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第三医院,主楼大厅。
消毒水的气味混合着人群的嘈杂和隐约的药味,扑面而来。
光线明亮却透着一种冰冷的、公事公办的效率感。挂号处排着长队,候诊区坐满了面色焦虑或疲惫的病人和家属,医护人员步履匆匆。
张杰融入人流,如同水滴汇入大海。
他穿着一身合体的深色西装,拎着一个看起来像是公文包的黑色手提箱,表情平静,眼神自然地扫视四周,像一个前来探病或办理事务的普通商务人士。
他没有直接走向咨询台询问“1705病房”或“李奥”这个名字。
那太愚蠢了,无异于告诉潜在的监视者:有人来查了。
他先是走向大厅一侧的楼层索引牌,目光快速扫过。住院部位于主楼的B栋,10-22层。
他步履平稳地走向连接B栋的走廊,同时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着摄像头的位置和安保人员的巡逻路线。
B栋住院部一楼大厅。
这里比主楼大厅稍显安静,但依旧人来人往。电梯间挤满了等待的人。
张杰没有去挤电梯,而是走向了角落里的护士巡诊台。
几名护士正在电脑前忙碌着。
他假装查看手机,身体自然地靠近巡诊台,耳朵敏锐地捕捉着护士们之间的对话和与病人家属的交流,他需要一些零碎的信息来拼凑出这里的运作模式。
耳朵上的蓝牙耳机不断的播报着翻译器里传来的内容。
“12楼3床的抗生素需要加量……”
“14楼VIP病房的家属要求换床单……”
“10楼的出院手续办好了吗?”
“17楼今天有新人转入吗?设备调试好了?”
“17楼”这个数字让张杰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但他脸上没有任何变化。
他听到一个护士对另一个说:“科长,17楼西区的中央监护系统数据流好像还有点不稳定,工程师下午还会过来一趟吗?”
“嗯,预约了三点。1705那边尤其要注意,病人情况特殊,设备不能出问题。”
1705!
目标确认!
就在17楼!
而且似乎是重点监护病房,有特殊设备。
张杰心中一定,但立刻更加警惕,情况特殊意味着可能有多一层的关注和监控。
他需要一份更具体的楼层平面图和病房入住名单,以避开可能的陷阱和哨卡。
他注意到巡诊台侧面有一个供家属自行取用的简易楼层引导册。
他自然地走过去,拿了一份,假装翻阅。
册子只有简单的楼层分区和病房编号范围,没有具体姓名。
名单在护士站的电脑里,或者内部的纸质登记簿上,他不可能直接去查看。
张杰不动声色地走向消防通道的楼梯间,这里相对僻静,摄像头也少。
他打开手提箱,里面并非文件,而是一些精巧的工具和一个平板电脑。
他快速操作平板,连接上一个微型的无线信号拦截器,从豺狼那里搞到的小玩意儿,尝试捕捉附近开放的医院内部Wi-Fi信号或医护人员手持设备的微弱数据流。
效率很低,医院的内网防护显然不弱。
他只能捕捉到一些加密的、碎片化的数据传输,无法直接获取名单。
他需要更直接的方法。
张杰收起设备,走出楼梯间。
他看到一个护工推着仪器车走向货物电梯,车上放着一些监护仪配件。
机会来了。
他保持距离,跟着护工来到货物电梯区,这里人更少,护工需要刷卡才能启动电梯。
就在护工低头操作仪器车、电梯门打开的瞬间,张杰如同鬼魅般靠近,手指间一枚极细的微型追踪器无声无息地粘在了仪器车的底部边缘。
电梯门合拢,向上运行。
张杰退回楼梯间,拿出平板。追踪器的信号稳定,显示仪器车在17楼停下。
他需要上去。
他没有选择货物电梯(需要权限卡),而是走向客梯。等待电梯的人依旧很多。
电梯到达,人群涌入,张杰挤在其中,按下17楼的按钮。
叮!
电梯在17楼打开。
这里的走廊明显比楼下更宽敞、更安静,灯光柔和,地毯吸音。
空气里的消毒水味似乎都淡了一些,透着一种VIP区域的疏离感。
走廊入口附近有一个半开放式的护士站,里面的护士似乎更忙碌,盯着多个监护屏幕。
张杰注意到护士站侧后方有一个移动工作站,上面似乎插着一份纸质的值班日志或病房分配表。
但他无法靠近,护士站的视野很好,而且这一层的摄像头密度明显更高。
他假装走错楼层,犹豫了一下,转身按了电梯下行键。电梯门再次打开,他走了进去,按下10楼的按钮。
不能硬闯,必须一层层来,从下往上排查,摸清规律,寻找机会。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张杰如同一个幽灵,在10楼到16楼的住院楼层间无声穿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