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古言 > 晋中镜 > 第611章 西堂议事(一)

晋中镜 第611章 西堂议事(一)

作者:兔儿知秋 分类:古言 更新时间:2025-07-02 16:16:06

西晋是继续沿用曹魏宫殿,正殿太极殿和东西两堂一字并列,东堂是皇帝日常处理朝政、召见群臣、讲学之所,而西堂是皇帝日常起居之所,司马衷常在西堂会见中枢重臣以及朝中清贵官员,能进入西堂多是司马衷认可之人。

此刻司马衷正在西堂内听吏部郎陆云奏事,司隶校尉许奇、尚书山允和吏部郎李重都跪坐一旁。

陆云所奏之事正是关于今夏六月豫州连降大雨,发生了大面积洪涝,朝廷派官员过去赈灾,河堤谒者(都水使者属官)郤延登经过实地勘察,找出了根本原因。

“臣一直以为是豫州地区没有修筑堤坝才会造成洪水泛滥,可在郤延登巡视豫州一带,才发现到处都是各种堤坝和蓄水池,既然豫州遍布堤坝,怎么还是会有涝灾呢?

郤延登仔细调查后,知道了问题所在,那就是筑的堤坝过多,有些河道上遍布了好几道堤坝,私堤繁多严重阻碍正常的排水,夏季雨水增多时就很容易出现某处决口,从而导致洪灾。

郤延登在奏表上提出了解决方法,坏陂宣泻,拆掉不合理的私堤,那些合理的旧陂旧堨及山谷私家小陂可以进行修缮,来防止洪灾。

如果坏陂计划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那么到了明年豫州地区也能迎来一个五谷丰登的丰收年了。不过看起来有些难度,和汲郡吴泽的开发一样,阻力很大。”

陆云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司马衷接过陆云呈上来的那份奏表,大致看了看,视线落到中间几行字上,上面写着曹魏时期所建立的陂堨,和蒲苇、马肠陂这种自然形成的蓄水量较少的陂堨应当立刻拆除,司马衷略笑了笑,心中暗想:想让那几家人拆堤坝可是不容易的。

山允正容说道:“豫州水患确实需要好好治理一下了。”

李重微微点头,他知道山允的言下之意,豫州当地的豪族为了避免洪灾来的时候,淹没自家良田,而不惜费力费财去修建水坝,却完全不考虑这样做会影响排洪,最终引发更大的洪涝灾害。

也许这些豪族心里想的是一旦发生洪灾的话,损失由大家共同承受痛苦,可是修建水坝本身所带来的好处却是一家独享,只顾自家利益,不顾及朝廷整体的利益,该地某些豪族实在应该严惩。

尤其是颍川郡,这个地方聚集着一帮能量很大的豪族,颍川士族集团,自汉末以来,公认的士族三巨头就是颍川、南阳和汝南,顶级治国人才多是来自这些地方。

而在颍川地区最大的世家就是荀家、钟家和陈家,当年李重上疏陈述九品之弊,同王戎创制甲午制,欲要改革吏治,司徒左长史荀组(荀勖弟)就联合颍川士族集团从中作梗,最终改革宣告失败,他也因此被外放。

荀家最大的田产就在豫州地区,如果想要拆堤坝,估计荀家会是第一个出面阻扰的,中书令陈准掌管机要多年,更是不好惹的,这背后的水太深,即便是当年亲自去豫州巡察灾情的杜预,也是奈何不了颍川士族集团的。

司马衷淡笑问道:“陆云,既然你把问题指出来了,可是想出了什么应对之策?”

陆云肃然回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想要私自修堤坝,就必须向朝廷上交一大笔使用费,我想那些豪族绝不敢公然反对朝廷的旨意,何况颍川士族向来积德累行,荀家、陈家和钟家都是心系天下百姓,不存任何一点私心,中书令陈准更是群臣的楷模,真可谓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颍川世家大族自会替陛下分忧,尽力说服豫州地区的其他豪族。而朝廷得到这笔钱款,一旦发生洪灾,就可以给当地百姓更多的赈灾补助。”

陆云很清楚朝廷不会下令强行拆除那些私堤,因为司马衷还不想正面得罪颍川士族集团,所以他才想出这个折中的办法。

一旦朝廷真的颁布了这种新法令,当地豪族肯定会对其进行盘算,如果不修堤坝,在发生水灾后,会产生多少损失,如果这个损失值大于朝廷的使用费,那他们会选择继续修,如果低于朝廷的使用费,他们应该就放弃修堤坝了。

在豫州,颍川士族集团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荀家、陈家和钟家他们几家就修缮了堤坝,朝廷想要解决豫州水患,就必须要设法制衡颍川士族集团。

司马衷抿了一口茶,然后悠然问道:“茂曾(李重字)以为陆云的这个办法可行吗?”

李重想了一下回道:“依臣之见,跟拆除堤坝一样有些难度。”

司马衷放下茶杯,呵呵笑道:“陆云,此事容后再议吧,听长渊(贾谧字)说你对农田水利很有见解,不妨说说汲郡还有江南那边的情况吧。”

接下来陆云就谈到有关汲郡之吴泽的综合开发,以及荆、扬、兖、豫等地,清除淤泥,修建灌溉水渠。

“东汉顺帝会稽太守马臻始立镜湖筑塘,周回三百十里,灌田九千余顷,到灵帝时余杭县令陈浑筑两湖,导苕溪水入湖,又筑湖塘三十余里,沿溪增置陡门塘堰数十里,旱涝无患,灌溉县境公私田一千余顷,七千余户受益,兴修水利不仅可以发展农业,而且对运输和商业贸易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不容忽视。

朝廷可以命都水台的官吏根据实地考察,制定出详尽的治水方案,至于吴郡、太湖流域和会稽等江南地区则主要是以治水圩田为农田开发方式,我觉得今后可以尝试发展塘浦圩田。

把不宜开垦的山地、湖滩都充分利用起来,大规模围湖造田,七里十里一横塘,五里七里一纵浦,塘浦纵横交错,横塘纵浦之间筑堤作圩,使水行于圩外,田成于圩内,形成棋盘式的塘浦圩田,还可以在堤岸种柳护堤,在圩田管理上,官圩设圩官,私圩设圩长,圩田可以提高江南地区的粮食生产,从而充盈国库粮食储备,如果朝廷派遣官员下江南大力建造圩田,江东各大士族自会从旁协助。”

司马衷微笑点头,“看来吴郡陆氏也是善于水利的,陈眕已经上奏举荐杜尹出任汲郡太守,设立吴泽府,对吴泽陂实施军屯管理,这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好想法,中书令的儿子不仅在金谷友人中有才气,还很有眼光和远见,子泰(许奇字)是不是也这样觉得呢?”

喜欢晋中镜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晋中镜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