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 第660章 常读常新

从抗大分校跑去庆丰厂的吴政委和副参谋长竟然扑空了。

腾虎忱和张源毅都没在。

莱芜高炉那边,需要发电设备。

之前给他们生产了一套火电的设备,功率有点小,无法满足莱芜那边像定制电炉的需求,还因为火电的煤炭供应问题掣肘生产。

在莱芜根据地介入帮助下,去年冬天,发动群众修筑了一个小型水库。

于是又给他们弄了一套水电的发电设备。

两人带着技术骨干,过去安装调试了。

他们离开庆丰厂的申请,还是江向阳走之前批准的。

“这混小子,临走时候,也不交代一声。”

刚抱怨完,又想起江向阳给他移交的一堆进度表,吴政委哑然失笑。

副参谋长无奈的摇了摇头。

两人在半岛军区转了半年,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根据地。

庆丰厂的时间也不短。

但是每次都盯着庆丰厂新建的生产线,新生产的武器,弹药。

完全没想到,江向阳在两人眼皮底下,摆了这么大一个阵仗。

江向阳不要脸的说法,十殿阎罗就是凝固的诗,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着道韵,常读常新。

按照侯先生的说法。

半岛军区要为新中国成立,构筑工农业的重要基石。

“怎么办,去找李辑祥教授和刘仙洲教授,据说他们都还在老厂那边?”

吴政委觉得也可以。

庆丰厂现在分为新厂和老厂,弹药厂三个分厂。

弹药厂最为分散,主要分在了三个山洞。

老厂那边很多设备,都转移到了条件比较好的新厂。

可能是考虑到保密的原因,江向阳把一些研发工作,都放在了厂子最里面的老厂。

两人到老厂时候,天都黑了。

山洞里灯火通明,李教授还在带着几个助手,对部分焊接钢材的性能,行进准确数据的收集。

“两位首长,这么晚还到我们这里来看同志们工作,八路军还真是雄心壮志啊。”

相比侯先生,李教授显然要健谈很多,也要世故很多。

在西南大后方的时候,他听说八路军的战绩,非常吃惊。

也有些不敢相信。

他想来华北看一看,了解八路军为什么可以打赢鬼子,收复河山,可是从来没想过,到华北来工作。

所以当段宏巽跟林先生一起找到他的时候。

他非常震惊,也没有一点准备,当得知林,梁夫妇,竟然带着孩子一起北上华北,段宏巽给他承诺,如果不喜欢,不习惯华北的工作,可以随时返回西南联大,因为她肯定要回到西南的,并且用张校董的名义保证。

到了华北,看见庆丰厂的规模,了解这个厂的能力以后。

他果断的决定加盟。

以后就在八路军干了。

因为在他看来,八路军红星厂加上庆丰厂的能力,应该可以超过晋绥军的太原兵工厂。

八路军若只是屈居国民政府之下,作为抗日先锋,断然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随着进一步了解庆丰厂和半岛军区的规模,下一步工作的计划。

看见庆丰厂那些检验钢铁原料的器材,设备,都是刚从大洋彼岸买回来的,竟然比联大的器材更好。

这么大一个工厂,那么多课题,都可以随便自己挑选,做学问。

这比在后方单纯的教学,不知道爽了多少倍。

他现在完全把自己当成了八路军的一员。

看见副参谋长和吴政委,叫首长,叫的那叫一个自然。

“哎呀,真是惭愧的很,你们刚来的时候,我们两个都在汇总陕北和前指派出的两个工作组的资料,撰写根据地管理方面的总结,怠慢了三小姐帮我们从后方请来的大才,实在不好意思。”

吴政委有个很好的工作习惯。

就是随时用笔和纸记录自己工作中的问题。

刚刚去侯先生那里拜访,他和副参谋长都记录下了好多工作,也为拜访李教授,累积了很多问题。

“两位首长,尝一尝厂里给我们提供的绿豆汤,这个季节,电炉边上都很热,这汤解暑,还用山泉水冰镇一下,简直太贴心了。”

副参谋长来李教授这里拜访,还专门去供销社在庆丰厂的商店,买了一点茶叶带来。

都没有机会出手泡茶。

李教授就让学生把绿豆汤端来了。

两人都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李教授,千万不要太客气,我们俩过来,是当学生的,诚心给你请教一些问题,还望李教授能慷慨解惑..”

“这里没有学生,教授,我们都是战友,我也对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一些战略设想很感兴趣,你们也不要嫌弃我级别低,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既然您是这个态度,那我就不客气了!”

宾主尽欢的气氛,双方都很满意。

吴政委就开始侃侃而谈。

“在根据地总结时候,不止一次总结到要按照科学的方式,顺应工业生产的规律,管理和发展工厂,产业链条,可我们两光是会说,也明白这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做事情,但是什么是产业链条,什么是工业生产的发展规律,我们就不懂了。”

听见这个问题,李教授哈哈大笑,顿时感觉八路军这两位指挥员,非常可爱。

明明是铁血战将,如今跟小学生一样,跟自己请教工业问题。

“吴政委的问题,一针见血,问到了事情的关键,制约庆丰厂现在进一步发展的,就是产业链条。”

陈庆祥从英国商人那里,搞来的钢管,钢材。

都用的差不多了。

庆丰厂一边使用这些材料,生产武器。

一边在协助莱芜那边,完善钢铁原材料的供应。

从开采,到运输,莱芜根据地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今都没有让龙烟厂运到山东的高炉,全力运转起来。

生产出来生铁,钢材,数量并不多。

一方面制约了未来一段时间,庆丰厂武器持续的生产能力。

另外一方面,也制约了庆丰厂延伸其他工业机械的生产能力。

就拿永利需要的化工设备举例,他们现在已经设计出了高压容器的图纸,从青岛找来的技术工人和大洋彼岸弄来的电焊机,焊条也解决了焊接的技术问题。

容器所需钢板的锻压难题,又摆在眼前。

热轧的设备,买和运都太耽搁时间了。

于是庆丰厂自己撸起袖子,自己生产。

喜欢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