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饼小院的夜色清幽,古槐枝头轻颤,池中锦鲤悠游,灯火摇曳间,姜饼关闭诸天万界聊天群,嘴角挂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群内大明诸帝的激烈争论,让他觉得老朱家人情味较浓的同时,也对万历帝朱翊钧的未来多了几分期待。
夏荷收拾完茶盏,哼道:“先生,这万历帝怕是三分钟热度,回去后还不得继续摆烂?”
姜饼摆手,目光深邃:“崇祯自缢的画面,已在他心中种下梦魇,若他真能痛改前非,大明或可续命。
咱们且等着瞧,好戏才刚刚开始!”
万历帝朱翊钧自姜饼小院归来,手中紧握《诸天治国简录》与那方“手机”,心绪如惊涛骇浪。
光门一闪,他重回紫禁城乾清宫,鎏金香炉的龙涎香依旧袅袅,一众宫女太监都被赶到了殿外,窗外寒风呼啸,一切如旧,然他心中却已天翻地覆。
手机中崇祯自缢的画面,如刀刻在心,姜饼的警言犹在耳畔:“大明之症,根在国本之争,成于内忧外患。
陛下若不振作,数十年后,大明江山,将亡于女真之手!”
他紧握书册,眼中燃起久违的雄心,暗誓:“朕绝不让大明亡于朕手!姜先生,朕定不负你所授!”牙痛已愈,万历精神大振,帝王之威重现。
他深知,欲挽狂澜,需从根源入手,平息国本之争,整顿朝政,安定民心。
他不再犹豫,立即召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入宫,沉声道:“传朕旨意,速召内阁首辅方从哲、礼部尚书沈一贯、兵部尚书黄嘉善、工部侍郎徐光启入宫,朕有要事相商!”
王安见万历神色异于往常,眼中透着决然,忙叩首领命,心中暗惊:“陛下这是怎么了?莫非要重振朝纲?”
翌日清晨,乾清宫内,君臣齐聚。
方从哲等朝臣见万历主动召见,且神色肃然,皆感意外。
万历端坐龙椅,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国本之争,拖延十余年,致使朝堂分裂,民心不稳。
朕今日决断,册封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立即颁布天下!”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方从哲叩首:“陛下圣明!立长子为储,乃正统之道,可安朝野!”
沈一贯却面露迟疑:“陛下,福王……”话未说完,万历挥手打断,冷声道:“福王虽贤,然长幼有序,国本不可再乱!沈卿,速拟旨意,三日之内,册封大典务必完成!”
万历深知,国本之争是朝堂分裂的根源,东林党与浙党的争斗,耗尽国力。
他翻阅《诸天治国简录》,见唐太宗纳谏之风,深感启发,决心以雷霆手段平息党争。
他命礼部拟定太子册封礼仪,简朴而不失庄重,以示朝廷节俭;又下旨赐朱常洛仁和殿为居所,命翰林院编修《太子训导录》,以教导储君仁德治国之道。
朱常洛闻旨,入宫谢恩,泪流满面:“儿臣定不负父皇厚望!”
万历拍他肩头,叹道:“常洛,大明江山,系于你身,切莫辜负!”为防浙党反弹,万历密召东林党领袖顾宪成,叮嘱其约束门人,勿再攻讦浙党,以免朝堂再起风波。
他又召浙党首脑沈一贯,警告道:“国本已定,尔等若再挑起党争,休怪朕严惩不贷!”此举震慑朝臣,党争之风暂息,朝堂气象为之一新。
整顿朝政国本既定,万历转而整顿朝政。
《诸天治国简录》中汉武帝强兵之策,让他深感朝政糜烂之害。
三十年不上朝,内阁与司礼监权势过重,文官贪腐横行,需以铁腕肃清。
他召内阁首辅方从哲,责问道:“内阁诸臣,尸位素餐,贪墨成风,尔身为首辅,可有对策?”
方从哲惶恐,忙上疏自辩。
万历冷哼:“莫要狡辩!朕赐你三月之期,整顿吏治,查清贪腐,凡有不法者,严惩不贷!”
他命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暗中调查,凡贪赃枉法者,一律抄家流放。
半月内,数十名朝臣落马,京师震动,官场风气为之一清。
万历又下旨,恢复科举清流之风,命翰林院遴选寒门才俊,破格提拔,以补朝中新鲜血液。
他翻阅手机中下载的史书,想起张居正改革之功,深受启发,命户部核查国库,清理冗官冗费,裁撤无用机构,节省开支,以充实国库。
为激励朝臣,万历一改三十年不上朝的常态,每旬亲临文华殿,与内阁、六部重臣议事。
他虽多年未曾亲自露面,可却极具帝王之姿,更是深得张居正真传,以手机中的治国方略为鉴,提出削减冗员、精简赋税等策,群臣无不叹服。
方从哲私下对沈一贯道:“陛下似换了个人,如此励精图治,吾等当效死力!”朝堂气象,焕然一新。
万历深知,民心乃国之根本。
《诸天治国简录》中民本思想,让他幡然醒悟,多年加派赋税,致使民不聊生,需立即整改。
他召户部尚书李汝华,命其核查各地赋税,减免辽饷,赈济灾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