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现言 > 王二哥歪传 > 第134章 遥看悠悠往事历历在目

王二哥歪传 第134章 遥看悠悠往事历历在目

作者:内江东哥 分类:现言 更新时间:2025-06-26 09:04:21

“说起赶场,许老师还给我讲了他与外公一起赶威远逢场的故事。”王二哥说。

“这婆城威远的赶场,能勾起大家很多回忆。”王幺爸说。

“许老师的外公生于清光绪年间,唯一嗜好就是喝酒,但那时家穷,到去世也未能喝上一口好酒。

“那时每到三四月荒月,小娃儿饿得嗷嗷叫,大人也又累又饿,苦不堪言。许老师外公也没啥子吃的,便拿出做种剩下的几把豌豆、胡豆炒熟,然后从泡菜坛子中舀出半碗酸水,把滚烫的豆儿‘滋’地一声倒进去,再用另一只碗扣着。过了几分钟,黄澄澄的豆儿散发出一股鲜鲜的咸香,馋得许老师和几个堂兄妹口水直流。他外公从碗中拈出豆儿,一颗一颗地数,大娃几颗、幺妹儿几颗……不多不少,数目一样。外公边数边说:别争、别争!剩下的是外公下酒的!

“有一年夏天,许老师外公要到县城办事,许老师软磨兼施,外公只好同意带他去。那时到县城客车背个大天然气包,每天跑两趟,仅管票钱只一角二,可许老师外公没钱,只得走路。到县城要走四个多小时,加上又是酷暑,才六七岁的许老师,牵着外公衣角角,一走就30多里,刚开始那份好奇心便荡然无存,又累又渴,可他外公连两分钱一支的冰棍也不买。

“许老师外公在县城办了事,又带着许老师往回赶,走到铺子湾盐井溪,饿得实在走不动,外公带许老师走进一家偏僻小店,要了碗抄手,炒了个素鹅笋,打了一两又苦又辣的烂红苕酒,要了两大碗不要钱的面汤,许老师外公用筷子拈了点酒让许老师尝,火辣辣剌得许老师直吐舌头,可从未上过馆子、从未吃过抄手的许老师,也高兴得发狂!

“许老师外公边喝酒,边跟他讲盐井溪码头穿梭往来的船,还有他几个舅舅吆骡马驮盐、驮煤炭谋生的故事。许老师外公还长声吆吆地边念边唱了首儿歌:我去赶盐井溪,碰到一个老表哭兮兮,我问他哭啥子,他说豌豆胡豆不好欺(吃),豌豆欺了光打屁,胡豆欺了屙困的(整的)。唉……!”东哥讲到这里,长长地叹了口气。

“喝酒,当时对于穷苦人家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一年难得有几回。可像许老师外公那样喜欢喝酒,又无钱买酒,得不到酒的人,更不论好孬,只要有酒,那怕几颗炒胡豆,甚至半碟酸菜,也让他喝得津津有味,那份满足和陶醉,是如今喝茅台、吃山珍海味也难比拟的。”王幺爸想了想继续说。“县政府左手不远往城外走是北门口,北门口有个北门旅馆,很小很矮,好像就搭在城墙上一样。这儿住店价格很相因,一块两块可住一晚,很多做小生意的客商,都喜欢住此店。

“县政府左方直行,是煤建公司,是当年非常牛的煤炭供应国营单位。还有当时非常有名的县委招待所,这儿是老县城最高档的住所和饭店,一般老百姓无钱,也无条件在此住宿和就餐,全是招待单位、领导的高级地方。

“往下是婆城老电影院,记得当年上映《少林寺》和《妈妈再爱我一次》《红高粱》等电影,真是人山海,一票难求,生意好得要命。紧挨着的,就是小地名叫三道拐的地方。”东哥继续说。

“对对对,三道拐,既是你的老家,也是我原来住过的地方,这地方我太熟悉了。”王幺爸激动地说,“三道拐朝前是小东街,有县第一幼儿园、妇幼保健站。这条街很小,两边房子都是竹蔑条黄泥巴夹壁墙,下面是小门面,上面有一个小阁楼,可以放东西或者住人。街上有卖布匹的,有卖小副食的,有卖香蜡纸烛灵房子花圈的。平时天不见亮,就听见街上长声吆吆喊着‘油炸……粑……’,这‘粑’字尾音拖得很长,起码有四五拍子,把人喊得清醒白醒,本来饿得咕咕叫的肚子,更是清口水长流。

“再往前走是东门口,出了城门洞外是清溪河。那时没有滨河公园,清溪河边只有弯弯的斜坡,长满了很多桉树、黄荆、芭茅,树下杂草丛生,小猫儿、耗儿到处乱窜,时有毒蛇出没,胆小的人非常害怕,不敢个人跑来耍。那时清溪河水是清澈见底的,城里的居民都喜欢将衣服、铺盖拿到河里洗,偶尔还能抓到一两条小鱼和几个螃蟹,让小娃儿高兴得不得了。”

“就是、就是,我当年还从这清溪河里抓过鱼呢!”东哥高兴地说,“从东门口回头往城里走,是中医院门诊部,这个门诊部很早就有了,还有附近的妇幼保健院,历史都比较早,应该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然后是县第二幼儿园、十字口,十字口附近是修钟表、雕刻公章私章、卖图书报纸摆地摊的地盘,还有一个挑担担卖豆腐脑的,每碗都放一小撮炸得焦酥酥的黄豆,又香又脆,非常巴知。

“十字口一边往下是下南街,下南街上有一个很着名的旅馆叫‘翠亨旅馆’,而今变成了‘翠亨酒吧’。当年翠亨旅馆中长住有一位来自镇西的梁志康,钢笔字写得非常漂亮,口才也非常好。梁志康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威远煤矿造反派头头,无限风光过好一阵子。后来文化大革命一结束,历史翻开了崭新一页,梁志康因贫病交加,与老婆一起,租住翠亨旅馆,靠替别人写诉状找点零钱,以维持最低生活。当年我与县广播站记者一起,经常到旅馆听他吹牛,最后听说梁死于肺结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