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登堂沉重的橡木门在身后合拢,隔绝了英租界午后特有的、混合着汽笛与留声机的喧嚣。袁克文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焦灼,走向办公室深处。
碧仙爵士宽大的房间内,雪茄的蓝雾在透过彩绘玻璃的斜阳中缓缓升腾。沙利文爵士——这位帝国殖民部的实权人物,并未坐在象征主人的巨大办公桌后,而是与碧仙爵士分坐在待客的沙发上,像早已等候多时。空气里弥漫着旧皮革、威士忌和一种无形的压力。
“沙利文爵士,碧仙爵士。” 袁克文颔首致意,在对面沙发落座,脊背挺得笔直,试图驱散那份被审视的不安。他知道,对面两人代表的,是他倾尽家财、赌上性命所求的那股东风。
沙利文爵士这次的中国之行,正式签署《中英交收威海卫专约》,确认英国将威海卫租借地归还中国,仅保留刘公岛作为英国海军夏季停泊地。专约签署之后,威海卫将在1930 年 10 月 1 日正式移交国民政府。
在此之前的1927年,北伐军正式收回了英国汉口租界。大英帝国在中国的租借地,只剩下香港、上海和天津三处。香港自不必说,这是英国在远东的大本营,上海是远东最大的贸易港,英国人和美国人搞出来的公共租界,更是将两国的利益绑在了一起,让国民政府无法窥视。
至于天津租界,则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北京条约》及后续《天津英租界租地章程》,天津英租界的条约文本中未设定具体租期,实际上形成了英国对该区域的长期控制,具有 “永久租借” 的特征。
更主要的是,天津租界的存在,可以令大英帝国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形成华北、华东、岭南三个重要的节点,从而遥相呼应。还有,天津租界扼住了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出海口,只要在天津站稳脚跟,就可以可以控制华北,辐射东北与西北。基于这样的地理条件,英国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弃天津租界的。
但随着中国民国政府的建立,逐渐觉醒的民族意识让中国人开始产生了收回天津租界的想法。不过中国也不是铁板一块,连年的军阀混战,野心逐渐膨胀的日本人,这一切都在威胁着英国在华的利益。
所以,帝国殖民部决定策动在中国华北地区,成立一个不受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地方政权。帝国殖民部要利用这个政权,来保障英国在华利益。同时遏制日本人日益扩张的野心,从而达到以华制华的目的。
他们选中的目标,正是前北洋军创始人袁世凯的二公子袁克文。之所以选中了他,那是因为他的名声不错,以文人自居的袁克文经常举办一些慈善事务,不像那些武夫一样,连年的征战使得人民厌恶。还有,凭借他父亲的威望,他和北洋系统的官员都有很深厚的交情。无论是从政界,还是从军界以及工商界来考虑,扶他上位,是各方都可以接受的一个人。但是从目前来看,他的行动似乎还没有什么成效。
寒暄不过两句,袁克文便单刀直入,眼中闪烁着孤注一掷的光芒:“时机就在眼前!吴子玉(已密抵北平。只要贵国承诺的军火一到,”
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质感,“北平、天津卫戍之关键两旅,立时便可改旗易帜!旅长皆是子玉心腹,断无差错!冯焕章败走关中,张汉卿与苏俄鏖战,国民政正与李德邻缠斗不休。此刻华北,正是权力真空!自治大旗一举,天下响应!还请二位速做决断!”
袁克文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和英国人摊牌。从去年秋天开始,袁克文一直在秘密的谋划此事,将近一年的时间,原北洋系的政客已经达成了共识,支持地方政权的成立。中原大战之后,冯焕章败走陕西,张汉卿又在东北和老毛子激战正酣,国民政府更是在中原和李宗仁爆发激战。华北地区正好陷入了权利真空,如果在这个时候宣布自治,绝对是天赐良机!
更关键的是,为了这件事,袁克文将全部的身家都已经砸了进去,几百万的大洋流水一般的花了出去,袁克文也知道北洋的这些人各怀鬼胎,但不管怎么说,大家总算是达成了共识。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英国人的这股东风。但是英国人的军火却迟迟的不到位,这让袁克文的心中,有了一丝忧虑。
面对袁克文的问询,沙利文爵士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选择袁克文作为帝国殖民部的代理人,除了他的名声不错之外,更主要的是这个人比那些武夫更好控制。但现在来看,这个选择或许是错误的。袁克文这个人可不像他的外表那么软弱,一旦承诺他的军火到位,他很可能会脱离英国殖民部的控制。到那个时候,一旦在华北地区开启战端,英国在华的利益会受到损失。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自从皇姑屯事件爆发以来,日本人在东北的扩张已经毫不掩饰。据情报显示,日本人打算在东北扶持一个政权,如果殖民部在华北扶持一个代理人的话,很可能在中国与日本爆发全面冲突。所以,英国殖民部已经放弃了这个计划,转而支持国民政府。当然,这一切袁克文都被蒙在了鼓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