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宋沛年终究是没有打败‘固执’的宋四婶和宋四叔,两口子‘誓死不从’,对宋沛年的话全都是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还有宋茸,趁着宋沛年早上处理分红投票的事儿,带着丈夫小孩溜走了,只余回来后得知此事的宋沛年在风中凌乱。
最后,宋沛年只带着帅帅上街购买他的运动鞋,帅帅见谁都没去,就他一个人去了,还有些闷闷的,一路上都摆着思考者的姿势在思考究竟要不要买那双鞋子。
一路来到鞋店,沉默地试鞋,点头说合适,然后看宋沛年结账。
来都来了,不买也不合适是不。
最后提着购物袋,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嘿嘿,还好买了。
帅帅来之前也是收到任务的,宋四婶命令他监督他哥,不要让他哥又提着大包小包回家,于是鞋一买,肚子一捂,“哥,我肚子痛,我想回家。”
这拙劣的演技,宋沛年都不忍看,不过还是随了他的意,回家。
拦的他一时,又拦不了他一世。
等回到家后,宋沛年屁股都还没有坐热,陆陆续续又来了不少的村民,全都是向他打听网店的事儿。
到底开不开啊,开了能不能赚钱啊,运营什么的难不难啊...
无论是谁,宋沛年都只有一个回答,那就是‘你们自己做决定’。
虽然来的路上都知道答案了,知道问了也是白问,可是不知道咋的听宋沛年这么一说,反而心里痒痒的,觉得这事儿能行。
心里这么想着,又开始让宋沛年给他们分析自己开网店的能力。
宋沛年:......
其实宋沛年想说的是,开店这个事儿,除开能力、商品、服务、营销,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运气,真的,有时候店里有没有生意,真的是玄学。
同样的商品,同样的地段,都会迎来不一样的结果。
----
老刘叔家。
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烤火,老刘叔一边翻着烤的黢黑的红薯,一边听着他儿子刘大泉分析过来,分析过去。
其实刘大叔一句话都没有听懂,但是最后刘大泉问他意见的时候,他还是掷地有声说道,“开!”
这样一家子都在他身边了。
看着刘大泉一脸纠结,也给他一条条分析,“小年你也是知道的。”
说着点了点他的脑子,“那脑袋瓜从小就灵,这假发厂开工这么久以来啊,我就没有见过那小子为难的,全都什么‘有人有鱼’?我只见过他忙的晕头转向的...”
“游刃有余!”
“我知道!”
最后,老刘叔又一语点明,让人附和他,“有一点我就觉得那小子是真的狠啊。”
又挑挑眉,“你们知道不?”
一家子全都无语地看着老刘叔,刘大泉最先发出反抗,“爸,我们和他又不是很熟,我们哪知道啊,你就不要卖关子了。”
老刘叔不服气地哼了一声,指了指自己的嘴巴,“当然是他的嘴啊,你们想想,你们看到过嘴巴这么严的人吗?什么都能控制住自己不说,给厂子赚了钱什么的也不炫耀,有句俗话咋说的来着,嘴严的人办大事...”
刘大泉和他媳妇儿默默点头,可真是啊,就今天下午那阵儿,一百张嘴对着小年发挥,他们这些旁观的人都觉得头疼,感觉天灵盖都要被闹的掀开了。
就小年,一个人坐在人群中像是老僧入定一样,依旧闭嘴不开。
刘大泉接过他爹递过来的烤的只剩下一根芯的红薯,呼气扒皮时,一瞬间就想起了之前听到他们工厂老板教育他儿子的话。
‘不怕聪明人机关算尽,就怕蠢人灵机一动,你脑袋笨,你就不要想太多,你就跟着聪明人走,跟在他的屁股后面喝汤都行...’
‘好事儿有人带你,给你引路,这是天赐的福气,这个时候你就要抓住机会,不要畏手畏脚,想东想西...’
对于外面大城市的人来说,他可以被称之为是从山沟沟出来的。
他也不像小年有个灵光的脑子还会读书,他从小到大只要吃饱就万事大吉,没人教他为人处事,也没有本钱去试错,只能老老实实打工,这对他和村里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这是最保险的。
当然,他也不怪自己的爸妈,他俩从小到大比他过得更艰难,还经历过战乱,在艰苦的岁月里将他们这些孩子拉扯大,就已经耗费了大半辈子的精力。
刘大泉咬了一口红薯,甜瓤瓤的,弥补了嘴里的苦涩。
网店这事儿,干了!
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大多数的人家,几乎全都想的和刘大泉一样,管他的,有钱不赚王八蛋,亏了从头再来,又不是输不起,几年过后又是一条好汉!
于是等到十天后,宋沛年统计开网店的人数,竟有七十二人。
幸好未来不只是这一个平台,还有其他的平台以及独立网站等,要不然,以后真的得自家卷自家。
开网店也是要钱的,虽说前期产品不需要投钱,但是要给平台交保证金还有月租、电脑以及网络设备什么的,这些都需要村民们自己掏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