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中都凤阳

大明:寒门辅臣 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中都凤阳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穿越 更新时间:2025-07-06 11:19:31

顾正臣并不打算在定远停留多久,原计划第二日便前往凤阳,可祖母与母亲却想短住一日,原因是定远的戏班子在演包拯。

顾正臣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母亲、张希婉等人出门一趟不容易,日后也难有再来定远的时候,加上并不急着赶路,大家一边玩一边走就是了。

包拯曾在定远当过知县,又是家喻户晓的包青天,加上这戏是露天在外,看的人自然也多。

顾正臣陪着家人坐在前面,顾治平也认认真真地看着。

朱梓、朱檀总算找到了乐子,拉着马三宝、陆北冥等人看戏,没办法,能与两个人说上话的,也就这么几个了。

戏里讲的是割牛舌、斗庞三甲等案件,演绎得相当精彩。

朱檀歪头看向马三宝:“我记得不少人称先生为顾青天,你说包青天破案厉害,还是顾青天破案厉害?”

马三宝看了一眼朱檀,便转过去看戏台:“先生也不可能自比包青天,自然是包青天厉害。”

朱檀对朱梓道:“我也觉得包青天更厉害,你看看这牛舌案,三言两语就给破了。若是先生的话,不知道要忙多久。”

朱梓不答话。

顾正臣看着入神的顾治平,侧身道:“听戏也要思考其中是不是有破绽,就以这割牛舌案来论,包青天如此判决没问题,可若是其他地方也出现了割牛舌,如此效仿的话,怕是会冤枉好人。”

“为何?”

顾治平忽闪着眼睛。

“为何,呵呵,这就是你要思考的事,好了,先看戏,等回去之后告诉我。”

顾正臣很珍惜陪伴家人的这一段时间,尤其是顾治平,正是塑造心智的关键时期,总需要教会他一些基本的道理,掌握一些认知世界的工具。

一场戏一个两个时辰,祖母与母亲高兴了,张希婉等人也很是放松。

都挺好,劳逸结合。

回客栈途中,顾治平对顾正臣道:“我想明白了,父亲的意思是说,割牛舌案的关键不在于谁告官,而在于包青天施压,那人扛不住压力认罪了。说到底,是包青天诈他?”

割牛舌案,简单来说就是有一户人家的牛被割去了舌头,告官之后,包拯让人将重伤的牛杀了卖牛肉,结果有人告官,说有人私自屠牛,包拯由此认定告官的就是割牛舌之人。

顾正臣含笑点头:“是啊,包青天没证据,只不过是洞察人心,然后诈吓一番,那人便交代了。”

顾治平明白了。

这法子能用,必须先知人心,知道对方怎么想的,然后还需要有诈吓的本事与威严,要不然别人抗住了,那这事就不好办了。

至于父亲所说的直接效仿容易冤枉好人,那就更简单了,私自屠牛这是犯罪,百姓见到本就应该告官,你不能说谁告官了,揭发了,那人家就是凶手了,这不合适。

按照朝廷律令,见而不报那也是要受惩罚的。

所以,这割牛舌案不能单纯以第一个告官之人来定凶手,背后藏着的是人心交锋。

张希婉看着教导顾治平的顾正臣,心头满是欣慰。

这孩子还是需要父亲来教,自己教也好,父亲教也罢,总不如夫君教得好,也不如夫君见识广博,看,他在讲南宋名相定远人董槐的事,什么“苟可以利安国家无不为”,这些话自己可说不出来……

出定远,前往凤阳。

一百余里路,赶了点路,这还行了两天。

这里是大明中都,嗯,烂尾了,但又没完全烂,因为有些工程还在进行中,并没有完全停下来,只是这些工程并没那么严苛的工期,也不需要大规模的军士、百姓、匠人长年累月待在这里干活。

即便如此,这个时候的中都外城便不怎么好看。

外城墙没有完全修筑起来,一截隔着一截,许多地方空着,到处都是散落的大石,就连进入中都城的城门都没修起来,就一条土路走过去就行,没几个看守,显得很是破败。

车辆一过,扬尘起来了。

进入中都城之后,情况好了许多,许多道路已铺筑了青石板,沿街也出现了铺子,只不过很多都是关着门,行不多远,道路之上出现了鹿角丫杈,盘查过往行人的军士显然是没想到会有如此多人来,一个个从无精打采赶忙站直了身子,手中也握起了长矛。

萧成、周宗开路。

道路打开,车队逐渐进入中都内城。

说起来,中都内部的营造基本上完工了,比如皇宫里的宫阙,皇宫的城墙,六部衙署、大都督府、御史台也建了,只要改个牌子,就能让五军都督府、督察院的人入住。

这里还有百万仓,钦天监,若干军营。

嗯,这里还有六公、十二七侯的府邸,全都建好了,只不过建造这些的东西的时候,顾正臣还没掉池塘里喊马德草呢,自然不可能有定远侯或镇国公的房子。

不过这里有魏国公府,也有卫国公府,徐允恭、汤鼎跟着呢,自然能进去住一住,只不过这房子自建好之后就没人住过,进去还需要打理,短暂停歇下完全没必要,所以众人住到了王府里……

说是王府,其实就是一个大院子,只不过周王、燕王等人在这里住过罢了,中都并没有营造专门的藩王府邸,但朱元璋总是喜欢将儿子送到中都来,比如朱樉、朱棡、朱棣等人,在没去格物学院之前,人就在凤阳。

这院子还住过朱桢、朱榑,这也就是朱梓、朱檀年纪小,否则他们也会来这里住一段时间。

这里一直有人在打理,来之前朱元璋听闻要路过凤阳,特意准许住在此处,顾正臣这才敢来,否则即便是带着朱梓、朱檀,那也没胆量带一家人住在王爷居住的地方。

很容易落人口实。

人住下了,中都正留守黄琛、副留守李懋等人也到了。

凤阳知府、凤阳卫指挥使都没来,不是因为不给二王、镇国公面子,实在是因为凤阳府治之地、凤阳卫营地都不在中都城里,而是在东八里之外的临淮县……

喜欢大明:寒门辅臣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大明:寒门辅臣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