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宣的目光迅速扫过祁秘书递来的工程进度表,果断地摇了摇头,“不必了,等装修完毕你再向我汇报,一定要注意材料的质量问题,绝对不能再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
“老板放心,我和李文每天都会抽查三遍材料,所有建筑材料的质检报告都已经拍照存档了。”
祁秘书后背瞬间绷紧,心里很清楚,自己能被聘请为宋宣的秘书,正是因为之前的工地出了事,宋老板急需自己人,才将自己从国营厂挖过来。
如果工作干不好,他肯定会毫不留情地换人。
祁秘书对现在的工作十分满意,老板为人厚道,对待下属慷慨。
宋老板工作繁杂,两人见面机会不多,这种 “忙碌却不紧绷” 的状态,让他觉得格外轻松。
因此,祁秘书暗下决心要把手里的工作做好,绝不让老板对自己失望,他打算靠着这份工作安稳 “养老”。
-
宋宣沉声交代:“小祁,眼下天气炎热,防火工作务必落实到位。严禁工人在工地内吸烟或使用明火,一旦发现他们有违规行为立即辞退。”
祁秘书说:“好的,我会将您的指示传达下去,保证让所有工人都铭记于心。”
九月酷暑难耐,秋老虎还在发威。
宋宣也不想他们赶工闹出人命,说道:“如果时间紧迫来不及,工期可以适当地延长一周。我要的不是最快建成的实验室,而是建造最安全可靠的实验室。”
“同时,防暑措施也不能忽视,一定要保证工人们的身体健康。”
祁秘书连连点头,回答道:“好的,我会安排好相关事宜。”
宋宣:“工地上有什么新情况,随时跟我汇报。”
“好。”
祁秘书应下,又闲聊了几句后便告辞离开。
宋宣看着祁秘书离去的背影,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工作计划。
他不仅要协助毛展鹏拿下盛家的产业,还要确保自己手中的新项目能够顺利推进。
看来,接下来的日子里,自己又有的忙了。
-
十月中旬,宋宣的计算机实验室彻底竣工。
竣工后的实验室崭新又气派,宋宣在祁秘书和李文以及装修负责人的陪同下,仔细检查室内每一处细节。
仪器设备在昨日已经全部运进实验室,摆放得很整齐,内部环境和设备就是所有研究员最理想的天堂。
宋宣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自豪。
他问:“消防部门和安全办的人检查完了?”
祁秘书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盖着红章的纸,“早上刚走,已经拿到验收合格的证明了。”
宋宣接过纸,看着“验收合格”四个字微微一笑。
他早在筹备实验室时,就提前物色好了合适的科研人员,他们大多是其他科研单位的技术骨干。
80 年代,国家出于经济调整、战略转变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对部分科研项目进行了调整,再加上受到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等思想影响,上面停止了许多科研项目,设计队伍也随之解散。
宋宣知道这个历史必然事件,因此他未雨绸缪,提前与一些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早在去年项目暂停之际,他就开始积极地游说这些人加入他的私人实验室。
-
然而,由于当时实验室尚未建成,宋宣的提议听起来就不靠谱,自然没有人愿意接受他的建议。
游说他们这些重要科研人员加入自己的实验室绝非易事,现在的人其实更倾向于在公家单位工作,对于私人单位始终持有保留态度。
宋宣学习计算机的初衷是为了研究‘马赛克’系统,在研究所工作每年都有固定的研究任务,这使得他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研究。
所以,他在开放后便筹钱建造私人实验室,打算过几年从所里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系统研究中。
目前对宋宣来说,研究经费不是问题,真正关键的是人才!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宋宣吩咐祁秘书,在众多被停掉项目的研究员中进行筛选。
他要寻找的是那些真正具有才华、有潜力的人才,这些人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创新的思维和勇于突破的精神。
宋宣目标非常明确,希望能够将光刻机、个人计算机和小型计算机研制项目等被砍掉的项目,全部纳入自己的实验室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
他深知这些领域的重要性,现在国与国之间关系好,一切都好说,但以后可就不一定了。
有一句俗语叫做: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不想以后被国外卡脖子,最好自己进行研发,掌握核心技术。
宋宣之所以如此有信心,不仅仅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眼光和判断力充满自信,更是因为他拥有一个强大的后盾——厨神系统。
只要系统的菜谱更新速度足够快,就能为他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宋宣在科研经费方面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投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