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章回五 清明洁齐·天地澄明

清明时节,长白山的溪水褪去冬日的凝重,如琉璃般清透见底,溪底的鹅卵石被冲刷得温润如玉,映着两岸新绿的树影,宛如流动的翡翠画卷。山风裹着新柳的嫩芽香掠过溪面,惊起群群细鳞鱼,鱼尾拍打出的水花落在人参苗叶片上,竟化作粒粒如珍珠的"清明泪"。这些泪滴并非寻常水珠,边缘泛着七彩光晕,内部流转着如烟似雾的光影,隐约可见上古先民踏青插柳、唐宋医者采艾制绒、明清孩童放风筝断线等过往清明的景象,每幅画面都被浓缩在晶莹的泪滴中,如同一部跨越千年的流动史书,在叶片上轻轻颤动,诉说着清明"洁齐"的深意。

"此露乃春气之精,得清明之气而凝,可通九窍,明目聪耳。"东王公手持天工炉,炉身刻着天干地支纹路,炉中燃烧着用二十四节气的松枝炼制的"时气火",松枝上还带着历年清明的露珠痕迹。他将收集的清明泪倒入炉中,火焰瞬间转为青蓝色,蒸腾的雾气中浮现出《黄帝内经》里"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金色篆文,每个字都由无数细小的露珠组成,在空中漂浮旋转,如活物般灵动。

西王母以玉匙搅动炉中液体,每搅一圈便念动不同的窍穴名称:"一搅玄关开,二搅明堂清,三搅耳聪敏,四搅目明澈,五搅唇齿利,六搅鼻息通,七搅前阴畅,八搅后阴通,九搅百窍皆通明。"待七七四十九搅完毕,清明泪竟熬炼成"清明露",色如琥珀,质若琼脂,散发着混合着松针、艾香、新柳、晨露的清新气息,细闻之下,还能分辨出不同朝代的清明味道——先秦的艾草辛烈、汉唐的柳笛清越、宋元的青团甜糯、明清的纸鸢竹木香。

"清明露需分阴阳而用。"西王母指着炉中分为上下两层的露液说道,"上层清轻者,禀天阳之气,可入上焦,通鼻窍、明眼目、清脑神;下层重浊者,承地阴之气,可入下焦,通二便、涤脏腑、排浊毒。"说话间,她以分液勺将清明露分成两份,上层盛入羊脂玉瓶,瓶身刻着"清阳"二字,瓶颈系着柳条编成的"通窍结";下层装入青铜鼎,鼎身铸着"浊阴"纹路,鼎足刻着"五谷轮回"图腾。东王公则取来九宫穴的戊土,这戊土采自长白山五方土汇聚之处,经三载日晒月蒸,已具灵性,他将其煅烧至赤红,投入青铜鼎中,只见鼎中浊液剧烈翻滚,戊土竟化作九条细小的"土龙",在液中游走,龙身鳞片清晰可见,正是"土能制水,以浊引浊"的医理具象。

山下的老猎户张老汉正坐在自家门槛上,望着远处的山林叹气。他年逾六旬,双眼昏花已久,看东西总是模模糊糊,如同隔着一层薄雾,连最熟悉的猎枪都险些握不稳。年轻时,他曾是长白山里的神射手,能在百步外射中松鼠的尾巴,可如今,连碗里的饭粒都看不清。忽闻门外传来鹤唳之声,抬头见一位童子踏雾而来,红袄上绣着清明柳图案,柳枝上的嫩芽竟随着童子的步伐生长、飘落,化作点点绿光。童子手中托着羊脂玉瓶,瓶口飘出的雾气中隐约可见"明目"二字,每字都由三只飞鸟组成,正是"玄鸟至"的清明物候象征。

"老伯可是患了眼疾?"童子开口道,声音如春日溪流般清越,带着新茶的清润,"此乃清明露,借清明之气炼制,可还您清明视界。"说罢,他轻拂衣袖,玉瓶自动倾斜,一滴清明露如流星般坠入张老汉右眼。张老汉只觉双眼一凉,如清泉洗目,继而有温热之感从眼眶蔓延至太阳穴,仿佛有无数细小的手在按摩眼周穴位。他下意识地眨了眨眼,眼前的世界突然变得清晰无比:远处松针上的露珠折射着七彩光芒,连露珠里倒映的云朵纹理都纤毫毕现;山路上蚂蚁搬家的队列长达数丈,每只蚂蚁的触角摆动都清晰可辨;甚至能看见二十年前刻在猎枪柄上的"清明"二字,那是他初次狩猎满载而归时刻下的,如今字迹已被岁月磨平,却在清明露的作用下重新显现,宛如时光倒流。

"妙哉!妙哉!"张老汉颤抖着抓起猎枪,老泪纵横,"仿佛回到了二十岁那年,目力如鹰隼!这清明露竟能逆时光而行,洗去眼中蒙尘!"童子微笑不语,又将一滴清明露滴入张老汉左眼,刹那间,老汉看见远处山林中,人参苗的叶片正闪烁着微光,叶片上的清明泪如珠帘般垂落,每滴泪中都映着一个清明的故事。待他再抬头,童子已消失在清明的薄雾中,只留下羊脂玉瓶在门槛上泛着温润的光泽,瓶底刻着"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血得气而能行"的医理,字迹周围环绕着五行相生的图案:木(肝)生火(心)、火生土(脾)、土生金(肺)、金生水(肾)、水生木,循环不息。

与此同时,耳聋的樵夫李二正在山间砍柴,他握着斧头的手有些颤抖,只因听不清斧头劈中木材的声音,总是把握不好力度,轻则砍偏,重则震得虎口发麻。自去年冬日伤寒后,他的耳朵便如塞了团棉花,外界声音遥远而模糊,连自己的咳嗽声都像是从深潭底传来。忽然,他听见一阵若有似无的琴音,如春风拂过琴弦,清越悠扬,却又带着几分穿透力,直达耳底。循声望去,只见童子站在山岩上,脚下踩着由清明露凝成的莲花台,手中的清明露瓶正倾倒出丝丝缕缕的露液,露液在空中凝成音符,这些音符并非普通乐符,而是《灵枢·经脉》中的穴位名称:"听宫、听会、耳门、完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