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码头,冬雪初霁。
晨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映出碎金般的光影。
码头上人来人往,脚夫们吆喝着搬运货物,商贩的摊子支在路边,热腾腾的包子香气混着河水的腥气飘散开来。
贾琮一身墨色锦袍,外罩玄色大氅,立在船头,目光沉静地注视着府中下人将最后一箱行李搬上船。
女眷们早已登船,此刻都在舱内歇息。
忽然,码头另一端传来一阵喧哗。
贾琮抬眼望去,只见一队侍卫拥簇着一艘官船缓缓靠岸。
船上挂着明黄色的龙旗,船头立着一个身着锦袍的年轻男子。
正是二皇子。
“倒是巧了。”
贾琮轻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二皇子似有所觉,转头看了过来。
四目相对,二皇子眼中闪过一丝阴鸷,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他整了整衣袍,竟朝这边走了过来。
贾琮负手而立,静静等待。
二皇子走到近前,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贾国公,好巧。”
贾琮拱手行礼:“见过殿下。”
二皇子摆摆手:“免礼。国公这是要携美出游?”
贾琮淡然道:“内子想去粤海看看,便一同前往。”
二皇子目光在豪华楼船上扫过,笑道:“国公好大的排场。这船怕是比本宫的官船还要气派三分。”
贾琮不卑不亢:“殿下说笑了。不过是寻常物件,殿下若想要,岂会没有。”
河风骤起,吹动二人的衣袍。
码头上的喧嚣似乎远去,只余二人之间无形的剑拔弩张。
二皇子忽然压低声音:“贾琮,你以为离开京城就能置身事外?”
贾琮唇角微扬:“殿下这是何意?”
二皇子冷笑:“没什么,只是提醒国公,江湖险恶,路上小心。荆州离粤海可不远。”
贾琮目光平静:“多谢殿下关心。臣自会谨慎。”
二皇子冷哼一声:“既如此,本宫就不打扰了。国公,咱们...后会有期。”
说完,他转身离去,袍袖翻飞间带起一阵冷风。
贾琮目送二皇子走远,这才转身登船。
......
刚一上船,就见黛玉从舱内快步迎了出来。
她披着银狐斗篷,手里还捧着一个暖炉,显然已在舱门等候多时。
“琮哥哥...”黛玉轻唤一声,眼中带着询问。
贾琮握住她微凉的手:“外面风大,怎么出来了?”
黛玉低声道:”我在舱窗都看见了。二皇子他...说了什么?”
贾琮将她往舱内引,边走边道:“不过是些场面话。不过...”
他顿了顿,“他特意提到荆州离粤海不远。”
黛玉秀眉微蹙:“他这是...在威胁我们?”
贾琮点头:“多半是。不过无妨,我已安排妥当。”
二人走进内舱,暖意扑面而来。
紫鹃连忙奉上热茶,又悄悄退了出去。
黛玉将暖炉递给贾琮,轻声道:“方才我在窗边,看见二皇子身边跟着几个面生的侍卫,不像是宫里的人。”
贾琮接过暖炉,眉头微皱:“哦?可看清样貌?”
黛玉摇头:“距离太远,看不真切。但其中一人腰间配着一把奇特的弯刀,不似中原样式。”
正说着,舱外传来一阵轻盈的脚步声。
元春在惜春和邢岫烟的搀扶下款步而入,身后跟着几个捧着茶点的丫鬟。
“琮弟。”
元春温婉一笑,声音如清泉般柔和,
“方才听丫鬟们说船就要开了,特意来看看你们。”
贾琮连忙起身行礼:“大姐姐。”
黛玉也起身相迎,接过丫鬟手中的茶盏亲自为元春斟茶。
“大姐姐怎么亲自过来了?该是我们去请安才是。”
元春接过茶盏,目光在二人脸上轻轻一扫:“方才在舱窗看见二皇子来过?”
贾琮与黛玉对视一眼,正要回答,忽听惜春轻呼一声:“呀!船动了!”
众人不约而同地望向窗外,只见码头渐渐远去,岸上的人群化作模糊的影子。
邢岫烟怯生生地站在角落,手里绞着帕子,小声道。
“这船...好稳当。”
元春微微一笑:“这船自是极好的。”
她转向贾琮,意味深长地道:“二皇子今日也要离京?”
贾琮点头:“陛下命他即刻赴任荆州。”
元春轻抿一口茶,茶盏遮住了她唇边的一丝冷笑。
“倒是巧了。”
她放下茶盏,忽然换了轻快的语气:“说起来,咱们姐妹难得一同出游,不如做些消遣?”
惜春闻言眼睛一亮,从袖中取出随身携带的画具。
“我正想画这江景呢!”
邢岫烟细声细气地道:“我...我可以帮四姑娘研墨。”
黛玉见气氛活跃起来,也展颜笑道:“正好带了琴来,不如我抚琴,四妹妹作画?”
元春赞许地点头:“极好。岫烟的字也好,待会儿题诗就交给你了。”
众人正说笑间,忽然船身轻轻一震,接着传来船老大的吆喝声:“起锚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