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我饿,我饿,能不能给我口饭吃?”
一声苍老微弱的声音,从狗窝里传了出来。
大儿媳妇王秀英掐着腰,看着一个趴在地上的老妇人道,“那不是有馒头吗?
你饿你倒是吃啊!
整天吵死了,老东西!该死你不死,再熬几天就送到你二儿子那里去了。”
赵老太虚弱地张了张嘴,“能不能先给我口水喝?
我实在渴得不行了。”
大儿媳妇王秀英露出嫌弃的表情,从屋里面提了一个水壶,把水倒在狗碗里,
捏着鼻子道:“水来了啊,你就用这个碗喝吧。”
因为狗窝里面的气味实在难闻,王秀英一分钟也不愿意多待,立马又退了出去。
旁边还有一个馒头,大冷的天,冻得像石头蛋子一样。
别说赵老太一口牙掉完了,就是旁边的那条狗长着牙,它也啃不动这个馒头,邦邦响,可以用来当石头,
这还是三天前儿媳妇丢给她的。
赵老太趴在狗碗里面,勉强喝了一口热水,
看着那个三天以前的馒头,两行浊泪不自觉地簌簌落下。
人人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她有四个儿子,
如今轮到老大家,没有房子给她住。
尽管老大的房子盖了三层,楼上楼下装修得非常漂亮,但因为嫌弃赵老太年龄大了,身上有气味,让她住在狗窝里面。
当一个人老了,不能指望儿女,只要手里有钱,就会有一群孝顺的孩子。
手里没钱,谁都嫌弃,自己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指望儿子没用,赵老太后悔没有给自己留点钱。
三天了,她也没有进一口食,只好拿起那个又干又硬的馒头,蘸着水泡开,撕了一小块,填进了嘴里。
赵老太的思绪一下回到了几十年前。
那时她大女儿林国英刚出生,遭到了婆婆的嫌弃。
因为头一胎是个女孩,让林家在周围的邻居中成了笑话,赵老太也自己感觉抬不起头来。
在那个时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普遍存在,在每一个人的脑海里,谁家没有个儿子,那就会被人传成了笑话。
不过第二年,赵老太比较争气,她的大儿子林国荣出生了。
随着儿子的出生,赵老太的地位在家里面也慢慢变高了,周围的人再也没有笑话过她没有儿子。
自从林国荣出生以后,赵老太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隔着几年,她的二儿子林国华出生了。
又过了几年,他的第三个儿和第四个儿子也陆续出生了。
好在她的老头当时在国营厂里面当技术工人,工资还能勉强养活一家子人,
加上婆婆的支援,日子过得算不上富贵,但也还好。
甚至有些邻居还很羡慕她的命好。
有人提议加点钱想和她用女儿换,但遭到了赵老太的拒绝,
她这4个儿子像宝贝蛋一样,给多少钱都不能换。
本来都不打算生了,但赵老太隔了两年又意外有了她的小女儿林国霞。
至此啊,赵老太从嫁人开始,一直到她死去的那一天,都整日为这个家里面操劳。
伺候完大的,照顾小的,给这个换好衣服,给那个洗澡。
忙忙碌碌的时间一晃就是几十年。
等儿女都长大成人了,赵老太想着自己总该能享享清福了吧。
当时她生了四个儿子,可是邻居们羡慕的对象,将来还不是想到谁家里住,就到谁家享福。
可是好景不长,老头子在国营厂里面因为一次意外操作,人没了。
这对于他们林家来说可是晴天霹雳,顶梁柱去世了,还有很多要花钱的地方,可怎么办?
当时正值他二儿子林国华刚定亲。
赵老太愁得一夜都没有合眼。
平时有人商量,老头子突然就这么走了,这个家让她来担着,以后的路可怎么走?
当时厂里面得知了他的家庭情况,知道比较特殊,又有这么多的孩子要养活,直接一次性给了12万的补偿金。
在那个年代,这笔钱已经不少了。
普通人一个月才几百块,赵老太办完了丧事以后,这笔钱就没敢动,因为她还有两个儿子没有结婚,一个小女儿还没有出嫁。
现在6个子女,只成了3个。
不过大女儿林国英没有让她操什么心,当时就要了彩礼,也没有陪嫁,匆匆地嫁人了。
办完了丧事以后,二儿子林国华找到了她,说出了女方那边的要求和条件,
必须让他在厂里接老头子的班,然后才能嫁给他。
为了这个事情,赵老太一个人跑了厂里面多少趟,苦口婆心地求厂长和车间的主任。
最后考虑到他的家庭情况比较困难,被赵老太的神情打动,而且老头在厂里面也做出了很多贡献,就让林国华顶了他的班,继续在国营厂里面干下去。
这样林国华才顺利地娶了刘艳,成了一家人。
但是却得罪了老大林国荣。
那个时候在国营厂里面当工人,是一件很光荣而且收入不错的工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