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听说最近有很多人在邀请你离开江北大学,加入他们?”
办公室里。
二人坐下后,程宗源笑问道。
陈长河点点头:“确实有不少。”
“很正常!”
程宗源满眼欣赏地看着这个在短短几天内便令无数经济学者深感钦佩的青年,认真道:“像你这样的人才,用百年一遇来形容,也毫不为过,任何单位都不想放过!
别说他们了,就算是我们国家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也有着同样的想法。
今天,我们经济研究所内部召开了一次会议。
经讨论,我们打算聘请你为国家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具体在由我亲自领导的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室工作。
不知你有什么想法呢?”
“我……”
“你先听我介绍一下,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室的情况吧。”
程宗源说道:“目前,我们研究室的主任由我担任,成员有四个人。
分别是研究员何正启、马玉英,副研究员秦景实、白芸。
其中,何正启还是清园大学的教授,另外三位都是所里的专职研究员。
他们四个人,你这几天都已经见过,彼此也都熟悉了。
另外,我们还有六名助理研究员,以及多名研究生来辅助各项研究工作。
我们目前的研究课题为……”
他把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室的人员、研究课题、过往成果等情况讲解一番,道:“如果你加入进来,我们研究室的工作重点马上就可以转移到国企改革方面,争取在你‘抓大放小’和‘十六字方针’的基础上,做出新的研究成果。”
稍微停顿后,他又说道:“其实,就凭你那两篇论文和那一场讲座,给你个副研究员的职称也不算过分。
但你的学历和资历,又确实是很大的问题。
能给你助理研究员的职称,还是我提前向经济学部的部长汇报,部长又向社科院领导汇报请示,经院领导点头同意的。
关于这个情况,希望你能够理解。
不过,职位并不重要,只要你过来,我,还有四位研究员,都是要为你服务、协助你工作的。
在国企改革这个项目上,你有绝对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将来,等你的学历问题解决了,凭着如此过硬的学术成果,你在咱们所里的晋升之路也会一马平川!”
说到这里,他才停下来。
表情期待地看着陈长河。
“程所长,非常感谢您和各位领导对我的欣赏,以及国家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对我的诚挚邀请。”
陈长河站起身来,先向程宗源真诚表示感谢。
程宗源对他很欣赏,他当然知道。
但直接邀请他加入自己所领导的工作室,还找上级领导特批了一个助理研究员,却是他没有想到的。
国家社会科学院这边,研究员是相当于教授职称,副研究员相当于副教授。
哪怕是助理研究员,也往往由硕士学历的人才来担任。
程宗源请他这个大一学生来做助理研究员,还给予项目主导权,可以说对他是相当重视了。
“能够被邀请加入国家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加入您的研究室,是我的荣幸!不过……”
他话锋一转,歉然道:“实不相瞒,我已经答应我们江北大学,选择留校发展了,不能以加入到您这边!我非常抱歉!”
“留校发展?”
程宗源惊讶道:“你不去清园大学、不去京城大学,也不来我们经济研究所,而是要留在江北大学发展?
江北大学在经济领域内的建树只能说一般啊,它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吗?还是许给你什么好处了?”
“确实许了些好处。”
陈长河不好意思地笑笑:“第一,明年提前毕业,保送读研。第二,成立经济研究中心,邀请我加入。”
他没说第三点。
因为他没有以非全职形式加入其他单位的想法。
担心说出来之后,程宗源一旦同意他像清园大学的何正启教授那样以非全职形式加入,那么他以后还要经常来京城开会,参加各种任务,太折腾了。
“这两点,确实很有魄力啊!”
程宗源听罢,感慨道:“尤其是那经济研究中心,很明显就是为了你成立的。江北大学能做到这种程度,令人不得不服……”
他神情失落地摇头轻叹:“好吧,既然如此,关于邀请你加入的事情,我就不多说什么了。
不过,关于国企改革的项目,我们研究室希望可以与你、与江北大学进行合作,进行全面且深入的研究,尽早形成报告材料,提交给相关部门,不知你意下如何?”
“当然可以!”
陈长河爽快答应:“能与您带领的研究室合作,是我和江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荣幸!”
……
6月17号。
经济改革研讨会落幕了。
罗志旺动身返回云海市。
陈长河则暂时留在了京城。
三个原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