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恶毒的是后续操作。
公关团队将哈珀的疯癫片段剪辑成“警示宣传片”,在全美中小学播放。
画面中,哈珀的脸逐渐与希特勒、萨达姆的头像重叠,旁白沉痛地说:“这就是让疯子掌握权力的后果。”
当某中学教师布置“给汉密尔顿写感谢信”的作业时,这场政治洗白已经渗透到最基层。
除此之外,汉密尔顿还有后手。
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董事会上,CEO看着汉密尔顿政府送来的F-47战机订单,手指在1.5万亿美元的数字上反复摩挲。
这份订单比原定计划多了8000亿,附加条款里明确写着“优先采购共和党选区的零部件”。
当公司股价在消息公布后暴涨17%时,某董事在电话里对白宫幕僚长说:“需要我们在国会投多少票?尽管开口。”
军工复合体的回报立竿见影。参议院迅速通过《国防授权法案》,批准在东欧部署新的导弹防御系统,理由是“应对俄罗斯与瑶光的联合威胁”。
五角大楼的将领们在电视上集体表态支持汉密尔顿,某上将甚至说:“他是自里根以来最懂国防的总统。”
而那些曾质疑哈珀的军官,突然发现自己的晋升名单被提上日程。
硅谷巨头的“投名状”来得更隐蔽。
汉密尔顿在椭圆形办公室与扎克伯格、马斯克的闭门会议持续了三小时,会后白宫宣布“暂停所有针对科技公司的反垄断调查”。
作为交换,Meta和Twitter的算法开始优先推送“汉密尔顿拯救米国”的内容,某搜索关键词的自动补全从“汉密尔顿疯子”变成“汉密尔顿英雄”。
奥斯汀的独立公投集会现场,抗议者们举着“拒绝新瓶装旧酒”的标语。
某大学教授对着直播镜头撕毁“真相与和解计划”的宣传册:“他们以为伪造几个银行账户,就能让我们忘记50万亿美元的国债?”
德州州长则在推特上嘲讽:“汉密尔顿的‘救世主’剧本,还不如哈珀的唐诗有新意。”
国际社会的反应更冷淡。
G7峰会的后续声明里,欧盟各国刻意避开“支持汉密尔顿”的表述,只泛泛地说“希望米国恢复稳定”。
德国总理在记者会上被问及对调查委员会的看法时,意味深长地说:“真相不是编排出来的戏剧。”
而俄罗斯外交部直接将瑞士银行账户定性为“拙劣的栽赃”,并宣布驱逐10名米国外交官。
最让汉密尔顿不安的是军方的沉默。
当他邀请核潜艇抗命舰长参加“国家英雄表彰仪式”时,对方以“正在接受心理治疗”为由拒绝。
某匿名将领在《军事时报》撰文:“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改革,不是政治作秀。”
这篇文章被西点军校的学员们转发了10万次。
瑶光大厦的指挥中心里,关瑶看着汉密尔顿的支持率从18%回升至37%。
“他比哈珀聪明,”她调出调查委员会的资金流向,“用军工订单收买共和党,用反垄断豁免拉拢硅谷,用境外势力转移矛盾——这套组合拳确实有效。”
陆沉舟的手指在量子键盘上飞舞:“但根基是烂的,伪装得再漂亮也没用。”
当汉密尔顿在电视上宣布“真相与和解计划取得阶段性胜利”时,匹兹堡的钢铁厂工人正在罢工,抗议通胀导致的工资缩水。
德州的独立公投准备工作仍在推进,某组织者在推特上写道:“救世主?不过是另一个炼丹术士。”
白宫的化妆师正在补妆,汉密尔顿盯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觉得那张“救世主”的脸有些陌生。
他知道这场政治重建就像沙滩上的城堡,表面光鲜,实则根基脆弱——只要一阵大浪,或许是关瑶手中的证据,或许是民众的觉醒,一切就会回到原点。
夜色渐深,掩体的通风口传来抗议者的口号声,隐约能听清“骗子”“下台”的字眼。
汉密尔顿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他精心打造的救世主人设,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能够骗过所有人。
引用他的某位前任的着名话语:“你可以暂时欺骗所有的人(You may fool all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你甚至可以永远欺骗一部分人(you can even fool some of the people all of the time)”
“但你做不到永远欺骗所有的人(but you can't fool all of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不过,能够在这一段时间内,赢得部分人的支持,就已经足够了。
如今的他,至少已经可以走出白宫地下掩体了。
换做几天前,这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会被无数把半自动步枪撕得粉粉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