7 08:17:14

战国风云:权力、抉择与战争的激烈碰撞

秦王立儿子安国君为太子。

秦国攻打赵国,拿下了三座城。赵王刚即位,由太后掌权。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人说:“必须让长安君来做人质。”太后不同意,齐国也就不出兵。赵国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直接对身边的人说:“谁要是再提让长安君去做人质,我老太婆一定吐他一脸!”这时,左师触龙求见太后。太后气呼呼地等着他进来。触龙慢慢小步快走,入座后,自己先谢罪说:“老臣我脚有毛病,很久没能来拜见太后了,私下里我一直原谅自己。但又担心太后身体有什么不舒服,所以就想来看看太后。”太后说:“我只能靠坐辇车行动了。”触龙又问:“太后吃饭没减少吧?”太后回答:“就靠喝点粥维持。”太后脸上不太和善的表情稍微缓和了些。

触龙接着说:“老臣我有个小儿子叫舒祺,没什么出息。我年纪大了,心里特别疼爱他。我想让他补个黑衣卫士的缺,来保卫王宫,所以冒着死罪来跟太后说这事!”太后说:“行啊。他多大了?”触龙回答:“十五岁了。虽然还小,但我想趁我还没死,把他托付好。”太后问:“你们男人也这么疼小儿子啊?”触龙回答:“比女人还疼呢。”太后笑着说:“女人疼起来才更厉害。”触龙说:“老臣私下觉得您疼爱燕后超过疼爱长安君。”太后说:“你说错了,我疼长安君比疼燕后厉害多了。”触龙说:“父母疼爱子女,都会为他们做长远打算。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拉着她的脚后跟哭,想到她要远嫁,心里实在哀伤。她走了以后,您不是不想她,祭祀的时候还会祷告说:‘千万别让她回来!’这难道不是为她做长远打算,希望她子孙能相继做燕王吗?”太后说:“是这样。”触龙又问:“从现在往前数三代,赵王的那些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后代现在还有在位的吗?”太后回答:“没有了。”触龙说:“这就是近的灾祸落到自己身上,远的落到子孙身上。难道是君主的子孙被封侯就不好吗?其实是因为他们地位尊贵却没有功劳,俸禄丰厚却没有付出,还拥有很多贵重的器物。现在您让长安君地位尊贵,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贵重器物,却不让他趁现在为国家立功。一旦您去世,长安君靠什么在赵国立足呢?”太后说:“行,听你的,随你怎么安排他!”于是就给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送他去齐国做人质。齐国这才出兵,秦**队就撤退了。

齐国的安平君田单率领赵**队去攻打燕国,拿下了中阳;又去攻打韩国,占领了注城。

齐襄王去世,儿子田建继位。田建年纪小,国家大事都由君王后决断。

赧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64年,丁酉年,秦国的武安君白起攻打韩国,攻克九座城,斩杀五万人。

这一年,田单担任赵国相国。

赧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63年,戊戌年,秦国的武安君白起又去攻打韩国,夺取了南阳;还攻打太行道,把这条路截断了。

楚顷襄王生病了,病情严重。黄歇对应侯范雎说:“现在楚王病得厉害,恐怕好不了了。秦国不如送楚国太子回去。太子要是能继位,一定会非常感激秦国,对您这个相国的感恩之情也会无穷无尽,这样既能和友好国家保持亲密关系,又能得到一个大国未来君主的感激。要是不送回去,太子在咸阳就只是个普通百姓。楚国要是另立君主,肯定不会再侍奉秦国,这样就失去了一个友好国家,还断绝了与大国的和睦关系,这可不是好办法。”应侯把这话告诉了秦王。秦王说:“先让太子的老师去探探楚王的病情,回来后再做打算。”黄歇和太子商量说:“秦国扣留太子,是想从中获利。现在太子没办法给秦国带来什么好处,而且阳文君有两个儿子在楚国国内。要是楚王去世,太子又不在,阳文君的儿子肯定会被立为新君,太子就没办法继承王位了。不如逃离秦国,跟使者一起出关。我留下来,以死承担后果!”于是太子换了衣服,扮成楚国使者的车夫,顺利出关。黄歇则守在馆舍,常常以太子生病为由拒绝访客。估计太子已经走远了,黄歇才对秦王说:“楚国太子已经回去,走得很远了。我甘愿领死!”秦王大怒,想答应黄歇的请死。应侯说:“黄歇作为臣子,能为了君主舍身,太子继位后,肯定会重用他。不如免他的罪,放他回去,以此和楚国交好。”秦王听从了应侯的建议。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后,这年秋天,楚顷襄王去世,楚考烈王即位。楚考烈王任命黄歇为相国,把淮北的土地封给他,封号为春申君。

赧王五十三年,公元前262年,己亥年,楚国把州邑割让给秦国,以求和平。

武安君白起攻打韩国,攻克野王。这样一来,上党与外界的道路被切断。上党郡守冯亭和百姓商量说:“通往韩国都城新郑的道路已经断了,秦军一天天逼近,韩国又没办法救援,不如把上党归附赵国。赵国要是接受我们,秦国肯定会攻打赵国;赵国遭到秦国进攻,肯定会亲近韩国。韩、赵联合起来,就可以抵挡秦国了。”于是就派使者去告诉赵王:“韩国守不住上党,要把它归入秦国,但这里的官吏和百姓都愿意归附赵国,不想归秦国管。这里有十七座城邑,我们愿意恭敬地献给大王。”赵王把这件事告诉平阳君赵豹,赵豹回答说:“圣人都觉得无缘无故得到好处是很危险的事。”赵王说:“人家是感激我的德行,怎么能说是无缘无故呢?”赵豹说:“秦国像蚕吃桑叶一样慢慢吞并韩国土地,把韩国从中截断,不让两边相通,本来就觉得能轻易得到上党。韩国之所以不把上党给秦国,就是想把灾祸转嫁给赵国。秦国付出了辛劳,赵国却坐享其成,强大的国家都不能从弱小的国家那里轻易得到好处,弱小的国家反倒能从强大的国家那里得到吗?这怎么能不算无缘无故呢?大王不如不要接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