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悬疑 > 盗墓:来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传 > 第238章 借花献佛

卢所长为我们安排的一桌接风宴很丰盛,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向我们展示他们当地的饮食文化,所以满桌子基本上都是极具当地特色的菜品,比如他们的腊肉,山上的野生菌菇,还有油炸竹虫,主食是哈尼梯田种植的红色糙米。

正所谓‘无酒不成席’,喝的酒也是他们当地特色的竹筒酒。

总之全都是‘特色’。

不过为了不耽误正事儿,我们主要还是以吃为主,竹筒酒虽然好喝,也只是小酌几杯。

酒足饭饱后,已经是下午的两点多。

回到研究所简单的小歇一下后,阿嘎又带我们去街上逛了一圈,除了跟我们介绍老城区的一些人文历史之外,还在街上临时购买了很多的生活物资,比如糯米、红糖、植物油、以及布匹等等。

买这些东西,是要专门送到普玛底村的。

在每年的苦扎扎节,当地政府都会给远在深山的一些村寨送上一些节日慰问物资,其中普玛底村是重点关照的村寨,所以送的慰问物资也就最多。

说是关怀慰问,实际上懂得都懂,就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治理策略,能赢得好感,减少冲突,维护长期稳定。

听阿嘎说,大概在二十几年前,普玛底村被两伙盗墓贼盯上,结果盗墓贼还没能进村,就全部中了村里设防的陷阱而惨死,从那时起,普玛底村就禁止一切外人踏足村寨。

而这次普玛底村之所以同意我们进村做文化调研,也全都是因为当地政府这二十多年通过节日慰问跟普玛底的‘情感维系’。

并且为了让普玛底村更加欢迎接待我们,当地的领导特意把这次送节日慰问物资的任务交给了我们,也算是帮我们借花献佛了。

二叔听了这个意思,又额外的自掏腰包多购置了一些生活物资,嘴上说是表示一下我们科考队的微薄心意,实则是尽可能多获得一点普玛底村对我们的好感。

其实当地政府送的节日慰问物资就已经够多了,而我们又额外多送了一些,单单是糯米就足足有十几袋上千斤,这还不包括大米、红糖、植物油这些……

第二天清晨,天灰蒙蒙刚亮,我们一行九人的队伍就在研究所院子里整装集合待发。

除了我们九个人之外,还有五匹骡子作为运输工具,背上负重着一袋袋捆绑好的物资,看上去就像是一支押镖队伍。

趁着清晨的凉爽,我们一行人开始赶着骡子,从研究所出发进山。

刚出发时,陈东锦带领的几个学生还一脸的期待,愉悦的心情就像是准备去旅游,并且还在互相讨论着这附近山上的风景一定很美……

只有我和二叔这种过来人笑而不语,他们接下来应该很快就会被山上美丽的风景好好的上一课……

从县城到了山上,晨雾还未散尽,茂密的山林间覆盖着一层乳白色的雾气,像是一层半透明的纱幔笼住起伏的群山。

我们一行九人牵着骡队,阿嘎带头走在最前面,沿着一条被野草蚕食的几乎辨认不出的山林小道走得很慢,时不时的还大声提醒我们注意脚下,小心捕兽夹和毒蛇出没,这山里最多的就是毒蛇!

虽然毒蛇大多都是昼伏夜出,但清晨还是毒蛇活跃的时间点。

一听说这山上的毒蛇很多,蒋晓玲一路上都是紧张的精神紧绷,我也是从这时才知道,蒋晓玲什么都不怕,就唯独惧怕蛇,甚至怕到谈之色变的程度。

随着越往山林深处走,仿佛进入到了原始森林,茂密的树冠遮蔽着阳光密不透风,藤蔓像巨网攀附着树干从半空往下垂落,时不时还扫过人的头顶。

阿嘎拿出提前准备的大砍刀,锋利的刀刃劈开拦路的荆棘,断裂的枝条冒出的汁液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辛辣的味道。

对于这种恶劣的环境和艰险的路程,阿嘎貌似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他告诉我们,县城距离普玛底村总共有四十里地的路程,他这已经是连续第七个年头作为队长去普玛底村送节日慰问物资,所以对于这里的路况非常熟悉,因为每年只去一次,山路走的少,就需要一路披荆斩棘。

在偶尔遇到倒塌的树干拦住了路,我们还要全体动员清理路障,这也是一个不小的体力,并且在移动倒塌的树干时,有时候还会看到下面露出来的白蚁巢穴,被惊动的白蚁如同潮涌般密密麻麻,随便被咬上几口,可能就要提前结束这趟科考行程。

我和二叔已经习惯了这种恶劣的野外环境,也有着一定的适应能力。

而陈东锦带领的几个学生显然都是在书香屋里闻着墨水长大的,缺少野外生存经验,没过多时,之前脸上的那种愉悦就彻底看不见了,则是换成了一脸疲态的气喘吁吁。

尤其是随着太阳升起,气温升高,山林里开始闷热的就像是煮开水的蒸笼,再加上越来越高的海拔空气稀薄,就连骡子的速度都慢了下来,麻绳勒进骡背的肌肉里,渗出细密的汗珠。

阿嘎也看出了学生们的疲态,特意没走多久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只要在天黑之前能到达普玛底村就行了。

而且还是必须要在天黑之前赶到,因为这里的黑夜,对于人类来说,危险程度是地狱级的,就算是当地最厉害的猎户,也不敢在这深山里过夜。

趁着休息的时间,二叔拿出笔记本和钢笔,特意的避开其他人的目光注意,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在别人眼里二叔这是在做笔记,只有我知道二叔是在画地图!

其他几个学生则累得完全没心思做笔记,一边不停的往肚子里灌水,同时好奇的跟阿嘎打听着,他们当地大概有多少这种藏在深山里的原始村寨,现在都改革迈进新社会了,是出于什么原因不搬出来住?

阿嘎告诉他们,当地住在山里的村寨还有很多,但几乎都彻底融入到了新社会,唯独这个普玛底村在深山里的距离最远。

至于搬出来住,当地政府也曾多次提出协助,甚至还能帮他们选个距离县城更好更便捷的新的村址,可每次都被普玛底村拒绝,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要守护他们祖先的传统和习俗文化。

我和二叔听了,无意识的相互对视了一眼。

守护祖先的传统,应该换成守护祖先的南诏遗宝才对。

要是村子搬出来了,那祖先的南诏遗宝咋办?

喜欢盗墓:来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传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盗墓:来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传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