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蟹盯着屏幕上那行字,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废弃仓库B-3就在前线不远处,而现在敌人的攻势又突然加剧,这让他隐隐觉得不对劲。
“李姐。”他低声叫道,“我们得派人去B-3看看。”
“你确定?”李姐凑过来扫了一眼屏幕,“这信息来源不明,万一是陷阱呢?”
“哪有那么多陷阱。”黄蟹一边翻地图一边说,“我以前送外卖的时候,最怕的就是那种‘地址不详’的单子,但最后都送到了,还加了好评。”
“你是指挥官,不是骑电动车的小哥!”李姐扶额。
“心态要放平。”黄蟹咧嘴一笑,“再说了,现在敌人这么猛攻,说不定他们自己都没空搭理我们。”
“你这是赌博。”李姐瞪他。
“不叫赌博,叫战术性冒险。”黄蟹拍拍通讯器,“来吧,给我派个小队过去,最好是那种走路不会踩到影子的类型。”
“……”李姐沉默了几秒,“我给你派个能打能藏还能唱歌的。”
“哎哟,你还记得啊?”黄蟹笑出一口白牙。
“我不记得谁记得?”李姐叹气,“你昨天才把人家小队当资源搜索单位用。”
“那是他们的荣幸。”黄蟹得意地一挥手,“走吧,咱们还有正事要做。”
——
与此同时,联盟内部的气氛也逐渐紧张起来。敌军的新一轮进攻不仅频率加快,而且攻击模式更加精准,仿佛能预判他们的每一次防御部署。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一位将领拍桌而起,“我们必须找到应对新战术的办法!”
“问题是,我们现在连新战术到底是啥都不清楚。”另一名参谋皱眉,“情报有限,模拟推演也没法准确还原战场情况。”
“那就从头开始。”黄蟹走进会议室,手里拎着一瓶不知道从哪儿顺来的能量饮料,“先分析敌人到底在玩什么花招。”
会议室内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纷纷看向这位刚刚还在修运输车、现在却一脸严肃的指挥官。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敌人的攻击节奏变化是不是某种系统性的策略。”黄蟹打开全息投影,“其次,那些新型能量模块,究竟是临时改装还是长期部署。”
“你的意思是?”李姐问。
“我们得从战斗数据入手。”黄蟹调出几段录像,“看这些攻击路径,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众人仔细一看,果然发现敌军的攻击轨迹呈现出一种螺旋式推进的趋势,每次攻击都会围绕一个中心点进行扩散。
“他们在测试我们的反应速度。”一名分析师惊呼,“每一轮攻击都在微调参数,像是在优化算法。”
“对了。”黄蟹点头,“所以接下来,我们不能被动防守,而是要主动出击。”
“怎么个出击法?”有人问。
“很简单。”黄蟹眨眨眼,“我们假装上钩,让他们以为找到了我们的弱点,然后反手给他们一个惊喜。”
“你这是钓鱼执法?”李姐嘴角抽了抽。
“别说得那么难听嘛。”黄蟹摆摆手,“这叫诱敌深入,兵法里都有写的。”
“我没读过你说的那种兵法。”李姐无语。
“那你得多看点书。”黄蟹喝了口饮料,“总之,现在第一步是分析战术,第二步是评估资源,第三步就是制定全新的应对方案。”
——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联盟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
智囊团和新文明的专家们被集中在一个作战室,日夜不停地分析敌方战术。
“这段录像显示,敌人在第三次攻击时改变了能量输出方式。”一名新文明代表指着画面,“他们似乎在尝试某种同步共振模式。”
“也就是说,他们想让攻击波形成叠加效应?”黄蟹挑眉。
“没错。”对方点头,“如果他们成功了,下一波攻击的破坏力将是之前的三倍以上。”
“这可不行。”黄蟹摸着下巴,“那我们就得想办法打断他们的节奏。”
与此同时,侦察部队也传回了更多情报。
“报告指挥官!”耳机里传来兴奋的声音,“我们在战场边缘听到敌人通讯中提到‘核心节点’,但信号干扰太严重,没听清具体内容。”
“核心节点?”黄蟹眯起眼睛,“听起来像是一台主控设备,或者是某个关键人物。”
“要不要派人潜入查探?”李姐问。
“暂时别轻举妄动。”黄蟹摇头,“我们先把现有资料整合一下。”
另一边,后勤部门也在全力评估资源状况。
“目前弹药库存已经见底。”工程师拿着清单汇报,“高能粒子炮能源匣只剩不到两百个,微型导弹几乎断供。”
“那食物呢?”黄蟹关心的是这个。
“前线战士每人每天只能分配半块压缩饼干。”工程师叹了口气,“再撑三天,就得喝风了。”
“风不行。”黄蟹认真地说,“风太冷,容易拉肚子,影响战斗力。”
“你能不能正经点?”李姐忍不住吐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