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古言 > 晋中镜 > 第499章 客从何处来(一)

晋中镜 第499章 客从何处来(一)

作者:兔儿知秋 分类:古言 更新时间:2025-07-02 16:16:06

张舆悠然的摇着折扇,“就是前任司州大中正山允,早年王司徒任尚书左仆射时,兼管吏部,厉行改革,整顿吏治,在官吏选拔上实行甲午制,当时的山允担任吏部郎,后来这一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山允也因此引咎辞职,过了几年后朝廷才重新任命他为司州大中正,如今他只任散骑常侍,这次他是专门过来看望王司徒的。”

“公安哥哥,我听六叔提及过甲午制,这种选官制度最初目的是想要变革官员只重清谈不务实事的风气,可惜矫枉过正,整个官场也被搅动了,官员们争先恐后地要求外放到地方去,刚进衙门,还未等板凳坐热乎,就想方设法地再往京师调。

昔日司隶校尉傅咸上奏指责王爷爷所说,官员在任不满一年而吏部就奏请他们回朝,既没有确定他们的能力优劣,而且送旧官迎新官,新旧道路相望,大家只是忙于符合吏部定下的形式,忙于升官发财,却依然没人关心百姓的疾苦,更不会好好治理地方了。

王爷爷被司隶校尉傅咸弹劾,因他和贾家有姻亲关系,才没有被免官,不过致力推行甲午制的吏部郎山允面对各方的压力,只能无奈辞官了,改革是失败了,但是其反对纯粹清谈的用心,重视实际民生问题的动机,却是让人不得不钦佩的。”

“雨轻,这样的官吏改革自然是流于形式,空忙了一场,劳民伤财,可一无成效,究其原因也不过是触及了所有世族的利益,在世族势力的一致反对下,这样的改革只能宣告失败,王司徒也失去了进取的锐气,身在其位却不谋其职,把公务全都交给手下其他人去处理。

王司徒如今为官的原则就是不说任何深涉朝堂的话,不做任何深涉朝堂的事,以道家的态度做人,无论哪一派都不得罪,朝堂之上的争斗与他不相干,看起来有些无动于衷,琅琊王氏在朝廷中也就只有王衍和王骏亲力亲为了。”

雨轻淡笑道:“有个叫郁达夫的人曾写过一首诗,‘生小排行列第三,阿戎原是出青蓝。怜他阮籍猖狂甚,来对荒坟作醉谈。’就王爷爷在险恶环境中的保身之术来看,他确实不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胜过了当朝的好多人。

而那次改革也是他人生中的闪光点,王爷爷既是竹林明星组合的成员,又是一位官场达人,难道公安哥哥不这么认为吗?”

“明星组合,官场达人,你之前还问王司徒在竹林之游中要不要出聚餐会费,可是轮流做东,这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也就只有你想得出来了,王司徒疼爱你,你问什么幼稚的问题,他也不会责怪你。

不过摆在王司徒居室内的那架竹丝镶嵌的兰石屏风,是他在治理荆州之时,当地友人送与他的,他很是喜欢这架屏风,你也不用再问东问西的了,王司徒是欣赏雅致的物件,不过具体的制作方法他也是不知晓的,你还不如直接去问篾匠呢?”

“公安哥哥,你还记得上次在姜县令升堂问案时拿出的那一尺竹简吗?”

雨轻浅浅笑道:“从春秋时期开始,书信材料多是选用木牍、竹简或者白色丝帛,到了汉末就制造出了左伯纸,如今的士族子弟多是用纸来写信,可是李如柏却还在用古朴的竹简,他这个人还真是喜欢装文雅。”

张舆把目光转向车帘之外,很随意的笑道:“李如柏可是富商巨贾之子,还是绿林中人公认的月判官,实在是了不起,呼啸山庄还有个任劳任怨的副庄主颜清尘,帮他守着这份家业,他自然有大把的时间去结交友人附庸风雅了。”

“我已经问过双穗了,李如柏平常有在竹简上书写的习惯,不过李如柏并不常住在这处别院,只在夏季为了避暑会过来住上一段日子,其他时候这处别院都是闲置不住人的,不勤于打理,就连书房内堆放的许多竹简都发霉了、虫蛀断了线,只能扔掉了。”

雨轻眼眸微闪,笑道:“公安哥哥,也许那片竹简上就暗藏玄机。”

“能在竹简上做手脚的话,应该是一位很厉害的手艺人了。”

张舆微微一笑,“雨轻,我们到了,辨别竹简真假的问题还是交给子修兄好了,他对竹简木牍很有研究的,以前还亲手制作过竹简,若那片竹简果真有问题,他应该可以找出其中奥秘的。”

待牛车停下,张舆和雨轻便下了车,朗清上前递了名帖,他们就徐步走进王家的这座别院。

这别院临水而建,靠山而落,幽静悠然,西院内栽种着许多花草,几名仆婢正手提木桶一勺一勺地浇灌着花草。

一些鲜卑女奴还在后院中排练歌舞,配以琵琶、羯鼓等强劲的音乐,不停的跳跃和旋转,一位中年美妇正坐在凉亭中斜倚着阑干聆听悠扬的琴声,一派绮丽春色。

这美妇人正是王戎的妾室沈御婵,姿容娇艳,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了,但是由于保养的好,看上去就像是个青春动人的妙龄女郎。

沈御婵来自扬州,本是官宦人家的女子,昔年任建威将军的王戎率军伐吴,她的父亲主动献城投降,王戎并未太过为难她的家人,只是她的家人担心在东吴败亡后,恐再无立锥之地,便直接将她献给了王戎做妾。

她还算是幸运的,得到王戎的怜惜,不过她有个两岁的堂妹当时就住在丹杨,因她的堂叔负隅顽抗,惨遭杀害,而府中女眷仆婢都被发卖了,从此她的堂妹也就没了音讯,不知是生是死。

年仅两岁的女童若是遇到一户好人家收养,或可存活,万一被歹人抢了去,养上几年再卖到青楼妓馆,那么她真是生不如死了。不过她当时还那么小,根本不记事,恐怕连自己的父母是谁都记不得了。

只要她还活着,说不定哪一日就有见面的机会,沈御婵总是在心里这么安慰自己。

“沈姨,你怎么独自坐在这里?”

雨轻信步走进亭内,合上折扇,随手拈起一颗樱桃,微笑问道:“怎么不见馥儿,难道沈姨又在让她学习做女红?”

沈御婵育有一对儿女,子慕是哥哥,今年已经十六岁了,如今正在国子学读书,并未一起过来避暑,而妹妹馥儿比他小两岁,是王戎最小的女儿,女红做的不好,总是被沈御婵数落。

喜欢晋中镜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晋中镜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