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古言 > 大唐兕子:我的六个神豪小囊君! > 第170章 王方庆一家,张九龄续入张说家谱。

小兕今天请到了王先生和他的家人。

紫岸说:请您做下自我介绍。

王方庆说:“我来自雍州咸阳,是北周少司空石泉公王褒的曾孙。

小兕补充:“王褒?唉都不是寒门啊,江左世族出身,精通史传和文学创作。

二十岁中秀才,虽然不算厉害,却历任秘书丞、宣城王文学、安城内史等职。

551年调走了,赴江陵,后转南平内史。

梁元帝即位后,任侍中。

553年升尚书左仆射,次年江陵陷落,王褒入西魏,被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北周明帝时,加开府仪同三司。

561至565年间,任内史中大夫,累迁小司空,出任宜州刺史。你就说我光介绍他的主要任职就目不暇接了。”

紫岸点头:

“没错,在梁朝,他是宫廷诗人,以《燕歌行》闻名,诗风在北朝与庾信齐名,风格逐渐转为质朴苍劲。其诗作如《渡河北》《送别裴仪同》等,悲凉而遒劲。王褒还擅长应用骈文……望族没错了,王先生您继续。”

“哈哈,我们家族原籍琅琊,后来南迁居丹阳,才成了江左的名门望族。”

王褒补充道:

“当年我北迁入关,家族才在咸阳定居下来。”

紫岸惊掉下巴:

“小兕,你的圆桌派太牛了,这位我还以为是哪位兄弟,竟然曾祖父都请来了??!”

王方庆却不以为然,又介绍:

“子安兄,这位是我我祖父王鼒,曾任隋卫尉丞。”

紫岸摇了摇头,心想,真是玩不了。

小兕憋着笑,插嘴:“王鼒先生您好!才加鼎,对吗?念zī,上端收敛的那种,口小的鼎?”

王鼒点头。

这时,王方庆的伯父王弘让插话道:

“我当年也算是有名的,贞观年间还做过中书舍人。”

王方庆继续介绍:“这是我伯父王弘让。”

紫岸直接问候了,问:“这位不会是您父亲吧?”

王方庆点头道:“好眼力,我父亲王弘直。”

小兕补充:“王叔叔好,我知道您是汉王李元昌的朋友。汉王打猎无节制,您曾经恳切地上书提意见。”

他点了点头,指了指旁边的人。

“这位就是李元昌。”

紫岸闻言又做了个惊讶状。

李元昌对王方庆说:

“我自从看了你父亲的信,就马上停止了打猎。”

王方庆却叹了口气:

“但父亲也因此逐渐被疏远排斥,后来与荆王成为了朋友……所以我觉得还是不要随便提建议改变什么。”

一炷香已经燃尽了,紫岸发现访谈结束了,又回到了院子里。

紫岸问小兕:“昨晚怎么想起来采访王方庆了?”

小兕说:“张九龄13岁那年,把自己的文章送给一个人看。而那个人慧眼识珠,不吝赞赏张九龄的人,就是他。”

紫岸点头:“我以为张说是张九龄的第一个贵人呢。”

小兕说:“当时的宰相张说的确逢人就夸张九龄,还主动赠续了张家的家谱。”

紫岸问:“张说被贬,他应该受牵连了吧?”

小兕蹦出一句:

“张说,我个人不喜欢他,因为我曾经是眉小兕,但我的影响力也就那么一丢丢。一说到张说,大家想到的都是‘三拜宰相’‘统领文坛’这些响当当的标签。”

练枪结束的宇戦墨也来劲儿了,加入讨论:

“当时,科举制选出的官员和九品中正制下的官员,简直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科举的官员靠的是真本事,而九品中正制的官员靠的是家世和人品。

于是,两边的官员互相看不顺眼,想要他们融洽合作,不合逻辑。”

紫岸表示赞同:“宇兄对官场的门道还真是了如指掌。”

宇戦墨接着说:“张说这人,科举出身,进了朝廷,也躲不开这难题。他选择的路子就是‘党同伐异’,说白了就是‘拉帮结派,偏袒自己人,打压异己’。”

小兕也点头:“所以,咱们可以初步推断,为了自己和盟友的利益,张说在‘必要时刻’肯定会想方设法排除那些‘异己’,哪怕他们真的有本事,哪怕自己的盟友只是平庸之辈。所以遇见张九龄他很是欣慰。”

一旁练剑的劬攸九,也插了一句:“名气这事儿嘛,我懂。他张说虽然名气不如我李白,但三次当上宰相,又善于搞文人舆论,这可是他名扬中唐的重要原因。”

宇戦墨应和:

“像劬兄这样洒脱的人当然不多见,无用视为大用,所以那句‘天生我才必有用’才深得人心。

不过大多数人还是看重实力,和张说综合实力相当的人当时不多,能给他带来威胁的,比如也当过宰相的姚崇,算是他的一个死敌。”

小兕说:“自然,朝堂需要制衡。张说和姚崇在政见上分歧多多,私底下相处也不太和谐。”

紫岸笑眯眯地说:

“啊哈,就是前几天咱们聊的那个,姚崇就算挂了,也得给他张说送个小算盘,比划比划的那事儿。”

宇戦墨说:“还有宇文融。”

小兕点头:“嗯,跟你同姓,也是张说的政敌。张说生前一直向唐玄宗进言,因此唐玄宗决定重新启用张九龄。”

紫岸说:“经过多个职位的尝试后,步步高升,发现法中书侍郎的职位非常适合他,并且玄宗跟他说,不要公开上奏,而是私下直接与自己沟通。”

小兕接着说:“而张九龄一上来要废除的那个禁止民间铸钱的禁令,就是宇文融提出来的。可见,张九龄的确向着张说这一派。”

小兕又补评道:“明天我会告诉你关于宇文融和裴耀卿的事情。这正是我们帝王的权谋之术。”

紫岸笑话起她来:“呦呦,你才当了几天女皇,就‘我们帝王’之术了?”

喜欢大唐兕子:我的六个神豪小囊君!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大唐兕子:我的六个神豪小囊君!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