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891章 万历十五年 14 金正三

宁国公府门口。

矮胖的金正三站在国公府威严的大门前,脸上堆满了谦卑恭顺的笑容,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算计。

他整了整官袍,对门口按刀而立的明军守卫点头哈腰:“烦请通禀,下官金正三,奉国公爷召见而来。”

守卫面无表情地扫了他一眼,转身进去通报。

很快,里面传出命令:“卸甲!解兵!搜身!”

金正三脸上的笑容丝毫不变,极其配合地张开双臂。

两名孔武有力的明军亲兵上前,熟练地将他身上象征兵曹判书身份的佩刀解下,然后从头到脚,极其仔细地搜摸了一遍,连靴筒和发髻都没放过。

确认他身上没有任何硬物、利器,甚至连稍重点的玉佩都摘下了,才冷声道:“进去吧,直走内院书房!不许乱看,不许乱走!”

“是是是!下官明白!明白!”金正三连连躬身,小心翼翼地迈过高高的门槛,在一名亲兵的带领下,穿过戒备森严、甲士林立的庭院,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

终于,他被引到了李成梁所在的内室门外。

“下官金正三求见宁国公……”

“进来。”

听到声音,金正三深吸一口气,脸上瞬间换上最谄媚、最忠诚的笑容,几乎是弓着腰,小步快走地挪了进去。

看到李成梁一身常服,闭目养神地靠在太师椅上,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行了个大礼:“下官金正三,叩见国公爷,国公爷福体安康!”

李成梁这才缓缓睁开眼,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金正三身上:“你们谈的怎么样啊 。”

金正三连忙爬起来,依旧保持着躬身的姿态,脸上笑容愈发灿烂,带着邀功的急切:“回禀国公爷,主上已经准了。”

“哦?那柳成龙没再哭穷?”李成梁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呷了一口。

“他敢!”金正三腰板一挺,仿佛自己就是李成梁的化身,语气充满了不屑和鄙夷:“国公爷您神威盖世,他一见您,魂儿都吓飞了!下官和几位同僚在殿上据理力争,就剩下柳成龙老匹夫还想哭穷阻挠,说什么‘置百姓于水火’、‘饮鸩止渴’、‘恐生民变’,简直是危言耸听……

“被下官狠狠驳斥了回去……”

他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朝堂上的“交锋”,极力渲染自己如何力挽狂澜,如何压制了柳成龙等本土党的“谬论”,如何维护了国公爷的威严和“大计”。

“最后,”金正三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得意和残忍的笑容,“主上亲口下令,‘议政府会同户曹、兵曹速议筹措之法’,还安抚了柳成龙说‘大局为重’。”

李成梁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手指依旧有节奏地敲击着扶手。

“嗯,知道了。”李成梁淡淡地应了一声,似乎对金正三的“精彩表演”兴趣不大:“不要误了时辰,中秋佳节在我大明朝可非常重要。”

“国公爷放心!下官亲自督办!绝不敢有丝毫差错!谁敢耽误国公爷的大事,下官第一个扒了他的皮!”

“听说,你祖籍是长白山的。”

“是,国公爷,算起来咱们也是半个同乡。”

李成梁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金正三这个身份。

“去吧。”李成梁挥了挥手,重新闭上了眼睛,仿佛刚才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是!下官告退!国公爷您好好歇息!”金正三如蒙大赦,又行了个大礼,这才弓着腰,倒退着,小心翼翼地退出了内室。

金正三,原本就是兵曹的一个小吏,上面人干活能力不行,他比较有能力,就能万历十二年的兵曹判书推举上前给汉阳军提供军需。

一来二去,这个金正三也慢慢的进入到了李成梁的视线中,经过一番考察,得知此人颇有能力,且没有底线……正好可以为我所用,这样他才一年升三级,直到今日的地位。

朝鲜这个名字是被太祖高皇帝赐下的。

东夷之地,朝日先出,故赐国号‘朝鲜’。

现在的李成梁真的成为了朝日的太阳,虽然他已经很老了。

……………………

七月的北京城,暑气蒸腾,连紫禁城这九五至尊之地也未能幸免。

乾清宫中,巨大的冰鉴里堆满了从西山快马运来的冰块,丝丝寒气艰难地抵御着窗外骄阳炙烤下涌入的滚滚热浪。

朱翊钧坐在御案前,他手中把玩着一枚刚刚由西苑工坊与工部共同打造的新铸银币。

这枚钱币,便是朝廷为彰显“圣天子垂拱而治,恩泽万方”而特意铸造,用以在中秋节前赏赐给全国六十五岁以上耆老的“敬老恩赏”。

钱币入手微沉,比寻常银两压手。

朱翊钧两指捻着,举到眼前细看。

钱币正面是清晰的“万历通宝”四个楷书大字,边缘饰以云纹,背面则是象征福寿的双蝠拱月图案,工艺颇为精细,显然是动用了内府精工。

然而,那色泽却并非纯银的雪亮,而是一种略显灰白、带着点生硬金属光泽的质地……

“恩赏银币”的含银量可是远远比不上后世的袁大头,不管是大小,还是占银含量。

为了压分量、保形制,工部,西苑工匠作司可谓煞费苦心。

主体用的是大量廉价的白铜,又掺入了相当比例的锌,用以增加延展性和降低成本,最后才是银含量……

朱翊钧将这些银币赏赐给老人们,可不是让其供奉起来的,而是让他们花的。

现在大明朝的货币政策,还是太过混乱。

纸钞这玩意,老百姓是不认得。

只能用这样比铜钱精美,含有白银的银币,来慢慢的统一市场上的流通。

实际上,这一枚银币的定价,也就是两百文铜钱的价值……

虽然此时的大明朝不缺少白银,可需要依然庞大,导致银币对比铜钱的比例上升。

洪武永乐两朝,一千文能兑换一两白银。

可到了嘉靖年间,三千文才能兑换一两白银……

而此时,随着大规模白银流入,渐渐有所下滑,但依然达不到开国之初的兑换比例,现在是一千六百文铜钱兑换一两银子……

朱翊钧正在乾清宫中,把玩这枚银币的时候。

全国上下的恩赏,也进入了派发阶段……也就是第一次普及全国上下老人的恩养进入了**……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064806)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荔枝小说免费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