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M27星球,正被一层无形的焦虑笼罩。
“绿色时空联盟”生态实验室坐落在水球区与火球区的交界地带,通体由透光性极强的聚合晶体建成,远远望去像一颗悬浮在草原上的巨大水滴。实验室内部,数百块全息监测屏组成了一面高达十米的“生态墙”,上面实时跳动着M27星球各大生态区的生物数据——从极地冰原的温度曲线到浅海珊瑚礁的酸碱度数值,从森林植被的覆盖率到各类生物的种群数量,每一组数据都牵动着整个团队的神经。
叶云天站在生态墙前,指尖划过冰冷的晶体表面,目光紧锁着屏幕上几个刺眼的红色数字。他刚结束为期三个月的星际资源交换返程,第七部中与阿尔法星系达成的能源合作让M27的科技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但他来不及享受这份成果,就被眼前的监测数据泼了一盆冷水。
“晶鳞鱼,现存37条,近三年繁殖记录为零。”监测屏上,代表晶鳞鱼种群数量的折线图像断崖般下跌,最终停留在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上。叶云天的眉头拧成了疙瘩,他对这种鱼印象深刻——镜湖水面上,它们鳞片折射出的蓝光曾是M27最着名的自然景观之一,每逢繁殖季,成片的晶鳞鱼会围绕湖底的礁石游动,蓝光汇聚成河,宛如水下银河。可现在,屏幕上同步传来的镜湖实时画面里,湖面平静得可怕,只有几条体型消瘦的老鱼在浑浊的水中缓慢沉浮,连摆尾的力气都显得匮乏。
“霜毛兽,极地冰原种群,现存23只,连续三年未监测到幼崽诞生信号。”下一块屏幕的画面切换到了M27的极寒地带,曾经白雪皑皑的冰原出现了大片裸露的灰褐色岩石,几只霜毛兽蜷缩在冰缝旁,它们厚实的皮毛失去了往日的光泽,肋骨在单薄的皮下清晰可见,正费力地啃咬着一块结了冰的苔藓——那本不是它们的食物。叶云天记得,霜毛兽是极地生态的关键物种,它们的粪便能为冰原下的微生物提供养分,进而滋养冰藻,形成完整的食物链。可如今,这条食物链显然已经断裂。
更令人揪心的是树语兽的处境。屏幕跳转至火球区的绿冠森林,曾经郁郁葱葱的林海出现了大片枯黄的区域,那些高达数十米的共生树成片倒伏,树干底部的根系发黑腐烂,轻轻一碰就会剥落。树语兽的身影在林间零星闪现,它们体型如猫,爪子带着微弱的感应电流,本该靠吸食共生树的汁液为生,可现在,它们只能用爪子扒拉着树皮,试图从干枯的树干中寻找一丝水分。监测数据显示,树语兽仅存52只,比半年前减少了近一半。
“不止这三种,”团队的基因专家林溪快步走到叶云天身边,她的白大褂上还沾着些许实验试剂的痕迹,眼底带着难掩的疲惫,“过去一个月,我们排查了M27星球17个生态区的濒危物种,共发现32种生物出现繁殖中断的情况——有的无法产卵,有的幼崽成活率几乎为零,还有的族群直接失去了交配意愿。”她抬手在全息屏上操作了一下,一份汇总报告弹出,上面罗列的物种名单密密麻麻,从水生的共生藻到空中的光羽蝶,从地下的岩心虫到森林里的菌伞兽,几乎覆盖了所有生态类型。
“共性是什么?”叶云天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作为“绿色时空联盟”的核心负责人,他自始至终坚信,M27的生态系统有着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即便经历过星际战争的创伤,也总能在几年内慢慢恢复。可这次的危机,显然不同以往。
林溪调出一份基因测序报告,投射到两人面前的半空:“我对这32种生物的DNA进行了全序列检测,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共同点——它们的基因链中,都存在一段相同的‘异常片段’。”她指尖轻点,那段基因序列被放大,呈现出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与周围的碱基序列相比,这段片段的排列方式更加复杂,带着一种不属于M27本土生物的韵律。
“这段序列,和我们已知的任何外星文明基因都不匹配。”林溪的语气凝重,“第七部中,我们从星际联盟数据库收录了237个外星文明的基因样本,我逐一进行了比对,相似度均低于15%。这说明,它们的祖先可能来自一个我们从未接触过的星际文明。”
“从未接触过?”叶云天皱眉,“那这段基因片段是怎么出现在M27生物体内的?”
“我想到了一个可能性。”林溪转身走向实验室的标本区,那里存放着从M27各地采集的远古地质样本。她从恒温柜中取出一块巴掌大小的岩石化石,化石表面有着清晰的生物印记——那是一种类似鱼类的轮廓,但鳞片的排列方式与M27本土鱼类截然不同,边缘带着细微的锯齿状纹路。“这是三个月前,我们在水球区的深海岩层中挖掘到的,地质年代测定为一千万年前。”
她将化石放在基因检测仪器上,仪器发出微弱的蓝光,开始扫描化石中的残留基因。几分钟后,检测结果弹出,屏幕上显示的基因序列与刚才那32种濒危生物体内的异常片段高度吻合,相似度高达98%。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