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886章 万历十五年 9 辞职潮

乾清宫内,朱翊钧那句带着不容置疑笑意的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阶下群臣心中激起了千层浪。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申时行脸上恭谨的笑容僵了僵,心中瞬间万马奔腾,参与感……

陛下啊陛下,下面的人为了这名册,为了这调度,已经累成了什么样,各级官府,从督抚到里甲,这几个月简直是脚不沾地、案牍劳形,多少人熬得两眼通红、跟拉磨的牛马一般连轴转,这还不算参与感……

阶下的六部九卿们,更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里充满了无声的交流。

朱翊钧目光如电,精准地锁定了户部尚书张学颜。

“张卿,” 朱翊钧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催促:“你管着钱袋子,表个态吧。”

张学颜心中苦涩,知道这“贤臣”的帽子戴上了,就摘不下来了。

他深吸一口气,出列躬身:“陛下圣心体恤万民,臣等感佩莫名!为国分忧,乃臣子本分!户部……户部愿出太仓银两,补足所需缺口!绝不让陛下的仁政,让地方官府为难!”

“好!张卿深明大义!实乃股肱之臣!”说着, 他环视一周,“诸卿皆当如是!”

群臣只能再次躬身:“臣等谨遵圣谕。”

“布匹、银币,加紧督造便是,总归是死物,跑不了。可这肉食……不到三个月,如何筹措?如何保鲜?如何运到每个老人手中?申爱卿,你们内阁现在是什么章程……” 他目光投向申时行。

申时行早已和阁臣们议过无数次这个难题,此刻胸有成竹,立刻奏道:“回陛下,肉食转运,损耗巨大,且易生**,更易滋生沿途盘剥克扣之弊!臣等以为,当因地施策,化繁为简!”

“讲!”

“两京之地,物资丰沛,交通便利。着光禄寺并顺天府、应天府衙门,*就地采买、屠宰、分割、冰镇,务必于中秋前数日,将足额新鲜肉食分发至城郊及京畿各县,由县衙会同里甲即时发放。”

“其余各省府州县,路途遥远,转运艰难,且各地物产不均。为防劳民伤财、肉腐于途,更防胥吏借机盘剥……内阁拿出的章程是,肉食一项,就地折银发放……”

“按旨意规定,七十以上者折银三钱,六十五以上者折银两钱,此银与恩养银币一同发放当地官府,由当地官府在当地组织采买,如此,既可免转运之耗,又可活地方之市,更可杜中途之弊……”

朱翊钧听着,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

这方案显然经过深思熟虑,最大程度规避了最棘手的物流和**问题,将压力分散到地方市场,这已是此时相对最可行的办法。

“嗯……” 朱翊钧沉吟片刻,最终拍板,“申阁老所虑周全,此法甚善!就依此办理……”

“臣等遵旨!” 申时行等人松了口气,最难啃的肉食骨头,总算有了个交代。

刚刚说的时候,申时行还有些没底气呢。

朱翊钧站起身来:“诸卿!万事俱备!那就……开始吧!让天下人看看,我大明朝的官员,是如何为君分忧,为民谋福的,我们大明朝的官员再也不玩嘴了,朕与诸卿,共襄此旷古未有之盛举……”

群臣山呼万岁……

旨意如同最后的发令枪响,整个大明帝国的官僚机器,被这“旷古盛举”强行推入了最高速、也是最痛苦的运转档位……

虽然上面考虑的面面俱到,把地方官府最难解决的问题解决了。

但下面的官员还是感觉到了痛苦。

他们是当老爷的。

可不是当账房的。

在诸多的基层官员中,此时存在着一小部分崩溃边缘的“老实人”,他们或许精通八股,熟悉律例,但面对如此庞大、琐碎、时限紧迫且动辄掉脑袋的“恩养工程”,他们彻底懵了,根本不知道活怎么干的,名单的核算全靠小吏师爷。

某西北贫瘠小县的知县,看着吏房呈上来的、密密麻麻需要核对的数千人名册,再想想即将到来的肉食采买,虽已折银,但监督发放和布匹实物仍是重担,只觉得眼前发黑。

他枯坐半夜,最终提笔写下了辞呈,字迹潦草,充满了绝望:“……才疏学浅,不堪重任,恐误国恩,恳请骸骨归乡……”

这样的辞呈,在万历十五年的夏天,如同雪片般飞向吏部,数量比往年激增了三成不止。

而吏部给的回应是,恩养政策结束后,再批辞呈。

当然,在这项政策中,也涌出了不少,精明强干、熟悉庶务的地方官,此刻却展现出了惊人的组织协调能力。

他们将任务层层分解,利用成熟的保甲和行会体系,高效地组织清点。

他们甚至能从中枢的严令和地方的实际中找到平衡点,既完成了任务,又尽量安抚了衙门的胥吏和衙役。

这类官员才是朱翊钧想要的帝国机器快速转动的关键齿轮,他们的名字也被锦衣卫暗中记下,作为将来“量才擢用”的对象……

在朱翊钧主导的恩养政策下,一个属于师爷,幕僚、胥吏的“黄金时代”到来了。

而在名单定下后的两个月内,最大的工作就是发放了。

银币的铸造从万历十四年的年初就已经开始。

而松江布此时已有了不小的产能,在六月份的时候,就已经超额交付给了,顺天府,应天府。

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运输,发放。

发放环节?

经手不穷!

过一道手,刮一层油。

发银钱时摸走一个银币,发布匹时暗中剪下一尺半尺,是心照不宣的“规矩”吗?

是。

这一点再过五百年,也杜绝不了。

但朱翊钧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下面的百姓也真正的收到了实惠。

大明朝算上天子出的,户部出的,超两百万十万两银子,若是有一百八十万两,能够用在百姓的身上,朱翊钧都已经觉得值了……

当然,后续的排查,跟踪还是要有的。

此时的大明朝虽然做不到每年都给老百姓发一次福利,但五年一次,咬咬牙,还是能做到的……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064806)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荔枝小说免费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