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队率留步!”
何方闻声回头。
只见一个年轻汉子正踮着脚挥手,脸上沾着些尘土,额角满是汗。
正是大将军府的李义。
他快步挤过人群,走到何方面前,先拱手行了礼,语气带着几分急切:“何帮主,可算着见你了!
自从上次别离,早就想上门探望了,只是大将军府忙的脚不沾地......”
何方对李义也是印象深刻。
当初不动声色的说着好话,亲密度不升反降。
而且一点点的升,几十点的降,到了最后莫名其妙又涨了几十点。
也是个心思难测的人物。
于是看了下对方的图鉴。
李义:23 岁,寒门单家。
属性:统帅68,武力 74,智力 80,政治90,魅力 71,名声 84。
江湖地位:长安人精,县级网红。
比严干多啃了两年粟米,却没学人家舞剑闯长安。
职场级别:合同工(按项目拿报酬,合同到期可能不续)。
大将军府郎中郑达手下的 “算盘精”,论挥剑不及严干半分飒,论拨算盘能把府里老账房逼得想砸算珠。
核军需能算到每根箭杆的木纹是否够直,记僚属履历能精确到某人十年前在河南尹手下当差时多领过两斗米,连郑达案头的墨锭剩多少、茶盏里爱泡蜀地蒙顶茶还是本地粗茶,都清清楚楚记在巴掌大的麻纸本上,转天准能 “恰巧” 补上新墨新茶,还嘴甜:“郎中批文书费眼,这点小事属吏来办就好。”
亲密度:62......
这个亲密度其实不低了。
记得上次还是五十多,不知道怎么又涨了几点。
从其人精特质来看,应该是自己混的越好,他的亲密度越高吧。
如是想着,何方也就没有多出表情,只是平和的道:“原来是义兄!”
李义稍微有点尴尬,正常逻辑应该是何方问他有什么事,他趁机说出什么事。
结果何方根本没问。
不过他毕竟是人精,哪里在意什么脸面,于是道:“唉,郑郎中拜托了些事情,本来以为简单,不期拥堵如斯。
义正不知道如何处置,听闻何老弟乃是津口的帮主,所以还望能帮衬一二。”
见何方似乎是有些兴致,于是上前一步,小声道:“还有左冯翎望族桓氏、田氏、吉氏、郭氏的船队,昨夜都到了津口,可瞧这码头。”
何方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几艘挂着 “桓”“田” 旗号的大船在远处水面上,船挤船连下锚的地方都没有,船工们站在船头吆喝,却根本靠不了岸。
岸边的帮众满头大汗地疏导,可人手杂、船只多,完全来不及。
“郑公怕货物在船上受潮,才让我来想想法子,没成想津口竟这么挤。”
李义擦了把汗。
何方闻言,心里忽然一动。
先前跟孟光敲定的那片荒滩,眼下还空着没动。
现在津帮明显抽不出人手,武角大会恐怕要延后。
与其让它闲置,不如先用来应急。
他抬头看向李义,语气沉稳:“津口堵成这个样子,就是我想帮忙,也没有办法,你看看,人堵人,船堵船,总要一个个的来。”
李义再上前一步,小声道:“何老弟放心,这件事情,绝不让津帮白忙活,更不会让你白忙活。”
何方道:“津帮的事务,都有各个堂口负责,他们各做各的,该什么就是什么。”
李义点头,道:“明白。”
“不过既然郑君的事情,我总要想想办法。”
何方话锋一转,“郑君那边,肯定要照拂,但是其他什么望族不望族的,和我有什么关系,丁是丁,卯是卯。
不过看在义兄你的面子上,总要照拂一二,但也要看他们表现。
其他人,死活与我何干。”
李义连连点头:“就是这个道理。”
何方这才说道:“现在这个情况,插队根本不可能。
津口西边有片荒滩,我找人打招呼,可以暂且协调下来。
各大望族的人手,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可以先派一部分上岸。
先建造一个临时的码头,再平整一块场地出来,搭几排简易仓库。
货物卸到荒滩上,既不用挤在码头,也能避潮。
而且想运走的话,也不必走津口。
只是津口这边的关系也要打通......”
这提议既解了几大家族的燃眉之急,又不用占用津帮本就紧张的人手,还能提前把荒滩的地面平整好。
往后建武角大会的比武台,也能省些功夫,简直一举三得。
李义连连点头,笑道:“明白,明白!”
何方领着李义先去找讲部吏孟光。
好不容易挤到正指挥交通的孟光跟前。
孟光头上的进贤冠都歪了,见何方二人,本想颔首而过,却被何方递来的一个眼神截住。
噢!
孟光顿时心下透亮,眉头当即拧成了疙瘩。
他早摸透了何方的路数,这是又要找他通融章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